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敏 《现代语文》2015,(3):28-31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是最活跃的要素。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复音化现象丰富了词汇系统,提高了人们的交际手段,对汉语内部的结构也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探求复音词的发展脉络及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并以《孙子兵法》中的合成复音词为例证。  相似文献   

2.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人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其内容多为君臣对话,语言生动活泼,保留了当时的一些口语和齐国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晏子春秋》的复音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多,并已具备了后代主要的结构方式。考察《晏子春秋》中的复音词,首先界定复音词的判断标准,然后对该书复音词作穷尽性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复音词的概况及其结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论语》中的复音词,以此为基础进行分类、研究,说明判断复音词的方法,主要考察复音词词义的来源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复音词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词汇最初以单音节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复音节为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复音词词义的整体性是指复音词的词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除联绵词、音译词等之外,我们可以这样说:复音词的构成语素在意义上是一种“化合”、“融  相似文献   

5.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复音化是汉藏系语言词汇发展的共同趋势。汉藏系语言词汇复音化的动因,是复音词研究的一个重点,它涉及到许多相关问题。通过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复音词的比较,以及对汉藏系语言复音词的产生与复音化的关系的探讨,可见复音词的产生并不等于复音化的形成,复音化的形成是复音词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一种态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坛经》中的复音词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历时和共时描写,并按照构词方式对所有复音词进行了分类和阐释,以期对其复音词的概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从中观察词汇复音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汉语中,复音词单音化为潜词的生成提供了必需的单音构词语素,从而成为潜词显性化的一个重要路径。潜词显性化的直接动因乃社会语用的需要,而原型复音词的"母版"效应则是潜词显性化的内在机制。复音词单音化对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辞书释义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荀子》复音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建文  赵代根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1):99-102,104
《荀子》相对于以前的经典著作,它的复音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在增大,并已具备了后代主要的结构方式。本文认真考察了《荀子》中的复音词,提出复音词与词组的区分标准,阐释《荀子》复音词的结构方式,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颜氏家训>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和词性的构成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可以发现,其偏正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明显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复音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整个词汇系统由以单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多音节为主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变化对汉语内部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很重视对复音词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少学人对汉语复音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其研究情况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列子>是一部道家思想的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支配式复音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支配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列子>书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数量比较多,涉及事物的范围也比较广,同时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古汉语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领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项研究之中。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中古汉语复音词的研究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真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0):106-107,126
《列子》是一部富有争议性的道家思想作品,历来也是进行语言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考察《列子》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可以发现《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星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19-21,,27,
丰汉语教学应以提高文言文的能力为根本。教材内容的编写应服务于这一目的。关于合成复音词的分类,庆根据其词义与词素义的关系,从意义上分为:同义复音词、变义复音词、偏义复音词。  相似文献   

16.
汉语虚词往往由实词虚化而来,复音词往往由词组转化而来。双音节副词"时常"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到词义的虚化,也涉及词组虚化为词的语法化过程。"时""常"在各自的语义发展中分别获得了"经常"义,在汉语复音化的推动下,"时"与"常"在频繁的语境共现中发生了重新分析。在唐代,"时常"开始作为一个表"经常"义的同义联合复音词出现,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词的复音化是指汉语词汇由古代以单音词为主逐渐演变到后来以复音词为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汉语词汇中复音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汉语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着的符号系统,其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不是孤立的,它关系到构词法、词的内部结构、词义及其表达、韵律、语体风格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汉语复音词的产生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穷尽性地搜集了12 952个双音节复音词,并以此为讨论对象和讨论范围,首先根据构造方式系统地考察了《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然后详尽地分析了双音节复音词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折射出了汉语词汇发展至清代中叶时汉语双音节复音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要建立在资料丰富完备的基础上。资料的来源,就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专书,对各书中的词汇现象,要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后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复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主要是部族名和人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日益精密,交际范围也日益扩大,已有的单音节词不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于是“单不足以喻则兼”(《荀子·正名》),复音词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战国末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在动荡中发展的时期,也是复音词较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活动于此时的大思想家荀子所著的《荀子》一书中的复音词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情况。分析《荀子》中的复音词,将为我们了解战国末期汉语词汇的概貌,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料。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无人对此进行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因此,笔者不揣陋昧,试从词性和构造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其复音词,从图窥见汉语词汇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清代学者史梦兰所著的《叠雅》作为一部专门研究重叠式复音词的雅书,是雅书中较为特别的一部,在辞书编纂史上具有突出的成就,其价值有待发掘。重叠式复音词是汉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又叫重言、叠字,《叠雅》十三卷共收录3223条重叠式复音词,对之前诸雅的缺失遗漏可谓极大的补充。现对《叠雅》所收录的重叠式复音词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从构词类型、语法构成、表义情况等几方面对《叠雅》收录的重叠式复音词进行了初步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