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基于价值思维的师德教育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体思维影响下所形成的师德教育的"培训范式",导致了师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去生活化和功利化,使师德教育陷于困顿.从实体思维向价值思维的转变,开启了师德教育范式的变换.在价值思维中,师德教育的范式应从"培训范式"转变为"交往范式".与实体思维下的培训范式相比,交往范式凸显了主体的生命意义.其转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价值目标定位上,要从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需要与生命意义的兼顾;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对生命的处置方式上,要从规训与抑制转向对生命的尊重和激发;在师德教育方法上要从独白转向对话.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由"辩护性"角色逐步向"建构性"角色的拓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方向的"指引者",它通过传递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价值意蕴,解决"何种国家治理",又通过坚定价值立场,系统回答"谁之国家治理"的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基础的价值共识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利益是教育系统的输出"产品",这种产品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宪政层面所形成的一种教育秩序,其中蕴涵着一种待分配的正义.对于教育利益的价值共识需要转化成为一种"集体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教育利益首先是一种国家利益,然后才是一种个人利益,这既是对教育利益的一种位序安排,也是使"集体行动"获得了合法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就业稳定性"的表述充分表明,国家对教育的定位已不仅仅停留于"科教兴国"与"文化强国"这样单纯的工具论意义上,而上升到秉承以人为本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民生论层面上.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民生不仅是教育政策的重要概念,而且是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立场。作为民生问题的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实现怎样的教育发展和怎样发展教育。民生视角的教育政策研究渗透着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把承认和增强民众的利益作为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倾听基层民意、兼顾不同利益、协调平等与效率、沟通官方与民间。这一研究的工作路线可以提炼为民生立场、热点聚焦、舆论解读、学理探究、资政建言。以"在家上学"现象为例,验证民生视角的教育政策研究的可能性及其现实意义,认为国家提供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是保障受教育权利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但家长的教育选择权同样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正当性。如何超越公民受教育权利与国家教育权力的二元对立,真正实现民意与法律的良性互动,这是"在家上学"现象面对现实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泛化为"谋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建设的总名",而逐步锁定于利益协调和格局优化;领域逐渐回归"社会性",不再从属于政治或经济领域;主体不再是"补政府设备之不足",突出了"社会"的主体地位;目标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或笼统的"富泰康乐之社会",而聚焦于民生改善和利益关系协调;手段不再泛化为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和教育等,则集中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发展路径优化。这些历史转向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研究取向和关键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措施也越来越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中国历代最基本的统治手段;以儒家思想及其礼仪规范(礼教)为核心内容,以儒家化的法律为保障,形成"礼法结合""以刑弼教"的基本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塑造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高度统一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人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培育公民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社会人格,需要:践行民主,完成从"忠君"向"为民"的现代转向;开启民智,实现从"臣民"到"公民"的转变;关注民生,实现从"弱民"到"强民"的转变。唯有如此,国家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教育评价从"选拔"转向"发展",从关注"智育"转向"五育并举",采取的是"过程性评价",使教、学双方都得到完善,真正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是创建"学习型"社区和促进"社区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理念已从过去的侧重教育转向现在的侧重学习,终身学习应成为社区教育新的研究取向,而社区科学发展则成为社区教育新的动态视域.社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产业结构、市民价值观、"社区人"需求和区域性特征等方面,而且必须强调以人文与科学的整合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职助学政策"是职业教育发展30年来最具社会影响力、推动力度最大的"政府行为",也是2007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最大亮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带来了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作为社会的中间结构,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可以聚集、维持和支持政治参与;事实上,它与政党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和逻辑的联系.团体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参与环节和渠道,同参加普选相比,公民参与团体更有助于引导政治参与步出歧途,促进政治发展.自然,对团体的担忧与批评,人们亦有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