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武术套路竞赛项目设置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武术套路竞赛项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即取消《武术竞赛规则》中“其它拳术”和“其它器械”的比赛,将竞赛项目分为长拳、太极拳、南拳三大类,按三类分别计算和录取单项和全能成绩,每个项目都进行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相结合的比赛,并可逐步使用于国际武术比赛中。  相似文献   

2.
竞赛规则是竞技比赛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导向和运动技术发展的指南,是保证比赛公平竞争、评判技术高低的准绳。1959年,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科学、系统的武术竞赛规则问世,标志着我国传统武术正式走向竞技体育赛场。虽然这本太极拳竞赛规则较为笼统,但它第一次将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设定为一个可以量化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建国后的四十多年里,太极拳竞赛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改,对推动太极拳运动在国内外快速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国太极拳、剑比赛经历了起步、成型两个阶段,竞赛项目趋于竞技化,规则趋于科学化,运动员趋于专业化、年轻化,现已步入发展阶段。笔者试以“如何按照武术固有特性发展太极拳、剑竞赛”为思路,探讨太极拳、剑竞赛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22,(1):82-92
为解决普通大众在太极拳健身过程中技术标准不清晰问题,主要以太极拳的交流比赛史为立足点,重点剖析了太极拳技术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受竞赛规则引领而导致的技术转型,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太极拳套路已分化成攻防技击型、健身养生型、艺术表现型3种类型,三者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标准;(2)在技艺交流过程中不应采用统一的规则,而应该建立分类交流的模式;(3)对3种类型的太极拳套路应分别按照"定势工整、动作流畅、攻防明确""定势工整、动作流畅、利于健身"以及现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规定的技术要求这3个标准进行评判。该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具有不同习练目的的太极拳练习者确立不同的技术标准,可避免因标准混淆、张冠李戴而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提高足球纯比赛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足球竞赛规则规定,一场正式足球比赛时间为90分钟,但在比赛中真正利用的有效时间——纯比赛时间则远远不足90分钟。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白浪费掉了。这中间除了规则允许范围内的正常消耗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  相似文献   

6.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都在不断地修改,舞龙运动的规则也不例外,文章从参赛人数的规定,比赛时间的规定,比赛音乐的规定,运动员礼仪的强调,动作难易分类和分值计算等几个方面对2011年出版的《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中的舞龙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推动舞龙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篮 球竞赛规则 ( 2 0 0 0年 )第 1条定义 :比赛的胜者———在第 4节或任一个决胜期 (如果需要 )的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 ,将是比赛的胜者。清楚地阐明了比赛的胜负与比赛时间的密切关系 :比赛时间没终了 ,胜负不分 ,比赛时间一旦终了 ,有比分相差 ,比赛胜负则定。现代篮球运动比赛节奏越来越快 ,实力渐趋均衡 ,胜负常常要在最后时刻才见分晓。为此 ,1 998——— 2 0 0 2年和 2 0 0 0年的篮球竞赛规则对比赛时间方面的条款也作了更加精确的规定。为了提高对篮球竞赛规则的理解 ,提高规则对篮球训练、比赛实践的指导 ,现对篮球比赛中对…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不宜继续作为竞技武术比赛项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太极拳曾为竞技武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太极拳柔和、缓慢、轻灵的技术特点使它不具有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观赏价值,它的比赛也缺少竞技体育所必须的区分度,所以太极拳不宜继续作为竞技武术的比赛项目.如果太极拳脱离了竞赛规则的限制,将以更自由、更多姿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视角下NBA竞赛规则的修改及对CBA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NBA竞赛规则演变过程(规则建立、规则巩固、规则成熟、规则完善4个阶段)基础上,从商业视角探讨NBA竞赛规则的修改.具体为:鼓励球星发挥作用,满足社会对英雄的寄托;提倡进攻,实现观众对比赛的观赏需求;使用暂停,体现商业和赛事营销的需要;制造悬念,迎合社会的娱乐心态;取消禁止使用区域联防规定,拓展国际市场;平衡比赛,体现商业需要和运动之间的博弈;分割比赛时间,保持赛事精彩程度和紧凑性;处罚不当行为,维护赛事良好声誉.并探析规则修改对CBA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竞技太极拳经过多年磨练,现在的发展状况是否合理化、规范化是本文研究重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运动员训练、竞赛期间比赛成绩、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及编排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运动员对难度动作的把握水平整体提升,比赛中难度动作缺失一定区分度,对竞技太极拳的发展不利。应在高难度上加大创新力度。竞技太极拳的编排逐渐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太极文化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阐述。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于农耕时代的太极拳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里由于价值取向的改变、竞赛内容变化,我们对太极拳文化的研究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对太极拳技击理论和技术理论科学研究的稀少,导致了太极拳主文化的停滞不前,而亚文化则风起云涌般地发展。要改变此现状须将"对抗"作为太极拳乃至整个中国武术竞赛的主要内容,另外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加强对太极拳基础理论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太极拳主流文化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太极拳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的理论渊源就是整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深深影响了太极拳技术,太极拳技术反过来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观反映.练习太极拳可以更直观地体悟中国文化,是太极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欢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的流失是阻碍太极拳的生存与发展对最重要的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伟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12,(3):121-124
竞技武术改革之后,竞技太极拳、剑的比赛率先得到了社会认可,其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冲突和认同。冲突在于竞技太极拳融入了长拳的难度动作,传统武术人士一时难以接受,并认为其偏离了太极拳的内涵;并且竞技太极拳基于赛场这一特殊的环境,潜在地调整了功能展示次序,突出了评判、表演,亦与传统认知相左。认同在于从观赏的角度,观众接受了竞技太极拳的审美超越;从传播的角度,竞技太极拳不时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散发影响力;从时间的角度上,大众逐渐接纳磨合了业内曾经的争议;而且,竞技太极拳的社会地位也在磨合中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太极拳运动的太极拳功理、养生价值、健身价值、生理作用以及太极拳的锻炼环境和时间五个方面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和方法,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太极拳健身队伍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晋江市深沪镇社区太极拳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社区太极拳运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组织管理薄弱、参与结构单一、宣传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当前,加强组织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场馆条件、建立激励和竞赛交流机制等途径是促进晋江深沪镇社区太极拳运动项目更好发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水平武术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1990年参加全国武术集训和参加全国武术赛及亚运热身赛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目的为探讨经长时间武术训练后身体机能有何变化及各拳种训练时运动员的影响有何不同,为开展武术运动及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益均等、机会均等的竞赛原则是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本文作者根据多次全国和地方武术竞赛编排实践,就竞赛日程如何体现这一基本原则,阐述制定武术套路竞赛日程的总体编排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提出了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并就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制定方法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制定竞赛日程要达到最佳,最佳的竞赛日程必须依据赛会所给各项具体条件,遵循总体编排原则进行研究设计,而合理的场地使用方法和合理的总赛程时间是制定不同模式竞赛日程的关键。在竞技武术走向世界、全民健身活动兴起,不同层次内容的武术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完善武术竞赛理论与方法并使之进一步科学性和规范化是本文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村体育”,“新农村体育”离不开太极拳。太极拳固有的健身养生功能相对于目前广大农民来说如“雪中送炭”.研究指,出,太极拳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驻农村,为促进新农村体育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学校体育功能、建立老年人太极拳活动中心、举办小型比赛和吸引社会资金等措施来发展农村太极拳运动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