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了解和比较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国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提升。[方法/过程]采用网站访问调查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国137所"双一流"大学和美国排名前100名大学的图书馆进行调研。通过对移动服务类型、移动网站提供的内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社交媒体、移动预约服务以及移动打印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中美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差异。[结果/结论]加强对移动网站的开发,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增加个人馆员和教学参考资源等服务以促进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加快发展移动参考咨询、移动预约和移动打印等贴合用户日常需求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高校图书馆的应急服务能力。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讨非常态化情境下的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今后提升应急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法、在线访谈法与实例分析法,梳理武汉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展应急服务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面临着对于电子教参建设的关注度不高、体现图情优势的专业性特色不多、线上培训和咨询反馈的渠道有限、馆员能力和资源远程访问系统不足等问题。提高应急服务与管理的认识和规划、提升数字资源远程获取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分层服务保障、搭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咨询平台、加强馆员的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将成为改善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科研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开始向数据密集型科研转变,数据馆员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的一个新型焦点主题。通过对国内外数据馆员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对我国数据馆员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招聘信息进行调研,采取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应聘者知识背景、综合素质、岗位职责、职业技能和特殊技能五个方面深度解析数据馆员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果/结论]总结国内外数据馆员能力,明确国内数据馆员角色定位,对国内图书馆开展数据管理服务、培养数据馆员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构建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用于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测评,以促进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方法/过程] 在借鉴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员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和知识咨询工作的特点,初步构建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进行优化,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结论] 构建的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层次6个维度,希望为图书馆开展馆员知识咨询能力的测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再造参考咨询服务流程增加用户粘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梳理参考咨询服务流程中用户、馆员、咨询平台、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引入媒介融合理念,利用用户画像技术,在用户产生问题之前尝试信息推送。[结果/结论] 打破传统参考咨询"先问后答,有问才有答"的服务模式,构建一个"答→问→答"的全新服务流程,为参考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实施路径,并对参考咨询流程再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意义]伴随数字化科研的发展,数据馆员成为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一个新型焦点主题。数据馆员服务模式涉及数字馆员的岗位设置、组织管理、服务内容等,对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服务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设置数据监管岗位、开展数据监管服务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过程]在调研61所已设置数据馆员岗位的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基础上,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28所代表性图书馆的数据馆员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及服务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与总结。[结果/结论]总结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组织管理特点以及4个方面的数据服务内容,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监管服务、培养数据监管人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总结分析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学科馆员的发展能力建设情况,为学术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最佳实践案例。[方法/过程]针对面向新科研环境下的用户新需求和学科馆员能力要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开展的学科服务发展能力建设专项,剖析其理论基础、总体方法和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对此专项实施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论]学科馆员服务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包括嵌入协同式团队、咨询交流互动机制、知识化服务和长效管理机制等。经过近5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用户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8.
国外数字参考咨询馆员实务技能要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从参考咨询馆员到数字参考咨询馆员的角色演变,并介绍了国外对数字参考咨询馆员业务技能的重要研究和实践,如IFLA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准则、IMLS数字参考服务教育计划、RUSA参考咨询及信息服务人员的行为准则等。最后,提出了数字参考咨询馆员实务技能六方面的核心要素,即:技术能力、服务能力、教育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咨询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参考信息源、服务对象、咨询馆员的素质等方面对传统参考咨询与现代参考咨询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现代参考咨询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虚拟参考咨询馆员是VRS项目重要角色,需要充分考虑虚拟参考咨询馆员行为规范。以此,本文分析了虚拟参考咨询馆员基本行为规范可操作性标准,并指出加强虚拟参考咨询馆员规范建设、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评价机制等建议,以期提高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国外数据馆员和学科馆员的岗位能力,提出我国数据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方法/过程] 调研国外典型高校图书馆的招聘信息,从职位名称、教育背景、岗位职责、技能要求以及综合能力5个方面比较分析学科馆员和数据馆员之间的差异,并指出数据馆员应该具备的任职条件。[结果/结论] 总结国外高校数据馆员的岗位能力,指出从学科馆员到数据馆员的角色拓展的必要性,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培养数据馆员提供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要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确立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要素,为评估国内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归纳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要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确定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要素。