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随着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正确的指导体育教学,就成为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当前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探究,力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大胆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实施,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高效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显现。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关于体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情况。旨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尽快地理解新课程,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应地拓展自身的能力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本文对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除了对全日制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改变以外。涉及广大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成人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而我国现阶段体育成人教育教学领域教学体系还很不完善,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成人教育存在的弊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和实质。积极探索新的体育成人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理解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陈述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和当前中学生的健康状况。文章结合一些理论观点,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有效的促进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中应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等。以期为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施好新课程标准,对基层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各中小学体育教师也以不同的实验成果来验证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根据我校实施学生体育兴趣选项教学后,学生的体质、心理、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在此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施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实施,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作为培养体育专业教师的主要基地一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系科,必须有与新体育课标准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为此本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自己一些看法和建议,供专业体育教学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蒙祖勤 《中学理科》2005,(10):84-84
田径教学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课程理念和口标体系下,在实施课程标准和达成课程目标中,给予了体育教师更大的思考空间和选择空间.如何使田径教学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是每个体育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根据住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的田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诠释,分析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之间的差距,阐述了面对新体育课程标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并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体育教学理念、调整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手段,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从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促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状况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浙江省部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影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为:学校对硬件设施(场地、器材等)的投入不够;各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度、认町度不高;中小学各级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从浙江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方法的掌握,要让学生能够愉悦地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过程,实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对新课程标准理解透彻,以便在新课程改革下更好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本文就针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3.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对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来说,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新纲要的顺利实施。一、部分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师则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但是,目前,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在偏僻的农村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师缺少自学自研,缺乏新课程专业引领,教学手段缺乏先进性,部分领导者素质较低。  相似文献   

14.
仲旭东 《考试周刊》2014,(1):125-125
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标准是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许多方面进行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但是,在看到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良性效果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本文从教学改革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技术教学、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河南省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体育课意识淡薄、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局限、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新课程标准自身缺陷及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是影响新课标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其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落实。为此,体育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重新认识与构建,需要用系统性、超前性的思维去分辨、拓展、定位、完善,以形成最佳能力结构,力争成为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体育教学大纲的新突破,许多观点和设想直击现行体育教学的弊端,可以说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荟萃,又是体育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进入一个新阶段。为此,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各方面因素,尝试提出了新的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办法,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原有体育课程框架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行为已与新的课程不相适应,而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体育教师角色转换、观念的改变,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相应的变革成为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本文在分析、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实现角色的转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在职的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未来的体育教师面临着挑战。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无论为他们今后更好、更快地适应体育教师工作岗位的要求,还是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衔接。衔接的措施主要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新理念对高等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新要求;调整和强化教育类课程设置,密切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微格教学,改革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增加教学技能培训课时和实效,注重运动技能向教学技能的转化;改革实习模式,延长实习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