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对其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进行全流程解构,研究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明晰弱关系社交媒体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流程、内在机理、发生规律,对相关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优化策略。[方法/过程]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结合相关文献构建模型;采用移动经验取样法获取抖音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原始数据;利用PLS-SEM对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揭示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效应。[结果/结论]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表现为“中辍—再次采纳—(中辍—再次采纳—……)中辍”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感知成本、系统质量、群体规范刺激用户产生中辍意向,进而产生中辍行为;社交需求、感知愉悦性、转换障碍、群体规范刺激用户产生再次采纳意向,进而产生再次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2.
短视频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探讨沉浸式用户体验与短视频平台个性化推荐.结合抖音案例,从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忠诚度,创新营销方式等方面提出营销推广策略,为短视频企业打造核心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以抖音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在突发事件中短视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交互环境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抖音用户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交互体验。[方法/过程]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突发事件抖音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预期、抖音平台质量、信息交互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对抖音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抖音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4,(10):111-116
针对改善电子商务网站中不适宜的在线客服弹出窗口对用户行为的持续性干扰问题,基于心理抗拒理论构建了影响用户对在线客服弹出窗口产生心理抗拒与接受意愿的研究模型。通过情景实验方式收集了472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在线客服弹出窗口的接受意愿与其心理抗拒情绪有关,而后者又会受到干扰成本、控制感知和信息源知名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以期提升短视频用户的偶遇信息分享意愿,提高短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短视频用户深度访谈后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阐释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关系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特质、动机驱动、信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平台因素,并构建出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6.
刘迪  罗小锋 《资源科学》2022,44(9):1879-1890
信息化背景下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APP(手机应用软件)快速普及应用为数字农技推广提供新途径。以湖北省和河南省770份水稻和小麦种植户样本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概率模型验证了短视频APP使用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发现:①37.78%的样本农户使用抖音、快手和西瓜等自媒体短视频APP查询浏览过绿色防控技术信息。影响农户使用短视频APP的因素主要有受访者年龄、教育年限、兼业状态、家庭收入和公职身份。②农户使用短视频APP可以显著提升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概率9.0%~10.4%。且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样本调整检验法和安慰剂检验法等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③研究进一步发现,短视频APP使用主要通过提升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易用性感知,进而促进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要善于利用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APP搭建数字农技推广服务平台,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能手参与绿色防控技术的分享与传播。并通过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力量来助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个性化推荐在促进信息系统使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过度的个性化推荐也会造成用户的隐私忧虑以致降低使用意愿。短视频情境下,个性化推荐与使用意愿之间的具体关系目前还不清楚。[方法/过程]基于隐私计算理论,探索短视频个性化推荐与用户使用意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划分短视频类型并选取实用型短视频、享乐型短视频和隐私关注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应用Stata软件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个性化推荐与短视频使用意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隐私关注对倒U形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短视频对倒U形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且仅有实用型短视频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科普的又一媒介。该文首先介绍利用抖音平台进行科普的优势,指出抖音平台科普视频现存的问题,提出抖音平台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及传播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移动学习用户隐私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提高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和对隐私信息的控制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隐私信息披露文献的查阅,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收益性、移动学习用户社会影响、隐私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移动学习便利性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正向影响,而感知移动学习风险性则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负向影响。本研究能够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商更好地收集信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局限]研究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窄,对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探讨抖音短视频内容的营销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性,观察整个短视频行业发展的状态,探析平台目前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从移动短视频内容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发现移动短视频领域营销的规律和特点,再通过对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分析,剖析用户通过创作短视频内容而获得的营销价值,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变现方式,继而探讨目前抖音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本文从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信息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采纳意向在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信息质量及主观规范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均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张敏  龙贝妮  刘盈  张艳 《现代情报》2009,40(3):65-73
