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考是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高考”、“高分”、“高价”这一“三高”现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3 X”高考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不仅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而且严重地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高教科目、内容的改革,必须同高考制度等的配套改革综合推进,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大氛围。  相似文献   

2.
高考录取制度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历来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也一直是社会民众和政府高层极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之一。随着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倾斜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日益凸显和加剧.高考录取成为饱受非议与批评且强烈要求改革的制度之一。总体而言,高考录取危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现象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北航南宁招生“丑闻”等高校招生腐败现象.这既与高考录取的制度性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考是中国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高考”、“高分”、“高价”这一“三高”现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3+X”高考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不仅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而且严重地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科目、内容的改革,必须同高考制度等的配套改革综合推进,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大氛围。  相似文献   

4.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实践等经济活动是密切相联系的,注重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学。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要求.考纲明确指出,高考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以现实问题为背景命制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植物的生理与作物的栽培管理”正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组织的一个专题.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高考的花样不断翻新,新名词不断出现,“3+X”、“3+综合”……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去年,又取消了对高考考生婚姻和年龄的限制;明年,考试日子将从延续了多年的“黑色7月”改到“绿色6月”。这些牵动着数万考生和数万家庭的信息,无时不在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4月25日高考报名日的到来,高考,这一每年一度的社会热点,其温度正在不断上升。日前,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就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对于高考时间调整的原因,瞿振元司长是这样解释的:高考时间调…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为我国中学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历来为社会所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而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加上“高考移民”“高考舞弊”等非正常现象的频频发生、媒体的炒作,使得高考备受关注,成为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高考及高考制度改革的一系列争论。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热点问题,每年党和国家都有新的方针政策出台。今年高考“三农”问题无疑仍是一个热点、重点。今年2月中央“一号件”的公布,使“三农”问题的复习“大有章可做”。笔认为在今年的复习中,“三农”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肖中荣 《化学教学》2006,(5):53-54,50
2005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故将社会热点问题揉进高考试题己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走向,那么,如何在习题教学中体现这一命题思想呢?先看看高考如何考查“苏丹红”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荣良 《新高考》2006,(7):17-18
2006高考大纲把物理学科的命题要求,由“……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修改为“……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进一步体现了高考“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导向作用,也预示着今年高考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试题比例会更高.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今后高考中以体育运动为背景命题的试题有可能增多,今例析部分体育运动类应用试题及其解题策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析高考制度改革的症因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考改革一直呼声不断。进入新世纪后的几年里,特别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改革更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纷纷举办有关高考向何处去的大讨论,有关专题研讨会层出不穷,专家学者莫衷一是。各种改革方案一个接一个出台,先是“综合能力考试”,“3+X方案”,“3+(文、理)综合”,“3+X+1”,  相似文献   

11.
综观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可谓异彩纷呈。在“语言表达运用”这一命题上,专家的“试验田”中出现了一个亮点和创新点:对联题。它是一道让考生既要锤炼语言基本功,又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大语文”题。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鲁晋豫冀皖赣六省卷24题)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全国人民能找到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我想“高考”应该是其中首选之一;如果我们不仅是关注每年参加高考的我们的子女,那么,你对“高考”还了解多少呢?你更想对“高考”了解什么呢?今年是恢复高考25周年。在我们民族挣脱禁锢的这25年来,一年一度的高考成了考生、家长、老师、社会每年一次聚焦的大事。从当年百万知青对恢复高考的欢欣鼓舞到今天把高考称为“黑色七月”的变化,让我们体会到多少欣慰与辛酸,多少感慨与感叹——。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一个真实的高考故事,是曾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一代人还记忆犹新的、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城市经济,一直是近几年来史学界倍加关注的问题,也是这几年高考复习的热点问题。在此,本人利用现行课本的一些知识点,将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做个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5.
李勇 《中国考试》2005,(5):6-10
高考命题是整个高考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考试题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考试的科学性、公平和公正性,影响高校选拔新生的质量.而且也影响着中学的教学,因为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中学教育一时尚无法改变。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长期以来,高考试题的质量一直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高考是中国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高考”、“高分”、“高价”这一“三高”现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3+X”高考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不仅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而且严重地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科目、内容的改革,必须同高考制度等的配套改革综合推进,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大氛围。  相似文献   

17.
高考是中国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高考”、“高分”、“高价”这一“三高”现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3+X”高考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不仅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而且严重地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科目、内容的改革,必须同高考制度等的配套改革综合推进,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大氛围。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新高考也着力体现这一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试卷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有的关注生活现象,有的关注生活用品(具),有的关注学生的娱乐活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高考中与生活相关的试题的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高考改革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都有着大量的讨论。在这些议题中,尤以江苏省公布的2008年高考改革初定方案最为“热门”,而在各种声音中又有一股声音特别地引人注意,那就是有好几位院士声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对立国之本的科学技术正面挑战的一种方案”,“这是一种对民族、对后人不负责的草案,一定要修改”,并且申明“坚决反对”(“中国新闻网”,2006年9月21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又到七月,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工作正在有序地展开。高考招生工作事关为高校选拔人才、为学生打通升学之路,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历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考招生工作的成功与否,一直是社会评价教育机构,乃至政府部门工作效能的一个焦点。为了做好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省教育厅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一切为了考生,一切为了群众”的理念,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高校招生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