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笑教学”就是要改变长期存在着学生怕老师的僵硬状况,建立师生关系为朋友式的关系,使师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以微笑的心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情绪,学生就能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无拘束地、轻松愉快地去思考、学习。思维更容易得到开发,潜能更容易得到挖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其在教学中运用,主要是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方法中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遵循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师生互动,情知互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提高素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微笑     
教师在学生中间,脸上应经常带有微笑——那是充满热切期待的微笑,是表示肯定、赞许的微笑,是娓娓而谈时流露的真诚自然的微笑……日本一项心理测试显示,许多学生认为,最温暖最亲切的笑是“教师的微笑”。有人说,教师的“职业表情”应当是“微笑”。这话说得有道理。教师的微笑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往往会产生神奇微妙的教育功能。去年《教育导报》曾报道湖南益阳的陶伯超老师运用“微笑”为辅助教学手段改变“差班”学习状况的事迹。这个班学生厌学,有些自暴自弃,不及格面很大。陶老师改变了一些教师对该班的冷漠态度,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要求教师:由“主宰”地位转为“引导”地位,从“独奏”角色转为“伴奏”角色,从“表演”变成“导演”,从教师“独唱”变为师生“合唱”。我为此曾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人呢?于是,我做了一次“换位”,请来一群小郎中———我的学生来给我这个老师号脉、诊病,在经历师生共同讨论等活动之后,我终于走出荆棘。一、真诚的微笑,是实施学生为主体的金钥匙画坛上有《永恒的微笑》;摄影时人们要说“茄子”;与人见面,寒喧打招呼时,微笑是最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4.
吴文章 《儿童音乐》2013,(12):72-75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一直被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大家知道,“识谱教学”果然对学生很重要,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总觉得很难,学生一时提不起“兴趣”,老师也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方法。老师只能按照“常规”的教法,“教一句识一句、教一句唱一句”学生也在似懂非懂、似会非会中唱着歌谱,学着“识谱”。这种机械的教唱法始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帮助不了学生走出“识谱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微笑是一种愉快的表情,微笑着面对学生能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领悟到微笑的不凡魅力,并做出积极尝试。于是,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们笑了,学生笑了,课堂“笑”了!然而,有些教师却片面地理解了微笑,把微笑仅仅当作一种表情。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或是强颜欢笑,或是一面在微笑,另一面却在责罚。微笑已沦为形式,没有一点真诚,显得那样苍白。有的甚至让学生感到可怕,“笑里藏刀”、“笑面虎”……正是学生们对某些老师的微笑的评价。面对这样的微笑,学生各个敬而远之,哪…  相似文献   

6.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7.
微笑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缕晴和的阳光,不仅能有效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对于班主任老师,“微笑疗法”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利于开展班级工作。下面的案例是教师“微笑疗法”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评价和反馈 ,是很经常又十分重要的师生交流。看起来这种评价的进行并不难 ,学生做对了 ,说对了 ,教师就给予肯定 ;反之则予以纠正。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并不简单。有位老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问学生 :“课文中说大渡河‘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里的‘只有’是什么意思 ?”前两个学生说“只有”是“仅有”和“唯独”的意思 ,老师都不置可否 ,当第三个学生说“仅有”是“唯一”之意时 ,老师立刻点头微笑着说 :“对了 !‘仅有’是‘唯一’的意思 !”其实 ,三种答案都是对的 ,教师只…  相似文献   

9.
赵龙 《青年教师》2005,(4):10-10
一、会微笑。一个会微笑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时候,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会让学生那颗小小的心温暖好一阵子,因为学生从老师的笑容中读出的是关爱、是理解,更是宽容。难怪人们赞美微笑,说微笑如花。一个优秀的教师,他首先就该是一个会微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个小学生做“模拟法庭”的游戏,“法官”宣布判一名教师五年徒刑,理由是这名教师从来不会微笑。稚气的游戏中,包含着多么强烈的愤懑,多么深切的呼唤啊!另据报载:某校最近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是“不笑的老师”。可见,学生对教师的要求,除了知识的深广渊博和经验丰富外,更喜欢他们有开朗的性格,和蔼的态度。心理是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很喜欢见教师微笑的,教师经常把笑意露在脸上,学生会对教师心怀好感,极愿亲近,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进而对教师…  相似文献   

11.
善用游戏组织教学,保持童心、童趣。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认为课堂上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与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才能使学牛亲近老师,走进“艺术”境界。如:上课伊始,全体学生随教师的琴声在教室里自由散开,合着音乐行走,音乐一停,立即停止,当音乐再次响起时,继续行走,这被学生称之为“红灯绿灯”的  相似文献   

12.
稿源采珠     
湖北廖爱红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课前三部曲+尾声”的做法。第一部:微笑。微笑是最好的见面礼。课前十分钟,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做好准备,微笑着等待学生的到来。第二部:音乐。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始终围绕着音乐来做文章。当学生到来时可以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第三部:交谈。在音乐声中,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交谈,通过不经意的谈话,教师会从中了解学生目前的情绪状态,以便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尾声:一堂课结束了,当学生陆陆续续地离开教室时,教师同样可以用音乐欢送他们。“课堂三部曲+尾声”的做法能极…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那么何谈爱学习呢?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给予学生最多的是“微笑”,因为这个微笑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师生之间无所不谈,而且很多时候能感动学生,成为学生的动力.也正是这样,学生哪怕是后进生,也会默默地跟着他喜欢的这位老师努力学习!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始终都要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你当老师觉得最快乐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能看到学生眼睛里闪着的光彩”。因为那光彩是学生兴趣点燃的标志,是对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检验,是对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的赞许。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时刻寻觅学生的梦想,探寻学生幼小心灵的向往,以求得能以最好的方式、最吸引人的捷径引导学生走近音乐。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可亲的愉快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这段话说得太好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微笑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是老师最美丽的语言。教师不能没有笑容,没有笑容的教师是难以受到学生欢迎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已有几年时间,每一年都接手一年级的新生,都得面对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将这堂课上得有艺术,使“心如白纸”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留住他们的心?下面谈谈我这几年的教学心得。一、课堂上需要一位面带微笑的音乐教师第一堂课老师是不是应带着微笑上课,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老师说要从一开始就“板”着脸进教室,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然孩子是不会怕你的,特别是一年级的音乐课,游戏众多,课堂秩序很难维持。其实我觉得没这必要,要孩子真正信服你,并不是一脸凶像就能达到目的的。即…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感迷惑最为头痛的教学“雾区”,大多数教师奉行的是“无为而治”、“少讲为妙”的原则,还有许多老师深信“好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这些观点不能说全无道理。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最大效度地将学生的写作能力转化为较强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生心理、思维日趋成熟,一般不愿轻易发表内心的想法,这给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有很多音乐教师抱怨高中音乐课难上,学生太沉闷。我一直也很困惑,但通过不断的听课学习,发现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是老师出了问题。老师要善于驾驭教材,运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学习;老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领略音乐的真谛,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钟萍  张志华 《江西教育》2002,(20):28-28
用爱心唤起热情。我们的做法是:①在课堂上,特别注重与后进生的心理沟通。因为他们最不愿意接受呆板、毫无表情的教学,更不可能在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学习。②用满腔的热情去上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深切的爱中受到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殷切地期待我。③用“微笑教学”法。用自己的体态、眼神、语调表示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④要坚信“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名言。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随便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后进生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