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学习型示范和熟练型示范对运动技能观察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学习型示范和熟练型示范对运动技能观察学习的影响.36名被试随机分为学习型示范观察学习组、熟练型示范观察学习组和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追踪任务,以RMSE为评价指标,对三组被试分别进行了10 min后保持测试、24 h后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结果显示:在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中,学习型示范观察学习组和熟练型示范观察学习组绩效均显著好于控制组;在10 min后和24 h后保持测试中,学习型示范观察学习组和熟练型示范观察学习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迁移测试中,学习型示范观察学习组绩效显著好于熟练型示范观察学习组.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的观察学习和身体练习比例对不同年龄者追踪任务技能学习的影响.将受试(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各36名)随机分为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组、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组、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组,进行为期3天的计算机追踪任务学习.第3天学习结束后,对所有受试进行了即刻测试、24 h后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结果显示:1)高中生和大学生使用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的比例所获得的追踪任务技能学习效果好于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的比例和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的比例;2)小学生使用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的比例所获得的追踪任务技能学习效果好于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的比例和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的比例;3)在同一种观察学习和身体练习比例条件下,高中生和大学生追踪任务技能学习效果相同,但都好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观察使用计算机追踪任务探讨任务性质、观察学习和身体练习比例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72名受试划分为开放性任务学习组和封闭性任务学习组,然后再根据观察学习+身体练习比例将受试随机分为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组、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组、以及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组,进行为期3 d的计算机追踪任务学习。第3 d学习结束后,对所有受试进行即刻测试2、4 h后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结果显示:对于封闭性任务技能学习而言,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的比例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好于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的比例和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的比例;对于开放性任务技能学习而言,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的比例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好于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的比例;使用相同比例条件下,封闭性任务技能的学习效果好于开放性任务技能。  相似文献   

4.
观察和练习比例、任务复杂程度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的观察学习和身体练习比例及任务复杂程度对追踪任务技能学习的影响.将受试分为简单任务学习组和复杂任务学习组,然后再根据比例将受试随机分为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组、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组及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组,进行为期3 d的计算机追踪任务学习.结果显示:对复杂任务学习而言,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比例的学习效果较好;对于简单任务学习而言,3种观察学习和身体练习比例的学习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杨川川  景志强 《当代体育科技》2023,(36):178-181+186
该文对马约翰先生的体育的迁移价值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和总结,尝试从心理学的观察学习视角对体育教育中价值迁移的发生过程进行描述,观察学习的各个阶段与体育的价值迁移发展路径,从心理学角度重新理解和认识体育的价值迁移。试图通过抓住体育的迁移价值发生过程中的心理学特性,开辟体育教育的新思路,推动体育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发挥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动技术教学原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各类教材中有关运动技术教学原理的基础上,对运动技术教学原理进行了思考:运动技术教学原理应根据人类运动学习的特质、运动学习形成的阶段、综合国内外现有的学习理论进行构建:在运动技术形成的第1阶段主要呈现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在运动技术形成的第2阶段主要呈现条件反射理论、外在强化学习理论、自我强化学习理论和观察学习理论;在运动技术形成的第3阶段主要呈现顿悟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8.
队列队形是中小学体育必修内容,通过队列队形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将行进间队形变换用观察学习、参与实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搭建轻松愉快的活动平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体育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时间特点,阅读兴趣爱好特点及阅读的广泛特点等。并研究掌握学生阅读的需求及其变化,提出了问题与建议,以便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学生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体育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体育信息传播的效果与信息内容本身及其所借助的媒介等,与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影响跨栏跑学习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欠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单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修养欠佳;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水平的限制、学习动机不强;跨栏项目的难度特点等。并由此提出防治的策略和措施,旨在减轻或消除学习中的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的目标,并且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四个方面的理念,这些都对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教学方法是课堂的重点,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新教学大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体育生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身心特点参差不齐,致使大学体育运动员的违纪现象呈现一些新特点。产生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体育生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法纪和集体意识淡薄、对历史古训的错误理解、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学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等。本文针对不同情况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法,以促进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排球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是在遵守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体育参与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A student’s choice to engage in a learning task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stimuli and his or her perception of interest.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construct of situational interest (SI) has been used to interpret students’ motivation in task engagement. SI is assumed to be transitory, environmentally activated, and context specific. It has been conceptualized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with five dimensions: instant enjoyment, exploration intention, attention demand, novelty, and challenge. Few prior studies have compared SI between girls and boys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contexts, and these studies have offered contrasting findings. They were conducted in coeducational (coed) or single-sex contexts and used learning tasks centred on a variety of outcomes: technical or tactical skills,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Purpos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bate on single-sex and coed classes in P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single-sex and coed PE classes on students’ situational interest (SI) within learning tasks centred on technical skills. The researchers decided to study learning tasks centr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chnical skills, since these tasks are often used by teachers in PE.

Participant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77 Swis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ged 11–17 years (M?=?14.07, SD?=?1.41, 96 boys, 81 girls).

Data collection: Th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French 15-item SI Scale after practising a technical learning task in single-sex and coed PE contexts. The researchers chose five physical activities (i.e. athletics, basketball, dance, gymnastics, and volleyball), which are commonly taught in the state of Vaud (Switzerland) and provide a balance between masculine and feminine activities.

Data analysis: A two-way repeated-measures MANOVA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main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student sex and class sex composition on the five SI dimensions.

Findings: The results showed a main effect of class sex composition on student SI but no main effect of student sex and no interaction effect of student sex and class sex composition. More precisely, the scores for three SI dimensions (i.e. instant enjoyment, exploration intention, and attention demand) were higher in the coed context than in the single-sex context.

Conclusions: This study encourages teachers to propose coed PE classes to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when practising learning tasks centred on technical skills. This study offers supplementary evidence of the teacher’s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 SI. Beyond accounting for students’ dispositional factors (e.g. sex), PE teach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students’ SI in technical learning tasks through instructional choice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研究以132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传统体育课堂评价方式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方式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①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t=-3.14,p=0.02)和自我调节能力(t=-5.03,p=0.01)具有显著促进效应;②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基本心理需要的自主(t=-4.79,p=0.02)、能力(t=-8.77,p=0.01)和归属(t=-4.68,p=0.03)均具有显著影响效应;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参与及运动技能水平。因此,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及生活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针对体育院校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及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现阶段体育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的有效策略,探讨了体育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的推进机制,为推动体育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可分两类:一类是合于人性、造就全人,以人格完善和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价值观;二是以"有用性"、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为目的的价值观.教材建设要体现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的要求,内容选择要摒弃过多重复内容,在体现时代性的基础上,加入部分民族化、地域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运用过程评价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个体实际出发,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和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当前普通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体育课倦怠是指大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由于文化课学习压力、缺乏体育课学习兴趣、抑郁或兴趣转移以及重视不够等原因,而对体育课呈现出厌倦消极懈怠的态度和行为.体育课倦怠成因主要有:陈旧教育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影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增大、自我控制和学习动机.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改革体育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科学的自我调节和调整学习动机等方面对体育课倦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