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但是,它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合理性与适切性需要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高等教育学学科立场和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学立场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应该坚持的一种思维、一种心态、一种气量、一种信仰。复杂性思维的复杂性、整体性、反思性、开放性四个特征给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高等教育学立场提出的基础。高等教育学立场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坚持本土立场、应对学科危机、完善学科理论、反思认知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特点及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与国外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只有立足于学科范式,才能获得有力支持。起初,高等教育学的内在建制并不完善,而社会发展又亟需高等教育研究的指导,为此学科只能走由外而内的学科建设之路。通过依附、借鉴及自主创新,学科在外在建制和内在建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高等教育学仍存在硕士生培养定位不清晰、理论未能有效指导实践、学科国际话语权弱等问题。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应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学科立场、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教育中的人:基于当代中国教育学立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中的人的认识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在此背景下,以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为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整体重建奠定价值基础,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这一立场是以学科理论来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象和问题,以期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它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是一种解释性的研究框架,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它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的是背景知识,是解释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存在着缺陷。因此需要转变立场,就是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即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中树立关注、关心和关爱的立场,建立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关心关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其存在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教育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生命的立场、生活的立场、实践的立场、伦理的立场、知识的立场等。也有学者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来讨论立场问题。通过对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讨论,以此来奠定教育学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学40年学术论文的实际数据表明,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近40年的知识生产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培养、扶植了一批高等教育学学科人才,并以其在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持续不断的"深耕"与"坚守"凝聚高等教育学研究力量;以潘懋元先生为"领头羊"的高等教育学高被引作者表征和引领高等教育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知识生产方向;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学》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撑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的大旗,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提供了知识论、方法论基础.高等教育学人需承前启后,不畏高等教育学研究人员成才的艰巨性,促进高等教育学前沿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对教育中的人的研究具有多种立场,但却存在教育学立场的缺失。当代中国教育学是在与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变革相互激荡中逐步成长的,目前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科立场意识。这使我们得以从教育学的立场思考教育中的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中国立场”、认识立场、方法论立场和价值立场来研究教育中的人,奠定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形态与教育实践形态整体重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其存在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教育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生命的立场、生活的立场、实践的立场、伦理的立场、知识的立场等。也有学者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来讨论立场问题。通过对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讨论,以此来奠定教育学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应着重探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学派的形成等问题,以推动高等教育学发展成为自立、自为、成熟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是关涉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学科的知识系统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性质的细密分析,来考量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具有的根本性质,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投资空前活跃,制定新的多边投资协议的动议被提上国际经济立法的议事日程。在这一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中国在多边投资协议谈判中的基本立场应以本国经济利益为归依。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性的基本理论以及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学科持续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等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全局上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走向 :在加强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 ;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让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又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求,还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彰显。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即通过知识论的追问以理清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脉络、回归学科起点以推进高等教育学元研究的开展、立足系统整体以处理好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即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促进作为“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躬行实践,促进作为“术”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在合理表述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即完善话语内涵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扩充话语外延以建设具有共同关怀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立足时代主题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主构建高等教育学话语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理论形态与理论本质上都表现出一种西方中心论的价值立场,中国环境伦理学在深刻揭露其理论本质的同时必须在价值立场上进行新的转向与重构,即中国的环境伦理学必需维护中国的环境权与发展权,这是历史与中国目前的现实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创者潘懋元教授十分关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辩证地看待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系,确立了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地位;积极倡导多学科研究方法,推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热情为分支学科的专著作序,鼓励学者进行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培养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骨干力量。分析潘懋元教授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正确认识分支学科与主干学科的关系,走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并重的道路,在发展中既要重视知识增长也要注重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和当代高等教育学领军人物,潘懋元教授的高等教育研究及其成果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界,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之所以具有如此力量,究其根源,就在于自始至终地秉持着本土化立场、实践化立场、平民化立场和科学化立场。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学作为应国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国家主义色彩。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制度化既规范了高等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也窒息了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当前在我国,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疏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象征性远大于实用性。为走出学科发展危机,高等教育学亟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和学术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学只有为改进人类的高等教育实践作出切实的贡献,才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陈晓明提出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有"中国立场"的说法细究起来是可疑的,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学的独特性,不能抹煞了更大的、更具普遍性的世界视角和文学尺度。历史合理性并不等于文学合理性。当代汉语写作有其独特性,但不能因此而拒绝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所已确立和达到的水准与高度,过分强调其不可比性和不可通约性实际上是一种心虚和逃避。"中国立场"的提法会将单纯的文学评价问题复杂化,带上不必要的政治及民族的情感色彩,评价当代中国文学,多些"文学立场",而少些混杂不清的"中国立场",显然将有益而无害。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以及学科评估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带来的影响,建立高等教育学学科为主的制度逻辑,以学科精神为逻辑起点,学科规范体系和学科物质体现为逻辑基础,学术交流制度为逻辑落脚点.在学科评估的价值旨归和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制度逻辑下,学科评估应注重评估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服务性;高等教育学学科在路径选择上应正确定位学科内涵,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形成自身学科文化,注重学科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