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阅读和阅读服务走向转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正在向新媒体阅读发展,新媒体阅读推广人成为新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人培育必要性的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培育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民阅读和大学书香校园建设,从新媒体阅读推广人的制度建设、形象塑造、人才储备和培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人培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蒲莹莹 《传媒》2018,(3):81-82
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师生获取信息转向新媒体平台,这给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但同时,新媒体也为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条件.为此,高校校园媒体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志贤 《大观周刊》2012,(41):212-213
电脑、手机等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开放性、隐匿性、便捷性等特性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校园的交往模式、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培育校园意见领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快新媒体文化内容建设,促进高校文化良性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文化主体对文化糟粕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出现,高校的媒体环境逐渐新媒体化。目前,高校校园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数量多而庞杂、运营程度不深、活跃程度不高、组织构成单一、运营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视频媒体平台火热的新媒体背景下,校园媒体可以以进一步整合新媒体资源、建立"两微一空"新媒体矩阵、打造特色模式和完善媒体制度等方面作为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5.
高校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电视广播、校园BBS、社团刊物等多种媒介形式,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媒体形式新增了如手机媒体等自媒体形式的传播形式,高校媒体传播的范围和广度也因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有了更大的空间,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高校媒体传播发展的新高度成为了学术界越发关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媒体传播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了高校媒体传播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春丽 《传媒》2015,(11):73-75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高校校园中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深刻影响着校园宣传及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学习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现状和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对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和手机引领的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使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而新媒体中的校园媒体平台形式日趋多样化,并相互渗透交叉传播,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新的影响。大学师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之一,新媒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积极引导新媒体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和进行媒介素质教育,可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途经。通过对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六所知名大学校园媒体融合现状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高校媒体融合主要在平台融合、渠道融合、内容融合、经营融合上存在差异。我国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分众化传播,创新内容生产方式,发挥集成平台优势等融合路径,促进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校园传播体系,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着体制与内容建设落后、媒体环境改变等"内忧外患"的问题,其主体地位逐渐丧失。校园媒体必须扬长避短,整合效能,走出一条媒体发展的新路。嬗变:媒介生态形成新格局长期以来,校报、广播、电视等校园媒体是高校交流信息、引导舆论的主要传媒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效能。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媒体阶段、新媒体阶段,即将步入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功能决定了媒体的组  相似文献   

10.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靳婷婷 《今传媒》2012,(4):146-147
校园广播是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校园广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广播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为落后、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互动等。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广播,应采取积极措施,找到发展路径,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感与感召力,创造出自身风格与特色,维护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属广播媒体长期以来在宣传党团思想、传递新闻信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上体现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然而随着媒介革新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不断革新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校媒的发展。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个案,探究全媒体时代传统高校广播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类商业气息较重、形式多样化的户外媒体纷纷进驻高校。通过对高校户外新媒体、校园传统媒体、校园传统户外媒体、社会媒体的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对高校户外新媒体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与确认。高校户外新媒体有其特有的发展空间与赢利模式,在高校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同时,高校户外新媒体的商业属性也对高校的行政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从大学文化视野入手,在实践操作上,有限引入,强化监督,有序引导。  相似文献   

14.
吴婷 《东南传播》2016,(1):22-24
高校内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已经意识到必须进行自我革新,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才能赢得生存空间。揭示了信息系统建设一般规律的米切模型,对高校新旧媒体融合的探索有借鉴作用。本文试图从传统媒体的外修内调、数据整合、资源管理、品牌打造、团队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校园媒体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房芳 《东南传播》2016,(4):81-84
高校校园媒体是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高校的宣传工作,又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但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大学生受众需求的变化,许多高校的校园媒体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发展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对当今高校校园媒体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媒体定位差异化、传播视角平视化、受众群体细分化、传播内容特色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空间社会化、媒体资源整合化、制作团队专业化八个方面探析,找出适合当代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是校园学子在掌握专业知识之余了解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网络一跃成为新的消息的来源、交流途径以及传播渠道。通过分析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运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闻传播手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高校校报的发展出现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在这一形势之下,高校校报采编人员需要在对校园资源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加强对新闻的策划,及时更新校报的传播内容,并促进校报和校园网络的结合,从而充分挖掘和强化校报的独有优势。文章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态势的分析,总结了校报对高校新闻宣传的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之路进行了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便捷快速,改变了既有信息传播格局,极大地拓展受众的话语权,加剧了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的发生.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包括校园安全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然而,当前高校领导干部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能力仍十分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提高他们针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徐迎春  张慈梅 《青年记者》2016,(17):104-105
新媒体时代,高校的传统电视台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连同广播、校园网站一起,担任着学校宣传、公关展示、新闻传播等重要职责,不仅丰富了高校师生的业余生活,更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山东大学电视台(以下简称“山大电视台”)拥有一系列专业的摄像、切换、灯光、调音、视频编辑设备,一套网络电视和校园媒体双重播出渠道,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创新意识浓厚的复合型媒体运营团队.在新媒体时代,山大电视台的实践活动,可以为我们思考高校电视台的职能发展以及未来走向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诞生,为高校的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各大高校的宣传也纷纷翻开了崭新的有色画卷。新媒体作为当代高校宣传和思政建设最重要的阵地,新媒体的建设与运营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高校将其作为新常态下的宣传主力军。本文以作者所在高校的新媒体为例,通过新媒体品牌的树立、新媒体团队的建立、管理机制的创建、大宣传融媒体矩阵的构建等方面的特色做法论述了高校新媒体建设与运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