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处理好各类关系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些矛盾的产生,使得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产生了变化.笔者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会谈法、量表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特长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定,来初步诊断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矛盾.并对他们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性质进行判断,从而找出影响高校体育特长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结合体育特长生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为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专项力量训练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武术专项力量训练也是特长生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基于此,本文就高中武术专项特长生力量训练的方法研究展开论述。在武术专项力量训练中,武术专项特长生需要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提高力量训练的水平。教师需要从专业层次上对武术教学方法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育特长生与体育院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文  王斌  王松 《体育学刊》2002,9(6):121-124
通过问卷对影响普通高校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因素做了调查与比较,用多因素分析法找出4个主成分(学校、个人、社会和家庭)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特长生和运动系学生训练意愿的得分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运动系学生进校后运动成绩提高优于高校体育特长生,在影响训练意愿的4个主因中,个人主因对运动系学生的影响高于体育特长生;而在社会主因方面,体育特长生则明显高于运动系学生.  相似文献   

4.
黄晓东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69-71,77
对浙江省3所高校近3年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下体育特长生就业率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与体育特长生比较,金融危机对普通大学生就业率影响明显,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项目特长生就业优势明显;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对2009年普通大学生和体育特长生各100人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特长生初次就业搜寻时间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就业满意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沈国兰  宋军 《体育师友》2010,33(5):32-33
一提到体育特长生(特招的运动员)的管理,相信很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会皱眉头。体育特长生是学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和普通学生相比,他们“特点”非常鲜明,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不甘落后,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却是纪律涣散、不思进取;他们为学校夺得了很多的荣誉,但也为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困难。我们一线的教练员作为体育特长生的直接管理者,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对体育特长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形式多样、尺度颇大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让体育特长考生及其家长、招生学校、特长生输送学校或运动队皆大欢喜,也确实使大批体育特长生受益匪浅。但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考虑了政策本身的不良导向?是否对正在努力实行的"体教结合"有负面影响?是否考虑了教育效率?我们有必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廖平 《精武》2012,(8):69-69,71
主要以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从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的目的性、能否学好文化以及对学习文化的兴趣等三方面分析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同时对体育特长生对考试作弊的认识和对文化教师的要求进行了调查,证明了参加体育业余训练的学生,并不会产生厌学或不努力学文化的心理,从而消除家长、文化课教师对学生参加体育业余训练的顾虑。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体育特长生高招优惠政策对体育特长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形式多样、尺度颇大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让体育特长考生及其家长、招生学校、特长生输送学校或运动队皆大欢喜,也确实使大批体育特长生受益匪浅.但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考虑了政策本身的不良导向?是否对正在努力实行的“体教结合”有负面影响?是否考虑了教育效率?我们有必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武术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类型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对207名武术特长生、249名武校学生、168名其他体育特长生和246名普通中学生发放《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武术特长生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好于普通中学生和武校学生,略好于其他体育特长生;(2)2类学生类型对练习年限在违规行为、积极应对、消极适应总维度上起调节作用,练习年限对武术特长生各维度的预测力不显著,对武校学生在违规行为、积极应对、消极适应总维度上良性发展的预测力显著。该结果说明:(1)体教融合对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应效果更加显著;(2)武术特长生社会适应略好于其他体育特长生,武术运动的"难美"特征,及贯穿始终武德与传统文化熏陶应是主要的原因;(3)随着武术训练年限的增加,武校学生的不良社会适应会显著下降,良性社会适应会上升。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学校赋予的双重任务,既代表学校参加各项体育竞赛,为校争光,同时也参加体育高考,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对他们的训练在技术、技能方面均会采取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但很多教师或教练员恰恰忽视了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的安全,其实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有很多安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招收一部分体育特长生.这些体育特长生在录取成绩和收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照顾和优惠,吸引了不少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但是在这些特长生的招生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鱼目混珠,片面以成绩取人,舞弊行为以及招生后学生管理问题等:本校总结了多年来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和管理经验,采用了投标法,效果显著,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体育特长生是学校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文化成绩不太好,对文化学习比较放松;组织纪律相对其他学生松散,但他们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吃苦精神。所以作为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就必须根据特长生的特点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省不少中小学校都是县、市、省的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学校都承接有相应级别的运动会任务,为了在各级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各校对体育特长生数量与质量需求也逐步提高。因此,高效、高质地选拔田径特长生既是田径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更是对一线教师选拔智慧的挑战。选拔特长生需要体育教师主  相似文献   

14.
桂华 《体育师友》2010,33(2):48-49
在我国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并进行培养,已取得可喜的成就。有的中学也招收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同样取得一定的成绩。由学生运动员在国内国际体育比赛中所取得的成果可见一斑。但在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合理地解决,势必造成体育特长生的流失,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聪 《体育师友》2010,33(4):35-36
体育特长生是学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和普通学生相比,他们“特点”非常鲜明,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不甘落后,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却是纪律涣散、不思进取;他们为学校夺得了很多的荣誉,但也为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困难,加强体育特长生的人文管理既是体育训练科学的发展需要,更是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既值得一线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思、反省、更值得一线教师进行全面、深人地学习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田径特长生的训练过程中,赛前训练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对于田径比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那么经过赛前训练这一过程之后,田径特长生的运动水平和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抓好田径赛前训练对提高特长生的成绩尤为重要。但是在赛前训练中还有几处应注意的,如有不慎,反而会对成绩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一、切实抓住训练重点,解决三个存在问题赛前训练不同于平时的提高性训练,由于赛前  相似文献   

17.
体育特长生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成部分,不仅给高校体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且带动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了湖北省部分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并分析了造成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对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前景提出质疑,为新时期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变得多种多样,从事过体育训练的人一方面具有好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经过在竞技场上的洗礼,具有了吃苦耐劳,呸忍不拔、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精神,因此体育特长生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加以重视。体育特长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9.
吴道勇 《体育世界》2013,(8):127-12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体育已经成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学科之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育也是每一所中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高中生的身体发展需求出发,帮助体育特长生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针对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科学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阶段,一部分爱好体育的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输送,同样是体育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笔者将自己从事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过程中的体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