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3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出版了<我们仨>后,依然深居简出,每天在三里河南沙沟的寓所里看书写字.只是在傍晚时分,才由一个孙女辈的保姆陪着,到外面散散步.2004年是<堂吉诃德>问世400周年,同时,包括<堂吉诃德>中译本在内的<杨绛文集>也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4月下旬同广大读者见面.我作为责任编辑,在工作中有幸与杨绛先生有所接触.众所周知,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一贯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杨绛文集>即将出版了,我们希望她能出席该书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但她平静地说:"没有必要嘛,我是一滴水,不是肥皂沫,吹不成气泡的."然而,当我提出要登门拜访,请她谈谈<堂吉诃德>时,她却没有拒绝.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漓江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一套文集,共八本。我非常感谢漓江出版社的李朝晖先生和郭金珠老师,他们为这套文集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我的感激之情远不是一个"谢"字能够表达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既然是"文集",顾名思义,就是把以前的"文""集"起来,自然就包括了以前已经散见于一些旧作的文字;但是,更多的是没有发表过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庆先生的文集出版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同时也多少有些意外:一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能够出版文集,无论其学问如何,这在当今又能有多少人呢?二是在我的印象中,张先生  相似文献   

4.
朱平珍先生的新著《文艺与教育的交响》出版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无疑是值得祝贺的。这部20万字的文集是她从教二十余年来写作、科研成果的一个总汇式展览。在内容编排上,著者将文集一分为三:“散文创作编”(50篇)、“教育探讨编”(8篇)、“文学研究编”(25篇)。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元洛先生站在知人论世的立场为该书作了长序《三星在天》,采用的是与内容编排相吻合的解读次序,为读者走进文集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阅读范式。 通览全书,发现这是一份以忆念、写真、思考为话语基调,用知识女性细腻敏感的艺术心灵感知到的存在。她没…  相似文献   

5.
在戴厚英女士遇害两周年之际,一部较为完备的《戴厚英文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厚英女士是安徽颍上县南照人,和我的故乡蒙城县同属现在的阜阳市(原阜阳地区)管辖。同乡人有幸责编同乡著名作家的书,又由家乡的出版社出版,确实是种天赐的巧合。然而,在细品这种巧合之余,更多的是道不出的悲凉,心绪难平!因为厚英女士不应该走得那样早!若不遇此不测,在创作上已经走向成熟的她,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她的文集也不会是现在的八卷,许是十卷,十几卷……在此种心绪下编辑厚英女士的文集,自然会产生不少想法。萧乾先生称戴厚英是“一位诚实…  相似文献   

6.
谢重光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6):F0003-F0003
蒋维锬先生的新著《妈祖研究文集》,最近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并在莆田学院举行了首发式。笔者获赠新著,披览之后,觉得此《文集》集先生30年研究妈祖文化之大成,不但体现了当今妈祖研究的最新成就,还清晰展现了先生为人为学的轨迹。下面试就《文集》的主要成就及治学特点,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4月 1 7日 ,《胡克英教育文集》出版学术座谈会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 ,来自所内外的专家学者、胡克英先生的亲属及生前友好约 5 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胡克英先生生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学分支学科副主编 ,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编委、顾问。《胡克英教育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编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文集…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继2006年出版《李银河自选集》之后,于2009年又隆重推出了《李银河文集》(1-10卷)。李银河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她的许多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德熙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文集》(以下简称《文集》,1999年9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出版,对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集》共5卷,收入4部专著和90余篇论文,囊括了朱先生毕生研究的主要成果,备受学者的青睐。遗憾的是,《文集》在编辑方面却存有个别疏忽和失误。下面就这些疏失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正>“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是恩师王炳照先生在22年前《写在陈元晖先生〈中国教育学史遗稿〉出版之前》一文的主标题,现作为这篇书评的主标题,是想表达两个方面的情结。一是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情结。正如王炳照先生将自己的文集同样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中国当代教育论丛”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时所言:“将文集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实际上是我的老师陈元晖先生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当萧士栋先生逝世一周年时,我们编辑出版了选集性的<萧士栋语文教育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9月出版);2009年,当他廿年忌辰暨八十诞辰之际,我们又编辑出版全集性的<萧士栋文集>和<捧着一颗心来--忆萧士栋先生>三卷本(中州古籍出版社4月出版).这不但是亲朋戚友对仙去英灵的缅怀追念,而且是学界同仁对先贤业绩的继承发展,更是中原人民对文化名流的彰显弘扬.  相似文献   

12.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孙世梅老师是我的徒弟。2008年10月,欣闻世梅在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特等奖;月底,她的40万字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由长春出版社出版。作为她的师傅,我备感欣慰,不禁回忆起和她的“三面”之交。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收到21世纪出 版社《刘佛年先生纪念文集》筹备组的约稿信,要我为文集撰稿。读着信,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眼。佛年先生慈祥的面容,和我亲切交谈的情景,一下子又涌到眼前。 于是,我翻开影集,找到和佛年先生的合影,久久地凝视着照片上的佛年先生。这是在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拍的。当时我并没想到与佛年先生合影,只是专心地听他讲话,是《光明日报》的一位记者,看到我们俩一老一小谈得那么投入,便悄悄拍下这张  相似文献   

14.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孙世梅老师是我的徒弟.2008年10月,欣闻世梅在全国小语会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特等奖:月底,她的40万字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由长春出版社出版.作为她的师傅,我备感欣慰,不禁回忆起和她的"三面"之交.  相似文献   

15.
黄岳洲先生出版了两本文集:《语言与语言教学论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和《语言文学与教学新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约100万宇。黄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好朋友,对于他的身世和治学,我很有一些了解。他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市,1944年左右苏北抗日战争如火如  相似文献   

16.
珍惜"第一次" 2008年10月,我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出版了.我送了一本给我昔日的大学同学.第二天一早,她便打来电话,说连夜读了书的大部分,虽然还没有读完,但已按捺不住急切、激动的心情,一定要和我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我的教育文集《教苑留痕》出版了。我送了一本给我昔日的大学同学。第二天一早,她便打来电话,说连夜读了书的大部分,虽然还没有读完,但已按捺不住急切、激动的心情,一定要和我交流。她说,从我的文字中能感受到我工作时的快乐与幸福。我深知这是同窗的赞誉之词,一定存在爱屋及乌的成分。但是.对于她提到的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我是完全认同的。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常会为此生出几分骄傲与得意来。  相似文献   

18.
陆志成 《教育文汇》2014,(12):35-36
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纪念杨月明先生的文集《教坛月明》。  相似文献   

19.
阿滢是一个报人,现为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担任<泰山周刊>报执行总编,阿滢是其笔名,原名叫郭伟;<寻找精神家园>是阿滢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该文集于2005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文集集散文、札记、书话为一体,文集既记录了作者与全国的书话大家们的交往,也写出了自己对社会的诤诤肺腑之言,文集记事和写人、抒情和议论并重,散文语言充满着智慧,不时有珠言妙语.  相似文献   

20.
阿滢是一个报人,现为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担任《泰山周刊》报执行总编,阿滢是其笔名,原名叫郭伟;《寻找精神家园》是阿滢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该文集于2005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文集集散文、札记、书话为一体,文集既记录了作者与全国的书话大家们的交往,也写出了自己对社会的诤诤肺腑之言,文集记事和写人、抒情和议论并重,散文语言充满着智慧,不时有珠言妙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