[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由13个一级要素和114个二级要素组成,它们可组成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要素包括职业素养、组织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服务能力、用户服务能力、馆藏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合作能力、教学培训能力、学术交流能力、财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与日韩公共图书馆法相关内容进行对比,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首先介绍中日韩三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现状,进而对比分析中日韩三国公共图书馆法在立法概况、法律体系、管理体制、馆员设置以及服务内容等的异同点。[结果/结论]对我国图书馆法的发展提出3点启示:健全公共图书馆法律体系、明确馆员设置准入门槛以及制定经费投入量化标准,以期推动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信息经纪人比较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文章从概念演变、服务模式、角色职责等方面对学科馆员、参考馆员与信息经纪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便正确认识学科馆员服务的本质,指导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国内50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边界。从不同图书馆学科服务边界、差别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为个馆(某个特定馆)学科服务的定位提供现实参考与理论支持,为学科馆员认清自我角色与考核标准以及用户评价提供界定支撑。[方法/过程]以50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作为情境的主要素材,从学科馆员工作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态度等维度探讨学科服务边界。[结果/结论]学科服务精准定位需要结合个馆的综合服务层次与水平、制度、文化环境和服务理念、学科馆员与用户的知识势能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准确清晰的职责定位是学科馆员绩效考核和用户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晓晔  王壮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2):104-108
[目的/意义] 少儿图书馆是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对少儿图书馆馆员素质研究有利于提升少儿图书馆服务质量,促进儿童发展。[方法/过程] 从儿童发展观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出发,对馆员职业素质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少儿图书馆馆员要能够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创设阅读环境,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设计阅读活动;需要在通识知识基础上具备学科专长,并通过阅读活动提升儿童学习品质;能够在阅读文本、阅读活动与社会生活间建立联系,具备与社会相关儿童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讨我国图书馆行业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及路径。[方法/过程]通过专项调研,利用网络调查图书馆主页的方式,重点考察我国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职业的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三大职业特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专业性较强,副研究馆员、博士、硕士占所调查学科馆员整体的90.11%,具有图书情报教育学历者占21.56%;公共性较弱,学科馆员服务范围覆盖全校所有用户者占所调查图书馆的18.11%。提出学科馆员专业性、公共性的加强,迫切需要行业职业化的变革,同时学科馆员服务的发展也将助力行业职业化,是走向职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MBTI的图书馆员性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BIT性格测试方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员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他们的性格类型,同时分析了图书馆员的职业性格特征和岗位以及性别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员中性格类型以ISFJ和ISTJ居多。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性格类型略有差异。图书馆员的职业性格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通过和美国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图书馆员都倾向于内向型和判断型,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图书馆员更侧重感觉,美国图书馆员更侧重直觉。我国的图书馆员更侧重情绪,美国图书馆员更侧重思考。  相似文献   

19.
In 2008, Fudan University Library (FDUL) in Shanghai and Belk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mmons at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ASU) in Boone, North Carolina created a three-year librarian exchange program. The first pair of librarian exchanges occurred during the 2009–2010 academic year, with the Appalachian State librarian traveling to Fudan for five weeks during the Fall of 2009, and the first librarian from Fudan traveling to Appalachian State for five months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of 2010. This paper documents how the first exchanges revealed interest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 models between the two universities which are illustrative of gene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how any academic library can benefi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 librarian exchange program with a partner library in another country.The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se first exchanges confirms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basic assertion that a major role of an academic library is to support the university’s curriculum.Moreover it can be extrapolated from discussions held between librarians of the two institutions that i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e curriculum evolves in response to reforms on campus and to changing trends within the country’s education system. It was also determined that the modes of library services in both cultures change as new technologies arise and that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within academic libraries is rapid and ongoing. Participants in the exchange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both the ASU and FDUL service models and that the librarians from both systems can learn from one another and absorb best practices from their exchange partners.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view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exchange librarians (Shi and Johnson) and also author Shao, who is a Chinese national working as a faculty fellow librarian at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