[目的/意义] 探究短视频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了解当前短视频APP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该领域公共治理的视角,为短视频产品设计者、运营者、短视频APP监管者提供具有可供参考的建议。[方法/过程] 抓取"抖音"用户的在线评论文本,并以此为数据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3个过程提取概念和范畴,进而构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 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作用于用户并使用户形成不同的情感反馈,进而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此外,由个体特征、使用习惯和使用动机构成的信息人因素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起调节作用。因此,为确保我国短视频APP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短视频产品设计者、运营者、短视频APP监管者必须立足当下我国国情来完善其管理、运营及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用户和非用户政府信息网络渠道获取态度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两者的使用意愿特点,以期改善政府信息服务质量。立足促成因素、约束因素维度,构建了用户和非用户政府信息网络渠道获取态度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技术-结构方程建模(Partial Least Squar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行为控制对非用户和用户的政府信息网络渠道获取态度都有很强的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在促进公众初始采纳阶段的影响较显著,在持续使用阶段影响减弱;主观规范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较显著的影响,对促进非用户的初始采纳意愿影响不大;抵制变化对初始采纳意愿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移动商务特征的视角,结合感知风险和感知费用,构建了移动购物用户采纳研究模型,分析影响用户移动购物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移动商务三个显著特征感知无处不在、感知个性化和感知情境提供以及感知风险对用户移动购物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据此为移动购物服务商提出了提升用户采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讨大学生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采纳行为的驱动因素,对提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健康信念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建立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社交满足需求、学习满足需求、感知健康威胁、感知健康期望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论据质量、来源可信度、短视频私欲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图书馆是新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信息服务的应用平台,近年来其呼声热度很高,但仍然面临用户采纳率不理想的局面,为解决此现实问题,分析和挖掘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解释和预测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整合UTAUT和TTF模型的基础上,从用户感知和任务/技术的双重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结果方程模型探究各个因素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个体创新和感知信任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文对移动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宁  安璐 《情报科学》2022,40(3):159-165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是群体智慧的涌现形式之一,探究不同平台的网络舆情信息所蕴含的群体智慧,对 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抖音短视频为数据源,基 于ELECTRA和REDP方法分别对舆情文本信息进行实体抽取与关系抽取,分别构建微博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网 络舆情知识图谱,并对各网络舆情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与短视频平台的舆情 信息通常会涉及相同的主流内容,同时各平台也存在不同的衍生内容。在信息内容方面,新浪微博平台的舆情信 息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在知识的贡献与获取方面,新浪微博平台的用户更加偏向于参与舆情话题的 讨论,主动贡献知识。在知识图谱构建方面,短视频平台舆情内容中的知识实体同时出现的联合概率较高,更容易 形成知识三元组,舆情知识也更加聚焦。【创新/局限】本研究分别构建了新浪微博与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舆情知识图 谱,并对各平台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将对各平台知识图谱差异性的产生过程与原因进 行更加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18.
魏华  高劲松  万辉 《情报科学》2020,38(5):161-168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索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在线评论的商业价值、促进绿色产品的消费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TAM和ELM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环境因素和消费者个体特质因素,构建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评论质量和社会影响均对感知评论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评论源可信度与感知评论有用性的关系不显著,感知评论有用性和社会影响又对评论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产品卷入度会调节消费者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而专业知识未能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用户利用在线医评信息是网络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探索医评信息特征如何影响用户采纳行为有助于促进在线医疗平台的优化和服务发展。[方法/过程]基于ELM模型和信任转移理论,采用2*2*2的组间实验设计方法开展情景决策实验,收集有效问卷539份,并利用Smart PLS开展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结论]事实型(vs抽象型)评论和真实姓*(vs昵称)的评论人标识可以提升感知内容客观性和具体评论人可信度,并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评论的有用性感知和后续采纳意愿。对网站的信任可以通过一般评论人群体信任向具体评论人信任进行转移。用户性别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特征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评论特征对用户认知及后续采纳的影响。研究提出的措施可以帮助在线医疗平台优化设计以促进用户对医评信息的采纳利用。  相似文献   

20.
师斌  李凯  严建援 《科研管理》2018,39(4):64-73
随着LBS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LBS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用户认知过程引发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重视。然而,以往研究缺乏对其中个人隐私问题的有效关注。本研究以公平理论和价值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个人隐私信息视角出发,探索LBS特性对用户使用意向的作用机制,构建LBS用户使用意向的认知过程模型,并利用264份有效问卷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LBS平台的个性化和互动促进特征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都有正向提升作用;其次,互动促进会增加用户的隐私关注,而隐私政策会减少用户的隐私关注;最后,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正向提升其感知价值,进而增加LBS使用意向,而用户的隐私关注会降低其感知价值,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