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中(ADL)的应用.方法:将57例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前瞻性随机分成治疗组、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运动疗法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和自我随意锻炼,三组同时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应用简式Fugl-Meyer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定ADL.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内自身纵向比较采用重复性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组间横向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治疗组、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各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均显著(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较常规康复训练和自我随意锻炼均显著,对脑卒中恢复期的肢体瘫痪治疗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提供一种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有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受试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肌力训练,实验组则进行平衡训练,干预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一后足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通过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5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下肢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每次30min,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每次30min,每周6次,持续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Noraxon16导遥测肌电仪、F-JDC型多功能关节测量尺、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和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FMA-LE评分、BB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IEMG、髋关节和膝关节AROM、FMA-LE评分、BB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增加(p&l...  相似文献   

4.
振动训练结合运动提高脑卒中轻瘫患者上肢肌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进行振动训练和抗阻练习;B组和C组分别单纯进行振动训练和抗阻练习;D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每组10人。各组干预周期均为3个月,研究前后进行腕、肘屈伸肌力和肩外展肌力测试。结果四组患者上肢肌力均提高。其中,A组肌力提高最明显;B组和C组增加幅度相当;D组虽有提高,但与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振动训练结合运动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悬吊运动疗法对髂胫束摩擦综合征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测量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下肢功能评分指数(LEFS)、表面肌电(SEMG)和髂胫束(ITB)厚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悬吊运动疗法,可以进一步减轻髂胫束摩擦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并改善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悬吊下进阶式闭链运动训练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4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悬吊运动训练,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健、患侧平衡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健侧稳定指数中前、后轴、A2-A6轴的稳定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健侧各项稳定指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侧稳定指数中前、后轴的稳定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侧的各项稳定指数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下进阶式闭链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平衡能力,可以提高患者对关节位置的控制及运动感觉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运动疗法,探究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鞍山市长大医院康复科30例发病4-12周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后疗效对照,采用FMA运动功能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比较老年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达到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水中运动疗法和常规疗法的对比,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髌腱腱围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位髌腱腱围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水中运动.互作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更适合膑腱腱围炎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冰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29-30,44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 4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运动治疗组与对照组 ,早期运动治疗组 2 0例 ,在发病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 7天左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治疗 ;对照组 2 0例 ,在发病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 2 0天左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治疗。瘫痪肢体的肌力检查按LovettⅥ级分类法〔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 ,瘫痪肢体肌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且早期运动治疗组肌力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早期运动疗法是提高患者肌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功能障碍、躯干活动度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女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振动疗法,治疗时间持续12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汉密顿焦虑(HANA)量表评估心理变化,运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度。结果:2组治疗前VAS、ODI、HAMA评分和躯干屈伸活动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ODI、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干屈伸活动度均扩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缓解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焦虑,增加躯干屈伸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制约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康复以肢体功能恢复为主,躯干核心肌群功能训练容易被忽略,随着核心训练成为临床康复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研究证明其对脑卒中患者有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卒中患者核心肌群训练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训练机制、训练方法、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完善核心肌群训练的临床理论基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治疗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康复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模态功能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功能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45名FA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力量训练组(strengh training,ST组,n=22)和多模态功能训练组(multimodal function training,MFT组,n=23)。ST组常规力量训练,MFT组在常规力量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和姿势控制训练,康复训练共进行8周,2个训练周期。实验前后分别对2组实验对象患侧踝关节屈、伸、内翻和外翻肌群60°/s和180°/s等动向心收缩相对峰值力矩、本体感觉(踝关节屈、伸、内收和外翻运动感觉功能、腓骨肌反应时)和动态平衡能力(前方得分(A)、后内侧得分(PM)、后外侧得分(PL)和YBT-CS总得分)进行测试。结果:1)2组受试者患侧踝关节60°/s和180°/s等动向心踝关节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均显著大于实验前(P<0.05),且二者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后,ST组本体感觉功能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MFI组本体感觉各项指标均显著小于实验前(P<0.005,P<0.01,P<0.05),且均显著低于ST组(P<0.05);3)试验后,2组受试者动态平衡各指标均优于实验前(P<0.05,P<0.01),且MFI动态平衡各项指标均优于ST组(P>0.05)。结论:MFT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FAI患者肌力、本体感觉和动态平衡能力,且效果更优于ST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文献,选定与研究相符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选取国内实证类文献10篇,国外实证类文献6篇,共计16篇。了解治疗脑瘫患者的运动干预康复手段,分析其干预方法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一般采用核心稳定运动干预、抗阻训练、悬吊运动训练以及柔韧训练为主;国外采用向后行走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平衡训练等多种训练干预方式。国内外在对其进行运动干预之后,显示对脑瘫患者粗大功能、痉挛状况、步态步速行走能力以及肌肉肌张力、平衡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对脑瘫患者特殊的体质情况,借鉴先进干预手段以及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的治疗康复手段,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理,设计更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刺激肌肉的康复,改善脑瘫患者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超重肥胖老年人进行循环训练运动干预设计,探讨循环训练对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34名老年女性为受试者,分为超重组和对照组,均坚持12周循环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膝踝屈伸等速肌力、静动态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运动干预12周后,两组下肢膝踝屈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屈伸肌肌力比值和双侧肌力比值、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得分及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均有显著提高;且超重组的右膝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且对提高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伸肌肌力有更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不同保守疗法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膝关节MCL损伤的运动员共72例,随机分为电针+推拿组(对照组)、电针+推拿+康复训练组(实验组),每组36人,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不同组的运动员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76%和94%,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45),Lyshol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膝关节MCL损伤的疗效要优于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周围疼痛及膝关节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动康复训练对不同病程半月板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156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9例。采用系统运动康复训练进行术后干预,通过Lysholm疗效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表及疼痛VAS评分标准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规律的运动康复指导能够很好地帮助不同病程膝半月板损伤的术后人群恢复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游泳运动员在水槽中进行水感表型强化训练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将上海市14名一级男性游泳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每周安排3次水槽中的水感训练课,B组采用常规的泳池训练,保证两组的训练量一致,实验周期为20周。运用上海市游泳水槽系统的三线运动分析系统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与诊断,运用Tritonwear游泳运动表现分析系统对运动员训练前后50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50 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都较实验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A组的50 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相比较B组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后A组和B组队员的50 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水槽中水感表型的多种训练方法,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了改进,划水效果得到了提高,运动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对水感的定量研究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后期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2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采GMFM量表评定,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析、找出问题。采用WeeFIM量表对患儿的疗效进行评定。实验组以设计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平衡"性疗育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结果和结论:两组患儿入组时GMFM-88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9.56,P〈0.01。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作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