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补充支链氨基酸对肌肉组织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链氨基酸对骨骼肌和心肌的作用广泛,机制复杂.运动中补充支链氨基酸不仅对骨骼肌、心肌的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其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此外,对肌细胞线粒体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分解供能的实质是某些氨基酸(主要是支链氨基酸)氧化供能。“副油箱”运动营养制剂以三种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为主要成分,为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提供储备能源。经运动员服用实验证实,“副油箱”运动营养制剂能明显地改善心肺功能,减少乳酸积累和加快乳酸代谢,维持血浆氨基酸代谢平衡,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做功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HPA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急性运动对HPA轴功能的影响、慢性运动对基础状态下HPA功能的影响、慢性运动对HPA轴功能的影响等方面探讨运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支链氨基酸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支链氨基酸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中枢疲劳、外周疲劳以及支链氨基酸的毒性等方面加以综述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支链氨基酸与人体运动能力关系密切,能够为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提供能量储备,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而且可以调节引发运动性疲劳的外周机制,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运动后补充支链氨基酸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但至于支链氨基酸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其抗中枢疲劳效应,在长期训练中补充BCAA是否有减少和修复肌肉损伤的能力,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服用大量BCAA是否对大脑和肌肉产生消极作用,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普通中小学男生进行踏车功量计上90min50%VO2max的持续性运动,观察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代谢在青春发育期内的年龄特点。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代谢水平接近于成年人超长时间运动的结果,青春发育前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高于青春发育中、后期,提示此年龄阶段的糖与脂肪代谢能力相对较弱,故要求蛋白质有更大比重参与氧化供能;并且,青春发育前期对一碳单位氨基酸中的Met和His的利用程度较高。结论:同成年人相比,青春发育期内,尤其是青春发育前期的机体,对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氧化利用增加的依赖性较高,因此,在此期间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补充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高原因其特殊环境,世居平原运动员初上高原训练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借助代谢组学技术,从急性应激和慢性适应2个纬度,比较分析高原训练初期运动员代谢功能所发生的改变。方法:以16名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前、年度高原冬训的第4天、第14天调整休息后次日晨取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借助LC-MS平台测量分析各血浆代谢物,以PCA、OPLS-DA比较各时间点代谢谱的变化。高原训练初期的主要训练内容为低强度有氧训练。结果:1)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第4天和高原第14天发生显著改变的血浆代谢物各有近80种:a)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第4天血浆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分别升高约35倍、17倍,血浆苯乙胺、苯酚、吲哚等分别升高约4-8倍;b)高原训练第14天与高原训练前相比,血浆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苯乙胺、吲哚等显著升高约2-6倍;血浆胆固醇羟化硫酸酯、色氨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2-氧丙酸等下降约2-8倍。2)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第4天苯丙氨酸、色氨酸代谢显著加强,同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显著增加,但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高原第14天,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显著加强,同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仍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高原第14天与高原第4天比较,氨酰-tRNA、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生物合成显著上调,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精氨酸、脯氨酸代谢加强。结论:优秀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急性应答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调控的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升高达数十倍,之后升高幅度下降,可能是高原训练初期代谢适应的敏感标志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与适应可能在运动员高原训练初期代谢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原训练初期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代谢较为活跃,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抑制,其确切调节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蔗梢是甘蔗蔗茎顶部的未梢部分,经测定,其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17种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经动物实验证明,蔗梢汁具有促进体重增长,有强壮身体,提高工能力作,增强抗寒能力,消除疲劳,增加体内碱储备,纠正运动性酸血症和降低机体耗氧量,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原训练的目的是让运动员接受运动和缺氧的双重刺激,增加机体运输和利用氧气能力、骨骼肌代谢能力及心肺功能,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生物学基础.然而,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提高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方面.只有客观地认识高原训练,多多实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近兴起的低氧训练是在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可以通过低氧暴露提高机体氧运输和利用能力,又可以通过低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的一种新型的训练方法,是高原训练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其差异主要在于高原训练利用的是自然低氧环境,而低氧训练利用的是人工低氧环境.