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建省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评价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裁判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裁判等级、运动经历、执裁年限、业务培训、临场执裁能力和业务水平整体状况等方面对福建省乒乓球裁判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乒乓球裁判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裁判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结构良好,高级别、高水平的裁判偏少,大部分裁判缺乏培训,实践经历和经验积累不足,临场执裁不够准确,裁判员整体业务水平存在较大不足,亟需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对于篮球裁判学习的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缺乏执裁实践,无法深入裁判员角色。本文根据运动教育模式的特点,在裁判员学习中契合“学、练、赛、评”一体化来改善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的培育情况,设计裁判员情境化练习强化裁判员基本执裁能力,为提升学生裁判员执裁能力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近年来8次全国性的大型跆拳道锦标赛比赛裁判执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全国各地区的跆拳道裁判员分布不均,华东、华北地区跆拳道裁判员较多,东北地区较少;跆拳道裁判的性别不均衡,男性多于女性,甚至有些地区没有女性裁判员参加执裁;跆拳道裁判员的管理存在缺陷,对裁判员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文件规...  相似文献   

4.
散打裁判执裁的公正性,涉及到裁判员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水平、执裁经验及对专业技术的理解程度等因素.在对参加十运会散打男、女预决赛的散打国家级和国际级裁判员的基本情况及执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散打裁判员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胜任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不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的胜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构成我国篮球裁判员胜任特征的维度按平均分大小依次为:临场执裁、自我完善、职业素质、个人特质、动机和人际沟通。不同性别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的胜任特征是不同的。性别因素在篮球裁判员胜任特征的维度上不产生主效应;级别因素在临场执裁、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上产生主效应;性别和级别的交互在临场执裁和人际沟通方面产生作用。临场执裁方面,裁判等级越高,能力越强,男裁判员要优于女裁判员。人际沟通方面,普通一组好于绩优组,绩优组中,女裁判员的人际沟通能力要好于男裁判;职业素质方面,级别越高职业素质越强。  相似文献   

6.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武术套路竞赛的特点 ,就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 ,主要是裁判员职业道德水平、裁判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等 10项主要内容。通过重要性排序、比较 ,其主、客观因素之比为 6比 4,而客观因素中前 2项为裁判法的出台和竞赛规则的可操作性。建议 :建立、健全武术套路裁判员管理体系 ,以规范、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 ;尽快出台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 ,以使裁判员获得更为客观、细化的实际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协会中的裁判员以及记录台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裁判协会会员的入会动机、执裁经历、等级考核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协会的裁判员来源分布较为合理;但在裁判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国家级裁判员的培养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8.
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体育舞蹈竞赛的特点,就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身体状况、判罚角度、心理素质及裁判规则等。提出了加强裁判员的监督管理机制,培养和提高裁判员的体育舞蹈文化素养,改革体育舞蹈竞赛办法和建构科学的量化评分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关于社会体育学生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对规则和裁判员手册理解不透彻、基本功掌握欠缺、选位与移动不到位、临场经验不足,缺乏实践机会、临场时心理紧张,缺乏自信等因素是影响学生裁判临场执裁表现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原因,为今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在比赛执裁中减少不足表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门球比赛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和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在此就怎样当好门球裁判,谈点粗浅看法。一、裁判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门球裁判工作说到底就是对门球事业的服务和奉献。在整个执裁过程中要高度负责,尽心尽力,不能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准确、公正"是门球裁判工作的核心,应贯穿在裁判工作的全过程。门球裁判员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光明磊落,作风正派;要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法和数理统计,对天津市普通高校贯彻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可以胜任新教学纲要的要求,但就总体而言,加大培训的力度和针对性、拓宽传播课程改革的信息渠道、提高执教新指导纲要的技能和效果、改善教学设施是目前高校体育主管部门所面临的一项既重要又迫切的工作;(2)从思想观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物质条件等方面综合衡量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措施,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篮球三人裁判制与两人裁判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两种不同裁判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统计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比较研究了两种不同裁判制在实施中的诸多因素。结论:两人裁判制易学、经济,三人裁判制在比赛中的错漏判减少、分工更加明确、到位率高、体力及心理负担较小。建议进一步完善、推广三人制裁判法,加强三人制裁判员的队伍建设与培养。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一名优秀的篮球裁判员临场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和各种能力,旨在进一步发掘影响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的因素,为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自然人触犯刑律后,是否还具备取得裁判的资格,已取得等级裁判者,是否应剥夺其裁判资格。指出了裁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弥补措施。具体地分析了《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剖析出其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裁判员在比赛中的评判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通过对影响健美操裁判员评判的基本条件阐述外,就影响健美操裁判员评判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健美操比赛的公正性.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体育项目中即时回放挑战规则的不同设定,根源于辅助性与替代性裁判的功能定位差异。挑战权限的分配存在裁判员挑战制、运动员与裁判员共享制、主教练挑战制、主教练与助理裁判共享制四种模式。判罚最终决定权归属则区分为主裁判决定制、专门裁判决定制、裁判员和回放裁判分别决定制三种模式。审查范围也存在指定挑战内容与进攻全过程两种模式。审查标准则分为无可争辩标准、清晰错误标准、不同情形标准三类不同标准。建议在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中,赋予场上队长以即时回放挑战权;明确视频助理裁判与场上裁判的同等任职资格;公开回放过程的沟通信息;明确审查范围的规则含义;区分事实类决定和主观性决定两类不同事项来确定差异化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裁判执法越轨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判问题是影响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裁判执法行为这一角度探讨对我国足球裁判的管理,以期能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出一点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下交易者往往通过契约来协助完成交易,而契约的实现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制度.借助文献资料,本文系统分析了职业体育市场契约的保障制度,基本结论是:1)契约的激励制度是解决职业体育外部性的有效制度,具体做法是拉大胜负者的收益差距;2)监督体系包括联盟总裁监督、裁判监督和媒体监督三个层次;3)体育争议的解决包括调解和仲裁两个体系;4)契约的担保制度包括事前担保和事后担保两种.事前担保是通过人和物资的事先投入来实现的,事后担保则包括各种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世界足球先进国家裁判员管理体制为参照对象,对我国现行足球职业联赛裁判员的执法监督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裁判员执法监督规范化是遏制裁判员执法问题、促进我国足球职业联赛良性发展最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了解决我国足球职业联赛裁判员执法监督规范化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tested whether the conformism observed among panels of judges in aesthetic sports also occurs among judges in judo. Similar to aesthetic sports, judo judging relies upon a form of open feedback. However, in judo, this system is reactive (i.e. two judges have to publicly ‘correct’ the score given by the higher-status referee), whereas it is active in aesthetic sports (i.e. judges with equal status report their score simultaneously and can use the feedback about the scores of their colleagues for evaluating later performances). 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such reactive open-feedback system leads to conformism among judges in judo, we designed an experiment in which this feedback was manipulated. Participants were 20 certified Flemish judges, who had to score two sets of 11 ambiguous video sequences that are used during formation and training of judo judges: one set with feedback about the referee's score and one set without feedback.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hen participants knew the referee's score, their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in line with this score than when they did not know this score. More specifically, for both sets of sequences at least 10% less deviations from the referee were observed when participants were given feedback about the score of the refere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eventable conformism can occur in typical judo judging, that is with reactive open feedba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