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意义]引入关注用户互动体验和情感投入的用户契合理论,为提升图书馆微信服务水平和用户活跃度提供新的路径。[方法/过程]基于LDA对知乎社区中有关微信用户参与的回答文本进行分析,提取用户契合的特征词,并结合用户访谈对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用户契合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进而获取"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用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得出,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用户契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平台内容质量、平台系统质量、互动参与意识和用户感知价值,其中用户感知价值的影响最大,而平台系统质量并不对用户契合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对公众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不仅有助于为国内医疗健康信息资源建设提供针对性依据,也有助于对公众的医疗健康信息获取提供高效服务。[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8名普通个体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理论模型构建4个阶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个体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状态-动机因素、感知质量因素、关系结构因素以及信息源运行水平因素,最终构建了一个综合的个体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基于内容的过滤推荐中,针对向量空间模型表示文本时容易造成维度灾难的问题,提出利用余弦值r与匹配度值Sim相结合的方法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方法/过程]由文献资源和用户兴趣分别筛选出权重较大特征词的词向量,进而由公式计算余弦值r,结合对应的特征词权重进一步计算出匹配度值Sim,将其作为向目标用户推荐文献的依据,并利用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的相关数据对改进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及LDA主题模型进行实验,最后利用查准率、召回率、F1值及运行时间等评价指标对3种模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模型相比较于实验中的向量空间模型与LDA主题模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与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陆泉  刘婷  邓胜利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118-127
[目的/意义]社交问答用户的社会资本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旨在探究社交问答用户不同的健康信息行为对其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方法/过程]以知乎网上糖尿病话题下2 537个问题帖子,3 567个回答的1 650名用户为研究对象,依据L.Nan的社会资本理论和N.Uphoff对社会资本的分类,将社交问答用户的社会资本分为认知性和结构性两类,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社会问答用户的健康信息行为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用户的健康知识贡献行为和自我信息披露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正向促进社会资本的累积,而不同的健康知识获取行为对认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的影响有差异。这些结果有助于社交问答用户提高社会资本,平台完善用户服务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结合目前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的社会背景,探究我国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机理,丰富当前老年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引导老年用户有效搜寻健康信息,优化健康信息服务部门工作。[方法/过程]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24位老年用户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历,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外5个影响因素,构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最终得到网络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移动终端客观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是影响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阐释各因素与搜寻行为间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理论模型,对政府、医疗机构、APP类软件等健康信息提供方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确定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优化电子健康网站生态环境,间接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抽取影响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信息披露的17个主范畴及5个核心范畴,并构建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信息披露行为主要受到用户感知效用、感知风险、主观规范、服务质量和病情特征影响。其中,感知效用是最重要影响因素,感知风险是次重要影响因素,主观规范是较重要影响因素,服务质量和病情特征是相对不重要影响因素。据此,从政府部门、电子健康网站和用户3个维度,总结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8.
过程视域下科研人员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信息偶遇是信息获取行为的一种特殊途径,研究信息偶遇发生的影响机制,能够为科研人员信息偶遇发生的内外环境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丰富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方法/过程] 首先剖析过程视域下信息偶遇影响因素模型,再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信息偶遇影响因素间因果关系,构建相应的流图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以量化形式探究各影响因素对信息偶遇发生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 过程视域下科研人员信息偶遇系统主要由用户、信息和情境3个子系统所组成。其中,个性特征、信息质量水平和行为情境能够显著促进信息偶遇的发生,任务情境显著抑制信息偶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讨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精准把握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提供方式,进而提升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已有风险信息寻求及信息交互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上探索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变量。[结果/结论]用户健康风险信息交互行为受用户个体特征、健康风险认知、情感、信息充分性、知觉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信息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由这些相关因素建构的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从表层、认知层和情境层揭示出用户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和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11.
��[Purpose/significance] As a special way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ehavior, researching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design that effectively promotes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among research users, and rich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model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under the process perspective, and then comprehend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factors affecting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by means of system dynamics model. Also,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flow graph model, and explores the role of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form finally.[Result/conclusi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system under the process perspective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subsystems:user, information and context. Among them,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quality levels and behavioral contexts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while mission context significantly inhibits the occurrence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相似文献   

12.
国外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分析国外健康信息规避研究现状与趋势,为我国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及相关用户行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界定健康信息规避行为边界与特征,然后据此检索、回溯和筛选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数据,详细分析既往研究所涉及的研究主题、研究结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讨论不足与未来可能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规避动机、影响因素构成当前研究热点,有待形成权威理论模型;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规避过程、策略、结果与应对,是未来更具现实应用价值的选题;拓展健康信息规避情境,混合或引入现代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有望成为研究创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依恋理论视角下用户在线评论信息生成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用户投入真情实感所撰写的评论更加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从依恋理论的视角探究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机制,为提高用户生成内容质量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对从信息源视角实现用户评论信息与用户生成内容的优化管理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方法/过程]结合依恋理论、用户生成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以用户依恋作为内驱动力,探讨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来源与动力结构,分析依恋对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驱动方式、驱动过程以及影响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依恋驱动因素。[结果/结论]认为用户表达自我、实现自我、愉悦自我是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内在动力来源,用户依恋对其生成在线评论信息存在导向驱动、激励驱动与调节驱动等3种驱动方式。影响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依恋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用户情感依恋因素与认知依恋因素,激发用户情感依恋与认知依恋的深层认同是优化用户生成评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基于多理论假设,为移动图书馆平台提供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以丰富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方法/过程]结合技术接受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逻辑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作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有着个性化的显著优势。同时,技术和设备的兼容为移动图书馆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提供了外部动力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成为政务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文章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政务信息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0名受访者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构建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提炼出影响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4个主范畴:用户特征、信息内容特征、平台与信息发布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以"马蜂窝"旅游网为研究对象,探究旅游社交网站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旅游社交网站建设及其移动端的交互设计优化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选取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和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并结合弱关系理论引入环境机制、服务质量和期望互惠3个影响因素,构建旅游社交网站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将信息共享行为分为收藏转载式和平台交流式,发现:感知有用性、服务质量和期望互惠这3种变量对收藏转载式信息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期望互惠这两种变量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