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梅 《编辑学刊》2002,(3):77-78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某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势经济推行其文化观念,企图在全世界实施文化霸权.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应该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学习、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等于"全盘吸收",更不是"全盘西化".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第一防线,编辑人员首先要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对职业的专注态度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是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编辑活动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智力劳动,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互联网+"时代,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出版产品的数量和体量急剧增长,而质量隐忧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编辑活动中发扬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利用"学术讲座"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6,18(3):217-218
参听"学术讲座"可作为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现实途径;"学术讲座"可为学报的组稿、约稿工作提供重要渠道;"学术讲座"是学报编辑接触创新学术观点的理想场所;通过与"学术讲座"专家的交流可拓宽学报的办刊思路.利用"学术讲座"提高学报质量时编辑应该注意以下3个问题:一是要为参听报告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专家稿件,三是要掌握与专家交往、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图书的出版传播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编辑职业是传播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代表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在出版工作中,编辑要将优秀文化的传承作为神圣使命,进行积极创新,并将专业态度和合作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基本内容和必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工作本来就在于文化传承和引导,为读者提供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本文对畅销书的运作谈了自己的看法,特别结合《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个实例,谈了编辑应该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在浮躁的社会,编辑更应该沉下心来,推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6.
编辑选择与社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文化知识传播与传承中,编辑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编辑选择功能日益彰显,不仅是一种文化创新,更是一种文化增值。同时,编辑在选择过程中,要依据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形成对文化的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努力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编辑作为一种工作,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评价、选择、优化文化作品的行为;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指编辑人。此外,编辑也是一种著作方式,还是一种职称的等级。本文所指的编辑,既可以理解为编辑工作,也可以理解为编辑人,更确切地说,是指编辑人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8.
社会意识形态不能也不应该全面取代文化形态.现代化不能局限于物质层面,更要有高瞻远瞩的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化"背景下,要尊重民族的历史性创造,全面关注历史文化、道德观念、环境自然,强调文化的"本土化",包括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应该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才是天人和谐的良性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角色修养与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活动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编辑代表社会、代表读者选择作者的作品,决定稿件的取舍,对文化和学术传播起着过滤和调控作用.因此,人们称编辑为学术期刊的"头脑",先进科学技术传播关口的"守门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工作是神圣而高尚的.那么,作为学术期刊"头脑"的编辑,如何传播已有的学术成果,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宣传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学术发展的前沿和前瞻性成果,为创新和重构科学的学术体系搭建平台?是时代对编辑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和全新的考验.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的晴雨表、现实的温度计、时代脉搏的记录仪"的学术期刊编辑,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完成传承文化、推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编辑的角色修养,对编辑角色进行转换并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之于出版人的作为和追求无比妥帖,过去的编辑常自谦为编书匠,透出了老一辈出版人为出版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当下作为年轻一代出版人,我们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里做好一个编书匠,成为时代给我们的命题.笔者拟结合自己从事的文学编辑工作谈一点认识. 崇高的境界 做好编辑工作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意识.出版人的工匠精神首要一条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这是一切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的出版人必备的精神.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出版是文化的源头和依托,也是文化传承和传播最重要、最基础的载体之一。文化强国背景下,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出版社要培养更多优秀编辑,这样才能策划和出版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更好地回应时代和人民的需求,加速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节奏的生活工作状态要求新闻的传播要更快并更灵活多样.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转变可以说是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文化娱乐咨讯类节目<每日文化播报>的实证研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探索电视新闻娱乐化报道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与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盛 《出版科学》2011,19(2):39-41
学术期刊的工作对象决定了这一群体的职业特征,他们面对的作者群体是专家学者,受众群体是科研工作者。衡量学术期刊编辑职业成效的标准,尽管有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产文率等一些具体的数字考核指标,但作为编辑来说,除了具备必要的职业意识外,更要树立一种志业感,不计较报酬、不在乎功名。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数字的"量"的跃升,更强调"质"的创新;既当好"中间人",又要发挥主体性;既要服务作者,更要具备服务读者的本位。  相似文献   

