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群 《体育风尚》2020,(1):245-245,247
游泳(Swimming),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以及大众游泳,竞技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它包括蝶泳、仰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游泳不仅仅是体育项目,它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以安徽省为例,浅析省市之间的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2.
袁柏青 《精武》2012,(33):89-89,91
以2002~2012年我国女子竞技游泳成绩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女子游泳发展特征,掌握和发现其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女子游泳整体竞技水平的发展呈现锯齿状上升态势;期间两届全委会继承了以往的“传统”,“全运会现象”中国化特征明显,已成为中国“特色”规律;我国女子游泳总体竞技水平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女子,可以说“世界女子进一步,中国女子进一大步”,但与世界女子相比竞技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女子仰泳项目成绩增长迅速,50m蝶泳、蛙泳及自由泳同世界女子有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200m蛙泳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游泳金牌(协议金牌未计入)的地域分布,找出拥有游泳男、女各单项及集体传统优势项目的省市,为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游泳集训运动员的选拔,及国家游泳教练员的竞聘上岗提供参考,同时提出可以把传统优势项目的省市地区作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基地,不断拓宽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的新方向、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游泳是我国奥运战略的重点项目,也是我省在本世纪末成为体育强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缩短与先进省市差距的攻关项目。辽宁游泳训练、选才、竞技水平,长期以来在全国处于中下游、远远落后于上海、广东、河北等省市。近几年来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连续4届安徽省运会游泳决赛的调研,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了安徽游泳项目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竞技成绩发展趋势、与部分省市的成绩对比等情况,对安徽省游泳现状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训练阶段下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界定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各训练阶段为切入点,在研究游泳运动员专项形态基础上,比较其在不同训练阶段下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游泳女子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为13~15岁,最佳竞技阶段为16~22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3~26岁,男子各阶段相对女子晚1~2年。此外,游泳专项特征主要体现在“倒三角”的体型、身高、臂长和质量较高的肌肉群4个方面。不同训练阶段下游泳运动员形态特征为:不论男女,在专项提高阶段,形态上某些指标尚具有一定的发育与挖掘潜力,相对于最佳竞技和竞技保持阶段,不具有形态上的专项优势,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基本形态因子上;最佳竞技阶段与竞技保持阶段的形态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游泳     
G861.103 20032464 中国游泳"从零开始"[刊,中,B]/高羽∥游泳.-2003 (1).-2-3(TY) 竞技游泳∥国家队∥中国∥集训  相似文献   

8.
游泳     
G861.103 20034870影响我国竞技游泳水平滑坡及后备力量不足的主要因素=Prior factors to induce competitive swimminglevel decline and insufficient of reserve talentsin China[刊,中,A]/刘明辉,刘英杰,陈少坚,王德平,赵克(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黄力生(厦门大学),原家玮(国家总局游泳运动管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50-53表3参11(SJ)游泳//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影响因素针对我国竞技游泳水平下滑现状,全面分析我国竞技游泳的滑坡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延长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培养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9.
柏自悦  朱颖  杨雨 《游泳》2012,(6):46-49
提起浙江的竞技游泳,人们总会自然地想到杭州、宁波、温州。正是由于这三个城市较早地开展游泳运动,有较多的场馆,有较强的专职教练员等客观有利条件,游泳运动成绩才优于其他地市。从上世纪50年代起,浙江的竞技游泳逐渐形成“杭、宁、温”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历届的省运会中互为伯仲,交替领先。  相似文献   

10.
薛立 《游泳》2001,(6):2-5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一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工作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 ,中央提出的“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发展竞技体育”的要求 ,是近一个时期我国体育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简单地讲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发展竞技体育就是要不断地创造优异成绩 ,在世界大赛上为国家和民族争取更多的荣誉。“游泳之乡”和“先进游泳池馆”作为中国游泳事业的先进代表、游泳健身的主阵地和培养优秀…  相似文献   

11.
田径、游泳、水上等奥运“金牌大户”项目基础性强,设项多,争金夺银机会也多,是各国竞技体育竞争的主战场。该课题研究正是为了我国尽快摆脱三个“金牌大户”项目的落后面貌,并为使之成为“金牌增长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9年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市区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有19个省市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是协调或基本协调的,有12个是弱协调或微协调的,在12个弱协调或微协调的省市区中,有7个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5个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从区域分布来看,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状况中部比西部好,西部比东部好,东部是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坐式排球运动,通过在省队和国家队两年的实践训练及研究,掌握了我国坐式排球运动的现状,初步探索了适合坐式排球发展的方向和对策。研究认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国内各省、市级队伍的建设,逐步完善"一条龙"训练网,重点扶持国家队,是有效备战"残奥会"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4.
以竞技体育发展的隐性指标为视角,探析体育强国建设路径,指出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应充分利用建立邦交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推广我国的成功经验,宣传"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以点带面、层层渗透,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竞技体育项目的拓展上,可将奥运弱势项目分散到各省市,利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优势,打造和形成具有各省市地方特色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冰上运动项目"北冰南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访问法,对我国冰上运动项目现状及南方一些城市开展冰上运动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实行“北冰南展”的发展战略时机已经成熟,应采取对策,调动我国南方各省市积极性,实行人才交流、与国际接轨的俱乐部运行体制等,促进我国冰上运动项目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省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网络平台大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GIS空间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和模型,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与交流、体育保障5个层面构建了包涵31个二级指标的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体育强省建设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强省建设的各要素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省份的同一要素之间,也体现在同一省份不同要素之间;体育强省建设的综合水平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高水平省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依据综合得分的空间相关性和要素的协调性,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准强型区域、较强型区域、次强型区域和弱强型区域等4种地域类型,空间上呈现出"多核心,一横两纵"的发展格局;投入资金充足性、设施可获取性、生态环境适宜性是影响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关键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耦合协调度及未来前景,在分析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产业与健康中国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修正GM(1.1)预测法对我国东部地区11省市2013—2017年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预测未来10年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2)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且二者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体育产业系统发展水平比健康中国系统波动性更强,体育产业成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路径依赖;体育产业发展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驱动作用较弱,而健康中国建设对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大。(3)东部地区11省市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性在逐年稳步上升,但演进与提升速度较缓慢,协调关系始终处在勉强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从北向南的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高—较高—高—较高—高—低”,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耦合协调水平演进与提升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提出建议,以期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游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 1993— 1999年中国竞技游泳各单项运动成绩的发展变化的研究 ,对中国竞技游泳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 ,希望以此为推动中国游泳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年奥运会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及近几届夏季奥运会美、俄、中三国奖牌项目分布特征分析,旨在探索项目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基本规律,为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显示,第28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效果已显现,奖牌覆盖面有所扩大。认为应继续坚持奥运项目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9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和锦标赛的18个代表队120名优秀运动员的肩、膝关节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占运动损伤的61.5%,且多为训练年限6~9年的健将级以上的运动员;患急性肩关节损伤多是主项为自由泳、蝶泳或仰泳的运动员;患急性膝关节损伤则以主项为蛙泳的运动员较为常见。针对我国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肩、膝关节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