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问卷,随机抽取405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呈显著相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来预测职业成熟度。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大一学生;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大于女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依据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状况及成因,探讨其职业自我效能形成与发展方面四大因素的影响;提出提高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策略,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求职心理与行为的引导;指出在当今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中,职业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是不同的。在求职过程中,职业决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对职业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本文将对国内有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等概念和理论,并对国内外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研究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558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中笔者只设计了性别、年级以及生源等3个变量,并研究这些变量对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6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职业成熟度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和自我决策效能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城市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较高,而农村学生更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城市学生职业成熟度较高;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大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职业成熟度和自我决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成熟度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生涯探索,对高职生顺利求职和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问卷》、龙立荣等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以及Xu,Hou和Tracey(2014)修订Stumpf等人(1983)编制的《生涯探索问卷》对1082名青海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生涯探索在学校及学科、性别、年级、居住地、实习满意度、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婚姻状况、与父母沟通的频率、与父母讨论未来职业发展、希望最终获得的学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2)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与生涯探索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感是有所差异的。在个体求职过程中,职业决策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而对职业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在对204名大四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职业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能力中的职业成长能力存在显著相关.(2)文科生的职业自我效能、就业能力高于理科生.(3)高职业自我效能和高职业价值观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均高于低自我效能和低职业价值观的大学生.(4)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决策者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职业决策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受年级、性别、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就业教育体系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增强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量表法对330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的高职学生进行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状况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重要影响,两者联合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建议高职院校从改善环境和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入手,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促进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广州市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体差异显著。对技工学校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外貌、性别、衣着打扮对技校学生的求职信心几乎没有影响,而社会对相关岗位的需求量、就业的相关政策对其求职信心影响较大。因此,要提高技校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效能感的五维度心理结构问卷,对812名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职校生职业选择态度与职业选择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54名职校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结果:大中专生以职业的保健因素、个人发展因素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大专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中专生略低,但是差异不显著.从优势需要的角度分析个体择业动机,得出的结论:个体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在优势需要的基础上,成就动机产生和作用的过程;应根据个体的优势需要,引导建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足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借鉴美国心理学家Taylor和Betz(1983)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和彭永新、龙立荣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形成了《高职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三所高职院校的350名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修订后的《高职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高职女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般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110名高职生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他们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结果发现:①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中等偏上;②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且部分学生偏低;③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年级、家庭居住地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建议:优化职业指导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加强收集信息的效能感培养;训练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帮助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并监督实施;实践课中教会制定计划,实习活动强化问题解决效能感的培养,以活动为中介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需要自主选科选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形成自主的认识.为了探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427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特定生涯行为(包括支持型、干预型、缺失型)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干预型和缺失型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验到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支持型的学生少一些,导致前两者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决策,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助力其生涯发展;"五位一体",推进高中生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施"全方位辅导",推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需要自主选科选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形成自主的认识.为了探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427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特定生涯行为(包括支持型、干预型、缺失型)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干预型和缺失型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验到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支持型的学生少一些,导致前两者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决策,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助力其生涯发展;"五位一体",推进高中生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施"全方位辅导",推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量表法,以4所高职院校的349名高职学生为被试,研究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状况整体良好;(2)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度上升,自我灵活性较高;(3)学生党员的自我和谐性较好;(4)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分别对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职业自我效能反映了个体对自身完成某种职业任务所需能力的感知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一般而言,职业自我效能较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信心,会有积极的求职行为,因而更容易做出职业决策并成功就业。笔者选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三所市属高校660名学生(每校220人,含大一、大三两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14份(外贸210份、立信203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