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织设置和教育环境,对学生越轨行为的影响并不明确。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年追踪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从班级组织结构和班级风气方面探讨初中生越轨行为的班级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初中学校,班主任学历和职称越高,所在班级学生的越轨行为越少;教师监管严格并以积极的方式管教会显著抑制初中生越轨行为发生,消极管教反而会加重其越轨行为;教师互动教学有助于减少初中生越轨行为,而单向教授对初中生越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班级风气越差,初中生越轨行为越多。在以往研究个体、家庭、同辈群体影响因素基础上,班级效应的发现是助力学校教育有所作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探讨父母监管与同伴影响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初中生的越轨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越轨行为显著低于男生; 2.父母监管和同伴的纪律行为会降低个人的越轨行为,而同伴的越轨行为会提升个人的越轨行为; 3.父母监管对男生的越轨行为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女生,而同伴行为对个人越轨行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教育者在越轨行为的控制上,应当同时考虑到父母与同伴的影响,充分发挥父母与同伴的正向作用,减少同伴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班级为单位共选取18个初中班级中54名教师和864名初中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教师专业素养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问卷进行数据收集,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进行多层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教师专业素养对初中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教师专业素养水平越高,初中生学业成就越高;学习投入在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即教师专业素养水平通过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投入程度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4.
杨莉 《教育与经济》2021,37(4):38-47
本文基于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OLS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控制学校固定效应,分析了班级同伴成绩高低及离散程度对初中生成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位点处学生均显著受益于班级同伴成绩的提升,且中间能力水平学生的受益程度最大;班级同伴成绩离散程度能显著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但对差生成绩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女生相比,不同分位点处男生受班级同伴成绩的影响更为一致;相较于弱势家庭,优势家庭学生从班级同伴效应中获益更多,受损更少.因此,学生与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学业基础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避免跟风择校;学校在进行混合编班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有利于补偿差生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苏联学校预防学生越轨行为的经验 一、对“难以受教”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苏联教育界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分析:①从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研究学生的行为,研究他们的家庭条件、家庭风气;②分析在学校教育中导致学生出现越轨行为的典型表现;③分析这些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普通学校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总是偏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者说有越轨行为。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违反纪律。他们的行为妨碍着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思想信念和高尚道德的形成。他们中的许多人需要教师做耐心和细心的个别工作。全社会所有教育环节都应该关心这些“难以管教”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学校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父母参与与初中生社会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第一,父母参与会影响初中生的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基于家庭和基于学校的父母参与在总体上都能显著提升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而只有基于家庭的父母参与在总体上能显著抑制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发展水平;第二,父母参与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提升效应和问题行为的抑制效应在男生群体中更为明显;第三,父母参与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的提升效应在不同受教育水平父母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且父母参与对初中生问题行为发展水平的抑制效应也并未一致地表现出在高受教育水平父母群体中更为优越。研究发现对更好地激发父母参与行为的积极作用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同伴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教师素质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分权管理制度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学校实施分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考查了我国初中生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现状,并从个人家庭与学校社会两个视角探究了差异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初中生对于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的期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户籍学生的教育期望高于农村及流动学生。这种差异受学生认知能力、家庭背景及学校环境共同影响,其中家庭背景的影响大于认知能力,学校户籍结构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研究认为,营造良好学校教育氛围、缓解学校户籍分割、增强学校融合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在学校班级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可以协助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开展多项工作,如组织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发现班级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上报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和干预。心理委员的设立对于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总体上看,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学生与后勤人员的冲突四个维度上,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最多,而学生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最少。通过性别、年级、民族因素对农村寄宿初中生冲突影响显著性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在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影响;年级因素对"学生与学生冲突"和"学生与后勤人员冲突"有显著影响;民族因素在四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影响。对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冲突管理,应采取如下对策:(1)建立新型组织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2)科学辨识冲突发展过程,创建全面的冲突管理机制;(3)注重心理辅导,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市1884名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表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处于较好水平,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意志力未达到较好水平。总体来看,初中女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好于男生,城市学校和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好于农村学校学生。对学校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同伴关系、学习负担、班级学习氛围、班级竞争以及学校归属感对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预测作用。男生和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整个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是教育的主体。学校里以每个班级作为基础单位,而班主任正是班级的核心,班级内学风建设、氛围等都与班主任息息相关,班主任的作用在于引导中学生。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一个青春启蒙期,是塑造和形成自我性格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会受到教师的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现在教育竞争日渐激烈,想要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成效就要以班级作为单位,提高每个班级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徐丹  牛月蕾 《教育科学》2012,28(1):83-87
美国田纳西州增值评价模式(TVAAS)通过对学生多年的学业成就数据进行纵向分析,测定学校系统、学校和教师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有效性。其研究发现,种族、社会经济因素、班级规模以及班级成员的异质性均不是学生学业增长较好的预测指标,教师效能才是学生学业进步的主要因素;教师的影响是附加的和累积的,且没有补偿效应。TVAAS是对教育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两所学校的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数学逆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藏、汉初中生的数学逆商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支持、数学成绩等是影响藏、汉初中生数学逆商的主要因素;自我期望、父母期望对藏、汉初中生的数学逆商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教育"深入推进,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深化"互联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学生信息素养受个体、教师、家庭和学校层面因素影响,但这些研究多是基于横截面数据的横向研究,缺少以时序数据为基础的纵向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互联网+"教学环境内涵及特征,从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构建"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初中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模型,并以51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近两年的跟踪研究。多层线性建模结果表明,"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家庭互联网接入情况和父亲学历对初中生信息素养水平有正向影响,性别、民族对初中生信息素养发展速率有显著影响,家庭收入对初中生信息素养发展速率有负向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发挥家长及家庭环境积极作用等方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7.
依据倦怠相关的理论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通过对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再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有八个因素影响着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它们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师源性因素、亲情与管教的缺失、学习方法与目标、学校和班级因素、社会不良影响、个性因素、学业压力。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8.
教师工作绩效奖金及其分配方式对学生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对我国229所学校的调查显示:个人绩效奖金与集体绩效奖金对学生成绩均有显著正影响,但集体绩效奖金对学生成绩影响更大;集体绩效奖金中,班级绩效奖金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学校掌握教师绩效奖金分配自主权对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正影响;教师个人特征因素与工作业绩因素对教师获得绩效奖金均有重要影响。政府和学校应建立教师工作业绩导向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功能;坚持个人与集体绩效奖励相结合,注重班级层面教师集体绩效奖励;赋予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同时加强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学校适应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对66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这一中介效应能否被意向性自我调节所调节.结果发现: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学业情绪、意向性自我调节、学校适应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为了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水平,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营造自主支持的教育氛围,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业情绪,同时着力提升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级中良好的风气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