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彩玲 《学周刊C版》2019,(3):181-182
在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食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促进学龄前儿童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健康饮食观念的树立和饮食卫生安全的重视,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在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对此,可从加强家庭食育、完善幼儿园食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借鉴先进食育经验等方面入手,开展食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学习方式测验。结果发现:(1)学龄前儿童在问题解决灵活性任务中掌握最好的是上位范畴,最不理想的是联合;在规则学习任务上的表现较好。(2)公立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在学习方式以及基本范畴和上位范畴上好于私立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3)朝鲜族和汉族学龄前儿童在学习方式的准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留守学龄前儿童学习方式和规则学习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3.
随着80后逐渐组建家庭,开始生儿育女,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父亲需要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本文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父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和本人自身育儿经验的基础上解析80后父亲在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论证父亲参与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更加有益,父亲对培养学龄前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认知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从而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家庭教育中80后父亲角色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供依据,进而为完善父亲角色提供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夏艳 《考试周刊》2012,(61):192-193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学龄前时期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要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培养,共同携手,让学龄前儿童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矫正学龄前儿童的社交退缩行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需要一套符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应对方案,并且应使学龄前儿童适应该种教学方案,使学龄前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社交退缩行为,消除与社会接触的紧张感。经过调查,体育游戏是一类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是在基于学龄前儿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能帮助教育工作者理清教学脉络。  相似文献   

6.
考察学龄前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其与父母婚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学龄前流动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测查。结果:(1)学龄前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32.6%;(2)行为问题组和行为正常组儿童的父母婚姻质量在过份理想化、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子女和婚姻、与亲友的关系以及角色平等性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3)学龄前流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夫妻交流、子女和婚姻两个因子对学龄前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学龄前流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之间关系密切,婚姻质量越低,学龄前流动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概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指0-6岁的儿童,其阅读活动大多为视觉和语音活动.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应把握时机,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阅读行为,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公共图书馆开设学龄前儿童阅览活动室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与实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切合我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龄前儿童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激烈的食品市场竞争中,儿童已成为食品商重点追逐的对象,而且竞争已超出了食品本身。为了进入儿童充满好奇、幻想、童话般的世界,吸引儿童消费群,食品商们纷纷搞起了夹带———在定型包装的食品中放置玩具。针对在袋装食品中直接放置玩具造成的卫生和安全问题,卫生部已于2000年8月15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定型包装食品中不得混装任何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非食用物品。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儿童袋装食品夹带玩具现状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大型商场和超市中所售的儿童袋装食品的卫生状况已有所改观。食品即使夹带玩具的,也是玩具与食品…  相似文献   

9.
伴随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已然变成世界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因子。音乐教育是学龄前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整体文化素质深化、心理的健康发展、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儿童人格的完善有深远影响。如何实施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是目前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同时予以相应论述,以期对学龄前音乐教育领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浅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学龄前儿童家庭中实施音乐教育必须具有科学性,即科学地认识学龄前儿童家庭中实施音乐教育的普遍意义,科学地了解并认识目前学龄前儿童家庭实施音乐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并科学地实施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1.
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营养特点,以及学龄前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特征及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素情况,结合学龄前儿童饮食特点和营养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研究,从而设计出适合学龄前儿童的一日营养食谱,并根据食物交换份法编制一周营养食谱,使学龄前儿童摄入的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合理,满足其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2.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可以认为,在保证安全无害的前提下,凡是婴幼儿感兴趣的、婴幼儿摆弄和操作的物品都可以是他们的玩具。婴幼儿玩具不仅具有娱乐价值,更具有教育价值。玩具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赐予儿童无尽的欢乐,其教育价值更是应该得到正确认识和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玩具.儿童在身体发育、认知发展等方面与成人明显不同,在探索玩具方面具有独特性.在为学前儿童设计、选择玩具时要注意玩具的年龄适宜性和年龄跨度,重视对儿童非言语指标的观察和评估,以便为儿童提供符合其发展需要的玩具,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童年时期,每个儿童都有许多玩具陪伴左右,可以说,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玩具是儿章游戏的工具,玩具更是儿童的亲密伙伴。正如儿童与游戏不可分离一样,玩具在孩子的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玩具之于儿童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特点.分析了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学龄前儿童营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是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关键期.文章分析了影响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的因素,并从家长的角度来探讨培养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的具体方法:提高认识,抓住注意力培养的关键期;为儿童创设合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物;培养儿童良好的作息习惯;亲子游戏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培养注意力集中的法宝——兴趣:家长要使儿童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对儿童进行有意注意的训练;家因配合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何保证其营养充足均衡,促进其健康成长是营养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学龄前儿童生理特性及对营养的需求、目前存在的营养问题现状及其饮食行为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而言,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状况相较从前有了很大改进。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营养不良,另一方面是营养过剩。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这一问题要追溯至其膳食营养摄入的平衡以及饮食方式上,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和家庭状况也从多方面影响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因此,针对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分别对其儿童营养教育展开研究才能找到最为合适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83):165-166
当前以学龄前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动画片创作存在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好故事,动画片针对性不强,暴力场景频现等问题。从学龄前儿童对动画片的喜好、学龄前儿童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自我意识特点等方面分别对学龄前儿童动画片故事情节创作、角色塑造和场景设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的一份儿童网络使用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是目前网络使用者中增长最迅速的群体之一,学龄前儿童接触网络是信息时代浪潮的必然.网上的很多学习和娱乐资源,凭借着良好的影音效果与无可替代的互动功能,使现今的儿童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地享有,开阔了视野,增加了乐趣;但是网络的复杂性给儿童的网上活动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对于这个年龄层的儿童而言,家长的职责举足轻重.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帮助儿童安全地使用网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