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赵婷婷 《江苏高教》2002,11(1):39-41
文章首先总结了西方大众化时期有代表性的三种高等教育质量观,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的原因及表现。本文认为,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最大的转变就在于质量标准的变化和评价质量主体的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精英时期的质量观必须首先在这两方面进行转变,才能适应我国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不能以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评价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和职业性并存以及多层次多规格的特点。相应地,评价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具体质量标准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然而从高等教育的一般质量要求来看,注重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素质质量观必然要取代知识、能力质量观。建立在各种评价标准基础上的全面素质质量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3.
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高等教育界流行的主要的质量观进行分析和概括,认为,大众高等教育必然出现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否则高等教育只能停留在精英阶段而不能发展.而这些不同的质量观,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侧面反映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它们是辩证统一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应以多样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建立多样化的评价系统,促进高校的多样化发展.并进一步指出,树立多样高等教育质量观,绝非不要关注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观,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实质上就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要求的多样化,这种认识和要求的多样化,是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个体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尤其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结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去对待独立学院的发展问题。一、独立学院为什么要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呼唤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直接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英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由于教育质量观不同…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大众化条件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要确立新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首先要满足消费者对高等教育个性化需求,其次要根据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的质量观,提出要用发展性质量观和整体性质量观来衡量高等教育体系;分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几种方法与原则:科学评价的原则、适应性评价的原则多样性评价的原则、发展性评价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逐步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也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探讨了这个阶段的教育质量观,应该为发展的、多元化的、适应性的、整体性的、特色化的质量观,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全过程和人员配备上建立一套适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以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人们在不断思考:大学入学人数如此激增是否会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高等教育质量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人们应不应该继续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来审视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这些问题都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的困惑与挑战。这就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标准去衡量通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程中或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教育质量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首要问题是要保证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确保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质量观;建立不同层次的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稳定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实行弹性学制和完全的学分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必然带来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多样化,从而也要求有多样化的分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之相匹配。因此,必须树立多样化、分层次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综合教育质量观;确立国际化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用过去精英教育时代的教育质量观及其标准来评价大众化时代的教育质量已不合适。本文从符合标准的质量观、个体发展的质量观、满足需要的质量观和关注全程的质量观来理解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充分考虑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和生涯质量等实际,在此基础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外国高等学校通常根据本校的使命和愿景以及由此得出的教育质量目标,提出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质量准则和对研究生的学习质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定期由研究生对导师进行评教,又由导师对研究生进行评学,以确保教与学都能保持应有的水准和质量,并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只有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和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重新审视精英教育理念,在指导高校分类、创造竞争环境、提升素质基准的前提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质量管理,才能促进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教师培训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培训质量的本质内涵及其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培训应树立以下科学的质量观:发展、多样化和适宜性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过程中,大众质量观、全面质量观和评估质量观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迈过大众化的门槛以后,发展优质高等教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现在和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奉行学术至上的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哲学由认识论逐渐向价值论转变,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合多样性与合需要性的统一。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必须为政治服务,高等教育奉行的是一种合规定性的教育质量观。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场后,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合满意性与合适应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  相似文献   

16.
在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多元价值"教育评价思想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纷纷出台了有关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通过对学生参与质量保障的权利给予立法保障,吸纳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和各级质量保障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等政策措施,欧洲国家在质量保障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充分参与。  相似文献   

17.

The mobility of EU students and staff is threatened by Brexit, as the favourable conditions allowing for a frictionless cross-border academic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are renegotiated at the highest political levels, including the pre-Brexit freedom of movement of persons and home fees for EU students. However, the UK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s highly differentiated, and its hierarchical nature implies that criteria such as age, history,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nomic resources, research activity, teaching quality, academic selectivity and socioeconomic student mix will have important ramifications when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ies of UK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UK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the UK leave the EU.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对于高等教育的创新与价值取向提出更为明确的目标.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不但要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而且要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系统在发展轨迹和模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证数据分析表明:中央普通高校研究生在全部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生均占有较多的办学资源,表现出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在全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较快的发展,生均占有较少的办学资源,地方普通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这将奠定中国多层次和多样化高等教育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is a federation of seven autonomous emirates that follow different economic models. There is a process for quality assurance at the federal level, however, each emirate takes its own approach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its institutions. This has resulted in different procedures and varying levels of oversight and scrutiny of quality. Since the majo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 in the UAE are market-driven, this poses the challenge of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ose institution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wel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support the quality of commerci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sing two research method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38 stakeholders to investigate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es in the UAE;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ith 161 students to collect their views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commercialised institutions. The research confirms earlier findings that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a func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