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石教旺 《文教资料》2013,(23):94-95
文章采取个案研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来华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及其收获.调查发现,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主要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他们对所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总体看法一般;同时,他们对留学环境的评价与其学习收获的评价存在正相关.为了促进留学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留学生接收学校应该加强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帮助他们学有所成,愉快地度过在华的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中亚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进行的调查,用差异性检验方法,从性别、学历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为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提出以来,中亚地区与我国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文化的传播、政治的交流、经济的合作都必须由共同的语言来承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这说明了他们在心理上对汉语的认同。本文从汉语的习得认同、汉语的价值认同、汉语的传播模式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情况,并且从官方的角度、学校的角度、教师教学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认同的策略,旨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不同的角度提高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近三年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新疆的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热情持续高涨,学习汉语的激情也在不断升温,也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和研究,其中尤其以中亚留学生的学习教育情况最为突出。因此,为了深入探讨来华中亚留学生的教育学习状况,笔者结合心理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多种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以中亚留学生的教育生活状况为视角,总结其中出现的教育适应性方面的问题,探索中亚留学生在教育适应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指出完善中亚留学生教育的措施,以期为增强学习能力和提高教育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来华非洲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占有重要份额。开展来华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了解留学生在华环境下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并对此做出理论探讨,对优化来华留学环境,促进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社会文化适应度,学业、学术适应度,社会支持满意度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非洲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钦徐 《考试周刊》2012,(53):148-150
留学生来华学习会不可避免地经历跨文化心理适应阶段,影响他们心理状况的主要有汉语学习、教育和社会文化三大应激原。在心理上适应新环境是来华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障。留学生辅导员应发挥其自身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优势,采取团体心理辅导、QQ心理咨询、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法,研讨心理变化,充分利用高年级留学生资源,使来华留学生保持心理健康,顺利度过跨文化心理适应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亚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状况、文化冲突的原因及中亚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聚焦点,文本以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历留学生(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语言适应、学业适应、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影响文化适应的方式差异及影响因素、寻找文化冲突的因素,为留学生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提供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剧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国际“汉语热”不断加温。印尼政府1998年解禁汉语,使得来华留学印尼学生逐年增多。文章以某高校印尼短期汉语师资培训班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研究来华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研究结果将从影响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因素、印尼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和印尼留学生学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外国留学生来华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可以有效地解决本土教师匮乏的问题,我们运用跨文化适应理论,以一名德国来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个案为研究对象,揭示该生就读期间的文化休克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为来华留学事业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是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视角出发开展校友调查工作,不仅能为来华留学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大学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同时还有利于学校获得更多的社会理解和支持。为此,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提升在校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以学校为主导加强各行业校友信息交流,调整留学生培养模式,指引校友调查工作的开展,推行校友终身学习计划是做好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薛瑞 《考试周刊》2014,(62):156-157
汉语词汇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内容,动词更是语句中最常出现的词类,其现实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在掌握大量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动词语料的基础上,通过语料分析的方法,了解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中动词的习得情况,对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汉语动词的习得顺序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对中级水平中亚留学生学习的汉语七类动词做出难易程度的排序,从而发现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习得动词的难点和规律,进而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来华留学生普遍存在跨文化适应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留学生在生活、学业、社会文化及个人心理方面的适应问题,分析了导致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帮助留学生平稳解决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来华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市八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和体验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最主要的教育预期还是学好汉语、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以及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高校的教育质量、声望及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程度是影响留学生教育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基于学生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建立留学生教育服务支持体系,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体验。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体现出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按照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将这些特性区分为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指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一步促提高对中亚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三个类别对在华学习汉语的非学历教育中亚留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展开调查研究,探析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表明,在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上,中亚留学生能够综合使用社会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获知留学生的词汇策略使用情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特别是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使得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本论文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会影响其留学体验,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14位来华留学生进行了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探究其自我呈现的途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以学习场域的边缘人、交往的分化者、精神空间的建构者、情感能量的获得者、反身性的调适者五种角色进行自我呈现。恰适性逻辑与结果性行为逻辑共同构成的社会适应逻辑作用于来华留学生个体的行为选择与身份表达。因个体行为与制度间的高度互动性,影响其自我呈现的制度构成包括规制性的安排与惯例、规范性的交往规则、文化-认知性的社会框架。所以高校不仅要在规制性层面进行政策调整,还应当对文化-认知与情感层面予以关注,从而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9.
来华留学工作是教育外事工作——搭建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汉语推广、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四项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这项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就已经开展起来,改革开放后随着来华留学生的不断增加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谈起近些年来华留学生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发展变化,赵灵山不仅分析了变化的趋势及影响因素,更用一连串脱口而出的数据构建了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全方位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陈东阳  哈巍 《教育与经济》2021,(2):13-20,39
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但有关来华留学教育的经济红利还有待深入讨论.借助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积累方面的比较优势,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进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能够发挥积极影响.基于1999-2017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出口还是进口方向,来华留学教育均表现出了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出口方向的影响更为明显.分项目来看,非学历项目的影响要大于学历项目.这一研究发现对于调整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优化留学教育奖助体系、提升高校教学培养质量、培育来华留学跨国网络有着积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