低氧训练可以避免高原训练时由于缺氧造成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下降,疲劳恢复减慢及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加强等等弊端,保证了正常的训练.另外,低氧训练还可以根据个体低氧适应能力人为地调整低氧暴露环境,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个性化训练方法及免疫机能低下的预防是高原训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药强力手段及力量练习对骨骼肌生理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药强力手段和力量练习对增强骨骼肌力量的作用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选取年龄在22~23岁的健康男性48名,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力量训练组、中药力量训练组,进行3个月的实验.许多研究提示,提高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必须提高骨骼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及CP--ATP的容量.据此认识,利用中药进行科学配方,着重增强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功能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以及迷走--胰岛系统的功能,进而加强机体骨骼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肌肉收缩能力,充分考虑了机体消化--吸收--蛋白质合成整个功能链的均衡提升.结果表明:本中药配方和力量训练结合能更有效地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用9 只健康成年 S D 雄性大白鼠,采用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方式,通过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从心脏取血, 测定其力竭运动前后血浆尿素氮、支链氨基酸、氨的量变情况。结果表明急性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血浆尿素氮、支链氨基酸、氨含量均呈明显增高, 且前两者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5)。结果提示急性力竭运动后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增强,血浆氨、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疲劳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乳酸常被认为是糖无氧代谢中间产物及糖和脂肪供能比例的指标,并被用于监控训练强度的重要指标。从低到中等强度运动脂肪氧化绝对比例增加,随着运动强度进一步增加,骨骼肌氧化底物由脂肪酸为主转化为以糖为主,并伴有血液中乳酸增加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降低,但是目前这一生物化学机制尚不清楚。近来研究表明,乳酸是一种重要代谢信号物质,当其在细胞内达到一定浓度时,能够抑制脂肪组织水解。文章通过在Pubmed和Highwire等网站中检索“Lactate”“Lactic acid”“Lactate shuttles”“Fatty acids”“lipolysis”“GPR81 receptor”“Adipose tissue”“exercise”“Signal molecular”“Skeletal muscle”“Maximal fat oxidation rate”和“lactate thresholds”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乳酸”“脂肪酸”“运动”“最大脂肪氧化”和“GPR81”等关键词,共纳入文献34篇,其中英文30篇,中文4篇,文章将试图综述乳酸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它参与调节运动中骨骼肌氧化底物转化的可能分子机制。为运动实践中掌握提高糖无氧代谢能力以提高速度或速度耐力,和/或加速脂肪代谢以提高耐力或掌握运动减肥的适宜运动负荷,提供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些氨基酸的代谢特点和运动营养--运动生物化学动态之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氨基酸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也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近 10年来 ,从运动生化和营养方面的研究日多 ,这里仅将和运动能力关系密切的谷氨酰胺、亮氨酸、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研究成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对400m栏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其训练负荷的结构特点,认为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是提高训练负荷的有效性,而合理界定乳酸训练强度、适时运用诱导性强度刺激手段、把握好训练时间,这三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和谐统一是提高训练负荷有效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药典中106味温热性中药和119味寒凉性中药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水平,发现温热药中对该酶强抑制的频数高于寒凉药约38%. 进一步分析发现,温热药中的温里和散内寒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大幅提高,而寒凉药中的清热泻火、明目、清虚热药中强抑制药的频数则进一步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综合以上结果提出,直接影响能量代谢系统、造成能量代谢率变化是形成中药的寒热药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关于废除"氧债"与建立"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曾把恢复期额外的氧耗称为"氧债".近几年的研究证明,运动后的过量氧耗(EPOC)是由于运动导致体内稳态被扰乱,如运动引起的组织温度升高,细胞内外离子的变化,以及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等,这些生理变化持续地存在于运动后的恢复期内.因此,乳酸并非形成氧债的原因,而只是作为恢复过程的燃料,其氧化并不会导致额外氧耗.  相似文献   

16.
果实品质的形成和调控已成为果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机酸是构成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果实有机酸物质组成、动态变化及其代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心脏是全身耗氧量最多的器官,安静状态下心肌以FFA氧化供能为主,其耗氧量是其他组织的2-3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肌能量代谢转变为以乳酸有氧供能为主,耗氧量增加,为了满足心肌在运动状态下对氧的需求,机体常通过舒张冠状动脉来实现供氧平衡,实验证明某些中药如党参等能有效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流量,从而提高心肌有氧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健身跑对城市长住老年人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城市长住老年女性参加健身跑运动的实验研究,探讨健身跑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坚持健身跑对血清脂蛋白代谢可产生良好影响,血清HDL-ch水平提高、LDL—ch水平下降,体脂百分比下降,心肺功能增强。提示健身跑运动对促进老年人的脂蛋白代谢、改善身体机能状态、预防肥胖及由肥胖所引起的相关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探讨有机钒化合物V5dipic-Cl对高脂饲料诱导的Ⅱ-型糖尿病C57BL/6J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糖尿病组相比,在给予V5dipic-Cl(5 mg/(kg·d))28 d后,小鼠的体重、血糖和白色脂肪组织显著降低;同时,V5dipic-Cl处理明显上调糖尿病小鼠肝中与脂肪酸氧化相关CPT1、ACO和FATP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以上结果表明,V5dipic-Cl可以通过调控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