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用水测量时间》一课的辛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经历记录100毫升水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的关系?教材巾主要安排了3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古代的人们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的,  相似文献   

2.
"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换的方法,感受转换的思想方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知识,把课堂还给学生,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且能与普通计时法进行转换。
  2.让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陶弘景"自然漏刺"的构想是与当时最先进的漏刺--秤漏--相迥异的另类计时仪器设计思想,它是以自然流水为动力以达到"循环白转"、"无需守视"的一种机械运行计时仪器.类似于后世的轮漏,但时间却早了七八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5.
我的水钟     
本课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中的第四课。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两种水钟的构造,经历了滴漏实验的研究,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新的理解,具有制作水钟的欲望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制作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进行计时活动。  相似文献   

6.
《水钟》是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教学单元中《用水测量时间》、《做一只水钟》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重新设计的一个更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相对独立教学活动。现从三个方面对本课的实际教学活动给予介绍。一、引导学生意识到流水也可能制成计时仪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揭开活动序幕。师:在上一次制作蜡烛钟的活动里,同学们把一个原本普通的照明工具变成了一个可以计时的工具。今天老师想再提出几种自然事物,看看它们和燃烧的蜡烛有什么联系,行吗?生:行、师:流动的沙、流动的水、燃烧的蚊香这三种事物及…  相似文献   

7.
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互换的复习中,通过回顾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建立时间计算和想象钟面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外出探亲的情境中经历观察、记录、对比、分析等数学活动,发现数钟面、计算时间轴、分段转换计算等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慢,在低年级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克服慢的方法,通过竞技游戏、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让孩子体验速度快感,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24时计时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从而知道在整个“时间”的教学中把“24时计时法”放在教材的最后,足以证明它的重要和难度。计算经过时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几乎所有教过计算时间问题的教师都有过很多困惑,希望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时间的诀窍。  相似文献   

10.
谈计时作文做写课型设计安徽宿州十一中万韬计时作文,是我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二义:一、指教师计划安排作文知识系统和作文训练目标序列系统所需的总课时及时间分配;二、是让学生把每次实际完成作立所用的时间作以记录。该教法有十条教学原则:目...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一单元涉及24时计时法及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介绍它是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的一种计时制。教材把教学重点放在“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换算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宴际,学生难以体会两种计时法的优劣,感受不到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夏柒月 《留学生》2010,(7):44-45
手表是标准的计时工具,它让人联想到时间——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可如今,手表又不仅仅是个计时工具,它还是时尚和身份的象征。尤其对于男人而言.手表相当于饰品.如同女人的手镯—样。  相似文献   

13.
赵静 《教师》2014,(27):115-116
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一共有12大格、60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小时=60分钟。(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学生:1一组每人一页口算  相似文献   

14.
快读 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默读的适用性最强,因此,提高默读速度是重点。我们在限定的时间内,交给学生默读任务,然后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最后以其复述的准确程度和详尽情况来评定分数。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提出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外,我们还注意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并进行计时训练。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速读互检活动,一般是同桌学生甲读乙检、乙读甲检。举办小型的计时阅读比赛,也是一种激发学生速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有效办法。这种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我频繁出示本班学生的名字及他们某时刻在干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练习“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时,我继续呈现本班学生的名字及他们在某时刻相应地做什么,并要求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如:×××同学今天凌晨4:00梦见七颗龙珠。(4:00)×××同学今天早上7:20到校。(7:20)×××同学今天上午10:30出现头晕现象。(10:30)×××同学昨天14:00在上学路上看见两个小朋友打架。(下午2:00)×××同学下午5:35放学回到家。(17:35)××…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一单元涉及24时计时法及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介绍它是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的一种计时制。教材把教学重  相似文献   

17.
叶老强调 :“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 ,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要切实达到“大纲”规定的对高年级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的要求 ,并使学生畅游书海 ,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速读方法尤为重要。一、训练计时阅读 ,增强时间观念速读的基本训练方法是计时阅读训练。通过计时训练 ,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 ,让阅读成为一种快速度、高效率的摄取、筛选与储存知识信息的过程。训练前准备好阅读材料 ,待教师提出“开始阅读”某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要求后 ,学生开始阅读。同时 ,教师在黑板上随时记下开始阅…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间》中第三节的内容。本课通过一些可操作的活动、可感受的体验,引领学生充分展开对时间的感受和认识,并对计时器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器的发展史,逐步建  相似文献   

19.
卢梅 《考试周刊》2007,(36):88-89
时间无所不在,计时单位却比较抽象。小学生时间观念淡泊,数字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其真正理解"时间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9页例3。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跨24时的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学会计算跨24时的经过时间。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1.猜谜语:最短又最长、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2.导入揭题:时间是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要认识时间,巧妙地安排时间来学习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时计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24时计时法的应用)二、实践探究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汽车票、火车票、电影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