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恩斯坦的“分类-架构”教学关系理论从知识和权力两个维度探索教学活动的实质性问题。分类是指不同知识之间界限维持的程度,亦即不同知识内容之间交叉融合的可能性;架构指师生对知识传递与接受的选择、组织、进度与时程的控制,反映了教学关系的权力结构。这一概念框架抓住了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由教学关系在分类和架构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所决定的。本研究论证了“分类-架构”框架解释大学本科教学的合理性,将分类和架构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操作化定义,并使用定量方法对该概念框架在中国本科教育场景中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于加深对大学教学活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是芬兰儿童早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教学理论构建和实践层面都充分地体现了伯恩斯坦教育理论中“隐式教学”的属性,体现出“弱分类”和“弱架构”的特征。芬兰儿童早期科学教育改革在课程内容、师生关系以及评价等方面呈现出了独特的形态,可对我国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和教学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3.
“知识领域分类”是教学设计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际上近50年来对知识领域分类的探索已形成诸多经典研究成果,如加涅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布卢姆的6层次认知目标分类、梅里尔的学业水平与内容类别二维分类等。然而,这些知识领域分类框架在指导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上仍然面临一些瓶颈。为此,在综合吸收和借鉴已有知识分类框架、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将知识领域划分为“是什么知识”“如何做知识”和“为什么知识”3种类型,具体再细分为事实、概念、程序(规则/步骤)、原理、策略和动力6种知识。其中,事实和概念属于“是什么知识”,程序/规则/步骤属于“如何做知识”,原理、策略和动力属于“为什么知识”。由此形成的学习过程循环可表征为“(动力与策略)+事实—概念—程序—原理+(动力与策略)”。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就是要将事实教学为主转向概念教学为主,然后再进阶到程序教学、原理教学、策略教学,同时确保有动力成分。对知识领域分类的探讨有助于教师明了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在课堂上实现减负提质,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与评估方式,以及促进其完善最重要的教育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性教育理念是芬兰国家课程标准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文章以芬兰《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和《2019年普通高中国家核心课程》两份文本为分析对象,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维度,对芬兰可持续性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内容与路径进行研究,发现芬兰可持续性教育与课程的融合可概括为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课程理念上将可持续性理念纳入课程基本目标和价值观;课程目标上将可持续性素养融入中小学核心素养框架;课程设置上分为独立路径、融合路径与混合路径三种形式;课程实施中引入现象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上将可持续性教育纳入课程标准总体评价与学科评价范畴。这对明晰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课程的实践进路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容易理解的,把知识分为现象知识、概念知识和原理知识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这两种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而且根据分类的标准,这些知识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可以作为不同的知识类别而存在。但是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或者无意识的知识和言述性的知识就很“玄妙”了。正是这种“玄妙”引起了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科教学是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高质量的全科教师由综合性大学培养。通过对芬兰八所综合性大学的全科教师培养方案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芬兰教师教育旨在培养融教师、研究者和社会人角色于一身的“整全教育者”,发展教师汇教学素养、科学素养和公民素养于一体的复合型素养。这呼应了通过教育达到“完整人格发展”的“教化”育人理念。芬兰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了跨学科教学、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跨学科教学旨在跨越学科边界以整合多维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旨在拓展心智边界发展认知、思维和视野;通识教育旨在突破自我的边界以唤起丰沛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打通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壁垒,三者交互联动培养具有复合型素养的“整全教育者”。  相似文献   

7.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区别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引导教学能力生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本文聚焦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从学生、教学、课程及教师四个维度,构建了该课程教师PCK的要素框架:理解学生的知识、教学方法策略、情景知识、课程知识以及教师的自我认知。本文旨在通过该框架,剖析医学院校英语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现“两融合”与“两创新”。  相似文献   

8.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重要主题,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是行动前对于“做什么”的构思,且构思的内容清晰。基于问题、现实与发展的要求,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基础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通过回顾与慎思,重新认识课程的主体、知识、目标与形态问题:①课程主体意向性,“一体双元”——“人”作为课程主体的主要元素,知识作为课程主体的次要元素;②课程知识意向性,涉及知识的价值、教学实现、组织与评价;③课程目标意向性,从知识立意转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社会要求与数学价值三个课程目标维度;④课程形态意向性,课程形态要基于核心知识课程主线,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课程时态,做好数学与专业融合,以及做好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9.
五、课程组织与意识形态渗透 已选定的各种知识如何进入教材和课程?这反映了教材与课程的组织和内容表达形式。伯恩斯坦用分类(classification)和框架(frame)的概念来分析权力与课程知识组织的关系。分类指内容之间界限维持的程度,涉及到内容之间差异的性质;框架指教学关系中,可能被传递的知识和不能被传递的知识之间界限的明显度。他认为,权力维持着“分类”,并通过不同强度的“框架”而实现;“框架”则调节着相互作用,即社会化的形式。伯恩斯坦运用“分类”与  相似文献   

