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5,(8):694-697
运用已构建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体质监测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整理调查结果,并运用综合模糊评分法中模糊向量单值化分别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组织效益5个层次对结果进行量化评价。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分评得此次学生体质监测的整体得分为良好等级。建议在今后的体质监测工作中,平衡全局,加强组织工作效益,从整体上提高体质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体测量     
G804.49,G80-32 9701755模糊统计在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kpplication of fuzzy theory in syntheticalphysique evaluation[刊,中,A]/何争流//浙江体育科学.-1997.-19(1).-60-62(SML)体育统计//模糊数学//评定//学生//体质//方法体质评价研究已发展到多指标多水平的综合评价,加上测试对象容易受随机因素的影响,给统计分析带来许多麻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对体质进行综合评价,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模糊统计在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评价研究已发展到多指标多水平的综合评价,加上测试对象容易受随机因素的影响,给统计分析带来许多麻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对体质进行综合评价,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的量化评价研究较鲜见。本研究应用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借鉴柯克帕特里克经典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反应、学习、行为、结果、组织效益5个维度共12个题项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监测效果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可以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做量化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冯兴刚  李媛 《体育科技》2012,33(2):102-104
采用模糊聚类思想与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从庞杂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评价模块,用以帮助教师及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体质状态,选择锻炼方法,提高学生健康质量。本文以5000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案例,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各类的语意解释,从而量化的评价了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康奈尔医学指数(QvⅡ)>中M-R部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心理因子和三级模糊评判模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精神病、焦虑、抑郁为代表的"个性特征"因素和以强迫、人际敏感、偏执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因子.通过模糊三级综合评判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表明,心理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大于体质健康对心理的影响,由此可知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整体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在体质测试中的适用性.本文选取4名大学男生体质测试数据,采用MATLAB和Excel的交互式定位技术,编程实现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学生1与学生2评价结果均为优秀,而学生2的关联度大于学生1,学生3与学生4同被评价为及格.学生l和学生4的评价结果与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有所差异,因为他们某些测试项目成绩过低,而导致总体成绩偏低.可拓综合评价与传统的加权求和方法相比能够更有效的反应大学生体质在同一等级的不同偏向程度,同时可以避免评价结果受个别极端评价因子的影响.可拓综合评价方法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学生体质评价方法.其中与传统的加权求和方法相比,可拓综合评价能够更有效的反应同一等级的不同偏向程度,同时可以避免评价结果受个别极端评价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儿童青少年体质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体质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儿童青少年体质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既可以单项评分,以分析各体质单项及平衡发展状况,又能够进行全面综合的体质评价,为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奠定方法和措施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关于青少儿体质测定指标的选定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关于大学生体质测定指标选择与综合评价的报道还不多见。本文的目的是筛选大学生体质测定较为有效的项目,并拟制初步“标准”,为我国大学生体质测定指标的规范化,和体质综合评价标准的研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体质”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反映人的机体质量的量值标志。评价体质状况,必须客观地反映出人的身体素质、生理功能、形态及心理发育等各方面机能的能力和水平。上海市巾小学生体质研究组根据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研究协作组研制的《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和标准》所编制的《上海市学生体质综合评价表》(下文简称《评价表》),已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荐试  相似文献   

11.
模糊集理论在大学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芳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301-303,30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首先确立了大学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及其分属权重,再运用多层次多算子二型模糊数学模型对大学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秀芹 《体育学刊》2003,10(3):47-49
以200l年辽宁省大学生体质调研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与历年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揭示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球选项课实施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213人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使网球课的考核成绩能基本反映和涵盖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情况与效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了解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和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探讨健康危险行为对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的影响,研究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与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2 096名大学生进行体质自评水平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分析具有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的差异。体质自评为很好、好、一般、差的大学生分别占调查人群的28.2%、43.1%、25.3%、3.4%。年龄、生源地、专业、学业阶段等基线信息以及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等客观因素均影响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特定危险因素和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显著相关,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明显降低大学生的体质自评水平。大学生的体质自评能力亟待培养,其对自我体质水平的认知和体质维护行为存在明显的错位。  相似文献   

15.
对高等学校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因素内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探索了大学生的体质水平与信号反应能力,神经过程特点,个性心理,运动意志,心理负荷,以及运动态度诸心理因素的内在关系,旨在为系统研究学生的体质,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省市运动员通过参加大型比赛,在创造了优异的成绩后可批准相应的运动技术等级,体院大部分学生无此机会如何定运动等级?过去体院学生只要在学院比赛中取得相应的成绩即可(指二、三级),而仅有的比赛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综合评定的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刻苦地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水平。在已达二、三级水平的学生中抽样测试,从8项指标中确定出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达标基准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今后综合评定运动员等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下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分析了传统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的高校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对如何进行科学地、有效地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控制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微格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温州师范学院体育系 98级学生课堂控制技能进行了微格教学 ,建立了课堂控制技能微格教学的教学程序。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课堂控制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经正态检验两班成绩均成正态 ,同时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效果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 ,两班学生课堂控制技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回顾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及内涵。依据上述特征与内涵,文章采用德尔菲法请专家确定了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及权重,同时,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测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指标体系的总体可行性,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加权评价标准。此结果对测量评价学生和国民的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