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作为从属连词,that可用来引导主语从句,在从句中不作任何句子成分,也没有词义,而且通常也不可省略。that从句可置于句首。例如:Thatthewoundedsoldierisstillaliveisawonder.Thathewaschosenmadeusveryhappy.我们常常用it作形式主语代替that从句,并且把it放在句首,而把that从句后置。例如:Itispossiblethatoneofthemkeptakindofbankwheretheworkerscouldkeeptheirmoneysafe.IsitnecessarythatIllstayallthetimewithyou?但在口语中,引导后置主语从句的that也可省略。例如:ItsapityIdidntthinkofitearlier.二、在宾语从…  相似文献   

2.
there be结构是初中英语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句型。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There be+主语+地点(时间)"表示"某处有……",there是引导词,无词义,be是谓语动词,主语位于be之后。如主语是单数,be动词用is;如果是复数,be动词用are。如:  相似文献   

3.
【第一关】意义及形式关 there be结构的基本句式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表示“某地/某时有某物/某人”。其中的there是引导词,无实际意义,主语是he后面的名词,be要随着其后主语的人称和数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王立新 《高中生》2014,(11):46-47
不管是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there be句型的使用频率都很高。there be句型由“there+be+主语”构成,用以表达存在关系。它其实是倒装的一种情况,主语位于谓语动词be之后,there仅作为引导词,并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语虽然是一个主要的语法关系,但我们也可以在意义方面理解它。主语并非都是动作的发出者,它起许多不同的语义作用。根据主语的不同的语义作用,主语能被划分成不同的语义类型。主语的语义类型有重要的语法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8年“凤凰男”一词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X男X女也是近年来相当流行的一个新词词模。本文试从感情色彩上的语义变化、组合顺序上的词法意义、新词构词的修辞方法以及产生的社会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凤凰男”这个新词,希望从语言的各个角度来了解此类新词。  相似文献   

7.
therebe是一种常用的表“存在(有)”的结构。there为引导词,用以指代后面作主语的名词,亦称“假主语”,he的意义则表示“存在”,因此我们叫它therebe存在句。使用therebe存在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从there be结构的结构特征入手,重点分析了there be结构的各构成成分:引导词、谓语动词、实又主语。最后与实义动词have意为“有”时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便于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9.
刘世一 《初中生》2002,(11):40-41
一、在一个由不确定的人或事物作主语构成的句子中,如果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包含be,这样的句子都可转换成含有引导词there be的句子结构。例如:  相似文献   

10.
I、复习要点一、主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在句中做主语时叫做主语从句。主语从句的引导词有: 1.that和whether that和whether在主语从句中只起连接作用,且均不可省略。that无实际意义,whether意为“是否”。例如: That Chinese team will win the game is cer-tam. Whether she is coming or not doesn’t mat-ter too much.  相似文献   

11.
非指示性there在句法上与动词to be连用,表示有的意思。there为一虚词,无指示性,所以不作句子重音。语义上,there表明主语的物质位置,与英语的各种基本句型结构之间具有一种互动的转换关系,引出了在抽象的空间中存在的某人、某物或发生了某事。  相似文献   

12.
“不但P,而且Q”常被看做递进复句的典型形式。本文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分析发现:(1)P与Q在语义上并非总是前经后重、并列,有时Q是对P的补充,甚至P重Q轻的情况都很常见;(2)有时“不但”可用可不用,主要视话语中心的需要与说话人视觉变化,有时“不但……而且”必须配对使用,有时只能单用“而且”,这主要受制于某种特定条件。本文从语义、结构及语用的角度探讨合用与单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和"俺","我"只能用于个体自称,可作主语、宾语和领属语;"俺"可兼指单复数,没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之别,主要用作领属语,其次用作主语,较少用作宾语,与"我"相比,用"俺"自称常有客套、礼貌、谦虚等语用意义,无论是叙称还是对称,"俺"均可用在亲属称谓词前。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具有北系官话和南系官话的交融过渡特征,本研究对于了解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被+X”结构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以来产生的新"被"字结构属性独特,可被看作借助传统"被"字句形式传达特殊信息内容与主观评价的修辞或语用现象:其中的X主要由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充当,也可由及物动词甚至带"处置"义的及物动词充当,但被动行为或状态却并非针对主语;实际语境施事及其所控述语被策略性省略;主语与X构成虚拟陈述关系,且主语多为弱势成份。新结构托形嫁接了原结构所具有的构式意义:表被动、示贬义,增加了"含批判"的含义,依托特殊的社会语境实现了复杂而独特的修辞意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联作屡遭“误读”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既可理解,又必须予以正视。无论是通过借用的方式还是附会的方式,都有可能造成对对联作事实上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对联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基础建设工程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的“人”具有纯洁性、自然性、永恒性的内涵,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天然的批判性;后人类主义的“人”则主张排出“人”的概念,纳入“非人”,体现为对技术的积极接纳态度。研究从“人”和“非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发现:(1)从“非人”视角看,智慧课堂中的教学主体从永恒的主体转化为流动的主体,从纯洁的主体转化为混合的主体,从自然的主体转化为增强的主体;但从“人”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也面临着“主体虚无”“非人主体”“主体弱化”的风险;(2)“非人”打开了“人”的空间,这种对“人”的解构正是智慧课堂人性论建构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3)在构建新的教学主体时,可以打开“人”的概念,接纳更多的“非人”,但对“人”的弱化并没有获得伦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焉"字在古书训诂中解作"于是"或"于+宾";古籍异文中"焉"与"于是"相当;"焉"与"于是"对文、互文;焉字在语法意义上与"之"或相当于"之"的代词完全不同,而同于"于+宾";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既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又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后面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焉"可以做兼词,兼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用.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叔叔”和“叔”只是有语体上的差别,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在语法功能和语用价值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的。本文从“永成叔叔”的歧义说起,考察分析了“叔叔”和“叔”的不同,认为“叔叔”不仅是亲属称谓,还经常作社会称谓,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叔”首先是称谓词,同时是个成词语素,也可以用作社会称谓,同时很少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叔叔”在社会化程度上相对于“叔”更彻底。  相似文献   

19.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一项综合性的建设,重点是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支撑。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主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水平地运用人力资源,才能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认识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在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三种观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澄清,这就是:“两个先锋队“不是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两个先锋队“会把党的性质“普化“,会把我们党变成“全民党“;“两个先锋队“会把党的性质“移化“,造成党的阶级基础“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