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生命存在的现状。生命涵义的丰富性,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个性、探求与认识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以及实现天地人我和谐共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以自身教育、他人教育、自然教育和宇宙教育为内容的理论目标构建的基础上,学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采用阅读赏析、实践体验、随机通达等教学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在思考体味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关怀生命。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趣,但制度化的学校场域中却遮蔽了学生生命。班主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生命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叶茂 《今日教育》2005,(7):90-91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其内涵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使他们对自身有一定的认识,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对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互动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进而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近年来,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和最高教育目标,立足于“以人为本”,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以下,是我在学习、研讨生命教育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一个部分,通过生命教育、心理辅导工作及生命体验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珍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教育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和唯一性,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热爱自己生命和关爱他人生命的优良品质,随着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发展,现代部分学生存在着漠视生命甚至不断发生学生自杀或者因为各种私怨谋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因此,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并且不断创新其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就创新生命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喜爱生命与人生,珍惜生命与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所以实施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而且可以避免他们不爱惜生命、自我伤害等行为的发生。随着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消极因…  相似文献   

7.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在校园里根深蒂固,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生活、情感的困惑,一些学生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舍弃生命或者残害他人。这些悲剧的一幕幕上演。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基础教育中认识和理解生命本质的生物学教学,理应为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护航。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自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提出并实践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末,生命教育在我国部分省市也开始实验。生命教育的实践表明,生命教育不仅在消极的意义上可以避免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生命行为的发生,而且在积极的意义上可以使人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生命,养成关怀他人及周遭环境的情操,达成自我实现与人类关怀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定认识,珍惜和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从而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地发展。笔者在哲学与人生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旨在通过生命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使学生尊重生命、珍膳生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趣,但制度化的学校场域中却遮蔽了学生生命。班主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生命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在认识和思考生命的孕育、生命的成长、生命的关怀、生命的价值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生命有良好的认识和感悟,从而使学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关怀生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由是,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状态,丰富师生生命历程,激发师生生命潜力,促进师生生命成长,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趣,但制度化的学校场域中却遮蔽了学生生命.班主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生命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金楷博 《考试周刊》2014,(24):132-132
<正>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一、生物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庇护下,养成了只知道享受上一辈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却很少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习惯,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和青春期朦胧情感的困扰开始自暴自弃,甚至舍弃生命或残害他人,不尊重生  相似文献   

15.
笔者作为一个实践者也在尝试着将生命教育同一些边缘学科(心理辅导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事例向学生讲述生命于我们的伟大意义。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实的学校教育主要局限于让认知和理性取代了生命的存在,往往忽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导致部分学生对生命的不珍惜及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凸现出来,学校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文章从生命的阐释出发,具体分析生命德育视野中的我国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现生命本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应是教育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容应是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生存和死亡;生命教育的途径应是课堂与直观教育并重。  相似文献   

18.
陈苗 《广西教育》2011,(26):55-56
如今在校园不时有这样的事件发生,一些学生自暴自弃、离家出走,个别学生甚至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轻易舍弃生命或残害他人,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不幸。这些悲剧的出现,反映出学生在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上存在缺陷,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也说明当前学生缺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伦理的关怀,缺少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有关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与尊严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程度扭曲,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校园自杀和群体暴力等生命伤害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是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探索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明白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价值吻合。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体验中,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对生命的创造和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生命;丰富实践教育内涵,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生命;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知精神性生命是其基本方法,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是自我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立体式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