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而现实生活中各种限制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已屡见不鲜。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我国的反垄断立法迫在眉睫。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路应该是实行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结合,关注垄断状态,限制垄断行为。其规制范围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2.
传统垄断行为理论是以绝对垄断为假定前提,这与垄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有偏差,也给反垄断带来一些困惑。事实上垄断行为存在一系列约束机制,其约束力有强弱之分,内在约束机制较弱的垄断行为应当是反垄断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WTO协议中建立多边反垄断框架的理由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大宪章,对促进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反垄断要求同时对政府和私人经济主体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但目前的WTO协议对私人经济主体的垄断行为缺乏足够的规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应充分认识在WTO协议里建立多边反垄断框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反垄断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加快反垄断立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当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应该是行政垄断,但从长远来看,反垄断应是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并重.因此,研究反垄断问题,并制定我国反垄断的动态对策,对有效地反垄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有的垄断主要是行政性垄断,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性垄断开始在部分行业出现,并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走过了漫长的反垄断之路,反垄断工作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缺乏法律的依据,相当多的垄断行为并未得到有效制止。目前出现的几起跨国公司诉中国企业侵权案,更凸显了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不应由《反垄断法》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垄断是以公权力方式阻碍市场竞争的国家行为,是我国目前一种特有的现象,并有着思想、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它与经济垄断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导致的社会关系也非同一性质的法律调整对象,所以,传统的反垄断体制、方法和程序不可能消除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反垄断执法案件的不断增多,社会上对反垄断执法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出现反对反垄断法观点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真正界定反垄断规制的边界。因此,要想破除争议,应在充分认识反垄断规制的价值和严格反垄断执法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充分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的反垄断规制边界。应将具有协议垄断行为外表但不具有垄断实质的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大幅度提高垄断低价和经营者集中的规制起点;同时,对行政性权力涉入的垄断行为必须进一步强化规制力度,从而运用反垄断法让市场释放更多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制定《反垄断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我国垄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其具体规范。当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应是行政垄断以及部分自然垄断行业;但从长远来看,反垄断应以经济垄断为主,兼顾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垄断控制制度应采“行为主义为主,结构主义为辅”的原则。为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必须设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反垄断》司法解释,此解释为因垄断行为造成损害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法院起诉垄断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从垄断诉讼中垄断行为的隐秘性、国企垄断和行政垄断的结合等因素分析,即使垄断解释的出台垄断诉讼的胜诉率仍较低.可惜的是,中国的国情也使得反垄断行为进行得很艰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口垄断协议豁免制度虽然确立,但这种简单与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文章认为,应设置反垄断豁免的审批等程序规范,实行反垄断豁免的公示和监督制度,规定影响我国市场的外国出口垄断协议行为的调查和控制制度,明确出口垄断协议豁免行为的职能机构。  相似文献   

11.
反行政垄断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学界提出的反行政垄断措施存在诸多悖论,曩主要的是“自反”悖论与“自亡”悖论。从追究行政垄断形成之根由入手,对消解反行政垄断悖论之基本思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或行政人为达到一定目的或取得一定利益而实施的妨碍、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运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行政垄断不仅具有一般垄断的弊端,而且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危害性——政府寻租。鉴于此,应从反行政垄断、规制政府行为等方面,来防范政府寻租。  相似文献   

13.
略论我国公用企业的反垄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公用企业中的垄断特征及成因作了初步分析,也对我国公用企业中因存在自然垄断而造成的阻碍竞争、阻碍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第一系列危害性作了详细分析,明确了在我国公用企业中反垄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通过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及规范公用企业的市场行为等措施来完善反公用企业垄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行政垄断的非垄断性及其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垄断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政府以公权力形式阻碍竞争和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行政垄断形似垄断而非垄断,它和经济垄断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也非同一法律所能调整。用传统的反垄断方法、程序和体制不可能消除行政垄断这一痼疾,因而应当另寻他途。  相似文献   

15.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垄断是限制和禁止竞争的“绊脚石”,反垄断法则是一把维护公平竞争的“利剑”!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市场竞争常被扭曲。垄断现象日成气候,中国的市场经济已急需反垄断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反垄断法既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又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合并立法的形式,以行为性垄断为规制对象,将行政垄断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设立一个权威性的、独立的执法机构,从而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初创时期的反垄断法围绕“竞争理论”,将作为市场经济基石的竞争置于法律的强大保护之下,通过反对一切垄断来恢复市场发展的活力。反垄断法不再是要完全消除垄断,而是要控制垄断,要综合考量其对经济和竞争的影响,从而发挥反垄断法的双重功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18.
行政垄断是垄断行为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目的是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我国由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了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借鉴美、日国家关于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指出了我国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垄断,一般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其授权的组织凭借行政权力,排斥、限制、妨碍或消除市场竞争主体之间合法竞争的行为和因此而形成的状态.本文从行政垄断成因分析入手,探讨目前反行政垄断立法的不足,并从限制行政垄断权力、约束行政垄断行为、追究行政垄断责任、消除行政垄断后果等方面就如何完善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