14.
吴宝良 《今传媒》2015,(4):101-10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媒体在思考将报纸、网站、移动媒体的后方编辑工作进行“深度”融合整合,记者也要成为全媒体记者.纸媒、网媒、移动媒体成为各有取向的“中央编辑部”后,采与编自然分开.而各媒体平台的编辑模式、编辑手段、编辑方向不同,对记者稿件的要求也不同,因而采编在媒体融合时代也更应该分开.对于报纸来说,媒体融合时代,各家报纸比以往将更强调自己的公信力,更强调深度报道以区别于即时性碎片化信息的网媒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流程实行采编分开制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采编分开可以更好地体现编辑的专业化;可更好地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强化纸媒已有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有助于实现采编与经营分开;可更方便培养报业新人等.  相似文献   

15.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意识,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必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编辑的职业意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试述如下:政治意识首先说明,这里的政治应该广泛地理解,国“政”民“治”,它包含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即是概指社会生活的整体。目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核心内容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是自身和身边的事。作为编辑,从事着出版承载和传播人类文化的图书的职责,政治是不可或缺的。它具体表现为:守土有责,导向有责,弘扬时代主旋律。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清醒地认识体制转轨、观念更新在社会深刻变革中衍生出的新事物、新问题,明辨是非,分清哪些是愚昧迷信、腐败没落、病态黄色、逆势反动的;哪些是健康进步、富含时代精神的、利国利民的,前者要抵制,批判,后者要介绍、讨论、提倡、自觉地维护读者的精神航线,剔除时代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符———这方面,编辑应有意识地“崇高”起来。“谬误出于口,则乱及千里之外”,编辑的行为,决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决不仅仅是个文化行为。一本图书,只要是合法出版物,那么读者便会认为,其内容...  相似文献   

16.
传媒新思维     
中国电视应健康地娱乐观众我们现在应该更大声呼吁健全与弘扬自己民族气质的本体。这个本体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绝不是说穿清朝服装就算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了,这太肤浅了。清代的文化积累与表现,仅仅是传统文化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要求的是要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中博大精深的东西。怎么选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文化形象与形态来影响和感染观众?从规律上说,电视人首先要有一个很积极的状态,怎样使我们的节目的内涵潜藏着这方面的精神。我们现在应该大量地取消和淡化一些没有必要的综艺节目、文艺晚会和娱乐性的节目。我们经常在国外看一些…  相似文献   

17.
论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飚 《编辑学报》2017,29(4):387-389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担负着文化积累、文明传承和知识传播的历史使命.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学术期刊编辑在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应该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不忘初心,以严谨不苟的职业态度、耐心执著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投入到编辑工作中,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期刊办成学术水平高、出版质量优、作者读者都满意的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18.
王学彦 《出版参考》2023,(3):48-51+55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决策。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时代主旋律具有重要意义。图书编辑作为出版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资源,在承担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使命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要求是什么?作为传承了千年的文化职业,图书编辑在时代大潮中如何肩负文化使命?本文着重分析探讨图书编辑意识形态素质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和提高图书编辑意识形态素质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谈谈编辑上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技术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更广泛的应用。它对我们传统的工作、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 ,对我们的未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 ,它也会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编辑作为一名信息的传播者 ,应该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因特网为出版工作服务 ,因此编辑要积极创造机会上网。下面就谈谈编辑“触网”首先会碰到的两个问题。怎样上网编辑上网通常有两条途径 :一、拨号上网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 (Modem)、一部电话就构成了上网的硬件基础。此外还需选择一家因特网服务商 (ISP)和拥有必要的上网软件。因特…  相似文献   

20.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整个文化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编辑主体的文化素养、人格修养直接影响到作为精神产品的出版物质量的高低。编辑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出品人和把关人,肩负着启迪民智、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换句话说.要造就高质量的出版物,编辑人员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做一个好编辑的前提.是编辑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