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一道经典高考题的解析,阐述解生物学试题时要从整体上把握,通盘考虑,多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而不能仅拘泥于个别条件;还要找出题中的限定条件,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由条件概率的定义,推导出了一般的条件乘法公式和条件加法公式。  相似文献   

3.
条件是命题中的已知事项,结论是根据条件所推出的事项,多数推理的条件和结论都比较明确.但有些推理,如联言推理和选言推理.就不明确点明已知条件是什么,它们的条件是含而不露的,这种隐蔽在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4.
立案条件是立案阶段的核心问题,它不仅涉及立案标准的把握和追诉范围的确定,而且对立案阶段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也将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从分析现行立案条件的缺陷入手,找出现行立案条件在事实和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EXCEL电子表格中,经常要运用到条件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如:IF函数、COUNTIF函数、DCOUNT函数等等.这些函数在运用中最重要的就是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就常用条件函数中的条件进行了一些训析,以提高人们对条件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对于一道结构良好的试题,题设条件对解题来说应该具有充分性和必要性,然而随着试题自身的发展和人们理念的不断更新,题设条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题设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就没有以往那么严格,有所弱化,题目所给的条件比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可能多一些或少一些,即多余条件和缺少条件。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诉求,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让教育家办学得以真正实现,需要同时具备教育家办学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有足够的教育家是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内部条件,而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外部条件则是要为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的工作是:(1)给出了3阶矩阵稳定性的李森林条件与徐道义条件等价的证明。(2)给出了3阶矩阵李森林稳定性条件的一个新证明。  相似文献   

9.
条件特征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在随机变量Y=y的条件下,随机变量X的条件特征函数,并讨论了X的特征函数与条件特征函数的关系以及条件特征函数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一些条件不等式和一些非条件不等式可以转化成与"1"有关的条件不等式,现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三个擂台题化为与"1"有关的条件不等式来解答,体现"1"在解决问题对的妙用.  相似文献   

11.
国情研究与国情教育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国情涵义的界定及研究为国情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内容。国情教育也不是完全按照国情研究的成果进行教育,国情教育研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当国情教育内容与国情研究的客观实际不相符合时,国情教育就需要加以改进。国情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国情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人们对国情分析重要性、自觉性的认识,同时又可以使人们科学地认识国情。国情认识与国情教育的辩证关系,表明国情教育研究的开展必须依靠客观国情的考察,而客观国情的考察则更是要通过国情教育为民众所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半无界区域上带有第一,第二边界条件的热传导方程,前人已经用开拓法求解出它们的解的一般表达式。但第三边界问题,目前还没有现成的解的表达式;而动力学边界条件,国内外的书籍都甚少涉及。基于此,本论文尝试用开拓法求解第三边界和动力学边界问题的解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起因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只有""只要"意义的全面改动。针对"只有"是表必需条件还是唯一条件和"只要"是表充足条件还是必需条件两个问题展开论证。通过建立逻辑、事实和语法相结合的论证体系,以语法结构能否正确反映逻辑和事实为检验手段,最终将"只有"的语法意义确定为"表示唯一的条件",将"只要"的语法意义确定为"表示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即关于法律的信仰或法律领域中的信仰,指人们对某种在其看来具有普遍价值的法律观念抱有深刻信任的情感状态。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我国法治建设的困境首先表现为法律信仰缺失。法律自身的公平正义、自由人权、效率利益和保障救济特性是它成其为信仰对象的基础,法律信仰的形成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世界历史”并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时代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这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条件。深入分析这两大历史条件,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若干启示,更好地坚持好发展这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讨论对左(右)理想满足半极大条件的环与对零因子满足极大条件的环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抢夺,诈骗,侵占等非法取得他人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还是成立条件,对定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现行的刑法中的取得罪大多都没有规定要以“非法占有目的”作为构成要件,刑法理讹介也尚有刍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认识“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并结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引入了条件Hessian的概念,并用条件Hessian详细讨论了条件极值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运用第二分解定理求解了双解析函数的Hasemann边界条件和Riemann边界条件的混合边值问题,给  相似文献   

20.
这里从语言和逻辑结合的视角,通过与“只有”的对比,探讨了连词“只要”的表义功能。根据它联结对象的不同,划分出两个语用层面,即客观事物关系层面和主观构造事物关系层面。“只要”在不同层面的表义功能并不相同,在前一个层面中既可表充分条件,也可表充分必要条件,在后一层面中只能表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就部分专业的一些不同观点和用例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