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国内图书馆逾期罚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保证大多数读者利益"为由而实施逾期罚款做法不当,同时,提出针对借书逾期控制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随着资源建设和流通服务的变革,国内部分图书馆对逾期罚款制度进行的革新引发争议。逾期罚款制度下读者的借阅和逾期行为究竟呈现何种特点、制度如何改革应该从实际借阅数据着手进行分析。[方法/过程]通过抓取图书馆逾期读者的借阅数据进行人工标引,分析目前仍旧采用逾期罚款制度的情况下读者逾期行为特点,根据提取的特征指标刻画逾期读者的类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结论]高频率逾期读者的逾期行为主要由于多册次、长时间、反复逾期导致,并且有连续多次逾期记录的会加重逾期行为。逾期罚款制度在具体情境下所起到的作用和约束力是存在差异的,基于用户借阅数据制定适合国内图书馆用户的政策,利用新技术提供更加完善的借阅服务将会有利于缓解读者的逾期行为。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中山大学图书馆近年来采取的三种还书逾期处理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还书逾期罚款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对还书逾期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效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分析手机图书馆短信相关服务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启用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的短信通知服务和短信续借服务的215位有效读者的借阅信息作为研究样本,借助单纯判断和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研究样本在启用手机短信服务前后的图书借阅总数、逾期次数、逾期罚款总金额、每次罚款金额和逾期比率等统计比较指标,并给出研究结论:手机短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的逾期概率,减少了逾期罚款额度,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品质,提高了读者的借阅需求。  相似文献   

5.
从用益权谈高校图书馆用户违约处理方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桦 《图书馆杂志》2004,23(9):47-50
高等学校是事业单位法人,图书馆是其隶属的一个部门。学生利用图书馆藏书是学生和学校之间合同关系的应有之义。逾期还书罚款的法律根据不足,应改为违约金,丢书赔款方法和标准应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同的图书赔偿额要有区别,以体现合理、等价有偿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6.
读者借书逾期不还,是每个图书馆感到棘手的问题.好书在少数读者中长期滞留,不能回到图书馆进行正常流通,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甚至永远回不来.这不仅降低了馆藏图书的流通率和利用率,而且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侵犯了广大读者的借阅权利.虽然大多数图书馆都制定了借书逾期罚款的制度,但效果不佳.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图书不能按时归还,除个别情况外,一般并非读者有意拖欠,而是有着主客观上各方面的因素.图书馆应认真分析图书逾期不还的各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关于高校图书馆罚款法律依据的主要观点,包括将高校图书馆视为授权行政主体、非授权行政主体、公务法人主体、服务收费主体4种观点;认为把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更加合理,因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高校图书馆对逾期问题处理的困境;并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就高校图书馆对逾期违约金的收取和管理的规范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公共图书馆逾期罚款之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共图书馆和读者的法律关系及逾期罚款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公共图书馆逾期罚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公共图书馆一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的“图书馆五原则”,检视加拿大公共图书馆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并以多伦多公共图书馆流通领域为例,介绍图书经费的来源、热门书籍的确定、逾期图书的罚款处理、馆际互借的操作流程和图书馆员工如何想方设法向成年人、老人和儿童提供精湛和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付立宏  丁娜 《图书馆》2012,(5):96-98
港澳台高校图书馆用户逾期行为可分为借出逾期行为和归还逾期行为。逾期行为类型不同,其处理政策也不同。条款清晰具体、蕴含人文关怀和培养诚信意识是港澳台高校图书馆用户逾期处理政策的亮点;但在保护图书馆用户的平等权利、基于图书馆根本属性来制定用户逾期行为处理政策方面,还大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还书逾期现象,即超期罚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图书逾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避免超期行为的发生,保障读者权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校图书馆逾期图书控管模式,有助于解决图书逾期问题,促进图书资源的流通与共享.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逾期图书为研究样本,简要分析了图书逾期的特征和原因,重点探讨了逾期图书控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与读者的法律关系、图书馆规章的特性等方面的论述,逐步探讨了图书馆规章中有关“罚款”规定的违法性,以及图书馆追究读者违约责任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图书馆规章中有关“罚款”规定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罚款是保障读者权益的必要手段,但图书馆滥用罚款权会侵害读者的合法权益.图书馆法应当赋予图书馆罚款权,从法律上予以规范和限制,使图书馆罚款法制化,以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统计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一个自然年度的逾期图书可以发现,图书逾期出现的高峰是在6月和12月,I、J、H、T类图书逾期数量最高,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逾期最多。图书逾期的原因主要是读者喜爱和需求而导致的。在图书采访、馆藏建设中,逾期数量高的图书类目及其出版机构应该引起图书馆重视。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罚款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标龙 《图书馆论坛》2008,28(2):164-166
图书馆罚款具有合理性,是图书管理的必要手段,但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图书馆罚款没有法律依据,不具有合法性.在图书馆罚款中,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不是合同关系,而是一种管理关系,因此,不能把罚款改为违约技金.我国法律应当赋予图书馆罚款权.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罚款"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民事合同关系。图书馆作为民事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 ,有权在读者违约时向其收取“罚款”。图书馆收取的“罚款”是违约金。《民法通则》、《合同法》及图书馆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为图书馆收取“罚款”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流通工作在计算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从漏借漏还、张冠李戴、逾期罚款、馆藏信息与实际状况等四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处罚权——兼与程愚、邓友诚老师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琴 《图书馆》2008,(1):45-46
在中国,罚款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因此,图书馆不能成为罚款的主体.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形成的是合同关系.因此,有关图书馆规章制度中规定的"罚款"的性质是"违约金".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与大学生读者权利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准在馆内吃东西;不准穿拖鞋者入馆;不得抢占座位和喧哗;因读者身份不同而规定的借阅权限;借书逾期罚款、丢书加倍赔偿;常量采编与大学生读者大量需求某类书刊的矛盾等6个方面。这些冲突的原因是以管理者为中心,将"重藏轻用"思想根植在制度之中。文章指出要以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来修正高校图书馆制度中的不合理规定,为制度变革注入公平、自由、宽容、民主与服务等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