10.
芬兰因其高质量的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现象教学”的提出使其成为教育改革领域关注的焦点国家。地理学科是芬兰科学领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从分析“现象教学”模式下的芬兰地理课程改革入手,从地理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芬兰“现象教学”模式下的地理课程呈现出跨学科性和衔接性强的优势,我国在地理课程改革方面应该注重加强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和不同阶段地理教育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建设“金课”的背景下,针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OBE理念下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提出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知识体系,以逆向设计思路为抓手,构建“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化学教学设计框架,确保目标、教学、评价三者高度融合,践行OBE倡导的“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成为语教学研究的热点,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之后,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素养的整体提高。”较早提出语教学目标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荣生博士.他在2001年12月发表于《教育探索》的《论语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分析语课程与教学目标,在我国主要有三种框架.一是借用我国传统的章评价“与道”的对举法.引申为“人性”与“工具性”:二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建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三足鼎立的目标体系:三是沿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切分为态度、技能与知识三个领域。王荣生认为.作为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能否成为有效途径.可用三个标准来衡量:清晰的概念内涵:框架的中义性和框架的解释力。依照这三个标准.上述三种框架都有较大局限性.他提议分析语教学的框架由同一级别的平摊分割模式改为两个级别的层叠蕴涵模式.自此拉开了语教学目标研究的序幕。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很多。关于语教学目标研究在数量上大丰收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两邻”理念是社区教育新的出发点,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核心,也要融入“两邻”理念的内容。从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来看,“两邻”理念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具备优化基层治理和推动社区邻里和谐互助的双重价值。从具体路径来看“,两邻”理念与社区教育的融合要按照确立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这三个阶段进行,实现“两邻”理念与社区教育课程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既是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也是形塑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情怀和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课程。基于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建立了“价值”“内容”“方法”“结果”等四重维度,分析了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框架和思路。在价值维度上,课程目标的拟定要围绕“四个参考点”形成“三大目标”;在内容维度上,课程思政素材的发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脉根基,以“四个聚焦”为途径导向;在方法维度上,素材的组织遵循“三个标准”,着力建构“点—线—面—体”的基本架构;在结果维度上,秉持分类、分层、形成性评价理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文章丰富了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成果,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专—创—劳”融合课程是由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互嵌融合形成的一类课程,具有面向全体学生、面向职业世界、动态协调性等三重特性。“专—创—劳”融合课程有助于激发高等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加强知识世界与工作世界的高质量联通,促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从融合课程实现的内在依据看,本土化的制度设计、相通性的目标体系、互依性的内容结构和关联性的实践途径为“专—创—劳”融合课程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向度看,目标、内容、师资等关键要素的链接构成融合课程的基本架构,多层面实践基地衔接是融合课程实践的载体,多主体参与和协同合作是融合课程可持续运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热现象”下的“冷思考”,提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彰显思政教育本质的时代性、遵循育人客观规律的实践性。回归本源探究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其培养目标体现“红”与“专”的共轭,课程内容彰显“智”与“志”的耦合,教学手段突出“鱼”与“渔”的调谐,授课模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加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真正把握其价值范式和内涵理路,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内涵与育人元素、统筹推进与彰显特色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基于“三个理解”,不仅要理解知识的数学本质,更要体现知识的深层的教育价值。“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在学生掌握圆周角概念及其定理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渗透和提炼一般与特殊、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这是教育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计划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已成为推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大量师范院校仍主要以“微格教室”作为教师教育实验课程场所,存在设备陈旧、反馈滞后等问题。为突破这一局限,本研究提出“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概念及其数智高效、虚实共生、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等特征;基于教师教育理论与系统设计理论阐述了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原则,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三个向度建构了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框架。本研究立足教师教育的育人立场,围绕师范生主体、教学反思、课程推衍、循证探究等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加快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性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的话语体系里,最为普通和常见的“教学”一词被“课程实施”所取代。在很多人眼里,“课程实施”似乎更具有理论的意味,更具有革命性,而“教学”一词未免太“大众化”“经验化”。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玩弄概念的游戏,但从深层次上看,却有着不同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判断。课程这个概念,无论从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抑或后现代来看,较之于教育与教学这两个平实的概念,都指向教育或教学中的“物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内生-体现”式课程思政是破解思政课程实然问题,建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三个层级螺旋上升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内生-体现”式课程思政基于“教育性教学”理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内在融合,重在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思政教育活动预设、思政教育生成处理、思政教育评价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