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片断一师(伸开自己的右手):这是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小组同学画在同一张纸上(5人一小组)。出示一小组完成的图画。师:我们的每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1:两只手有几个手指?生2:三只手有几个手指?生3:五只手共有几个手指?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只手有1、2、3、4、5,二只手有……(边数边填)师:这样数,你感觉怎样?有更好的办法吗?生4:可以用加法,如两只手,就是5+5=10。师:还可以用我们前一节课的方法来做吗?生5:对了,可以用乘法,即2×5=10。生6:三只手就是5+5+5=15,用乘法…  相似文献   

2.
余颖 《江苏教育》2012,(25):11-14
【课堂回放】一、操作感悟1.猜一猜。师抓一把小棒,问: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手里拿了多少根小棒?生1:20根。生2:15根。2.数一数。师:到底有多少根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教师边将手里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摆到黑板上,学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分析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教学现象,有助于我们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规律的探索,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下面,我撷取—位年轻教师执教“比高矮”的两个教学片断,加以剖析说明. 片断一:这样的问题需要吗? (课始,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内容是排队购票)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图上有人在排队买票. 生2:图上有老爷爷,有阿姨,还有小朋友. 师: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谁高谁矮? 生3:大人高,小朋友矮. 生4:老爷爷最高,小女孩最矮. 师:这三个小朋友相比呢? 生5:两个男孩子高,小女孩矮. 师:这两个男孩子比较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和101页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会用不同方法解答。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难点:目标1、2。教学用具:CAI。教学过程:一、再现生活,提出问题师:昨天的广播操比赛谁获得三年级组第一名?生:我们三(6)班。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比赛的画面,好吗?生:好CAI播放:镜头先由远及近,让学生看清楚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站3行,每行站5人。师:看了…  相似文献   

5.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6.
教例 :作文《保护青蛙》师 :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吗 ?生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生 :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生 :青蛙是庄稼的卫士。……师 :谁能用“是…是…也是…”连起来说一小段话 ?生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是捉害虫的能手 ,也是庄稼的卫士。师不语 ,请两位学生 (一高一矮 )上讲台站队。一个在师前面 ,一个在师后面。师 :我们这样排队好吗 ?生 :不好 ,要按顺序排。矮个在前 ,老师在最后。 (师生重新排队 )师 :那么 ,刚才的三句话应该怎样排列呢 ?生恍然大悟 ,纷纷举手。生 :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卫士 ,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 ̄8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数?今天你还想认识哪些新朋友?那我们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揭题)先做个抓铅笔的游戏,看谁抓得多!二、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1.猜想,数数。生:(一位学生上  相似文献   

8.
统计多妙法     
【案例】“统计”教学片断:师:刚才,大家用数数、举手、分类排队的方法统计出了每种颜色花的盆数以及喜欢每种颜色花的人数。小动物看到大家学得这样高兴,也想来参加我们的统计活动,你们欢迎吗?生:欢迎。师:你们看,它们来了。(多媒体显示一幅动物奔跑的画面)师: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统计活动?生:有老虎、小狗、大象和马。师:每种动物各来了多少?生:没有数。师: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们可要数仔细。(多媒体再演示一遍,生开始数。)生:老师,你放得太快了,能不能放慢一点。生:老师,小动物太多了,我们还是没有数出来。……师:看来光靠数还…  相似文献   

9.
张垚杰 《学子》2013,(4):26-27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需要让学生经历由"10个一表示1个十"的过程,从而理解把"十"作为计数单位,使他们不仅能读写这些数,而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课堂教学中,通常结合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的操作进行教学。情景回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铅笔?生:12,16,20,17等结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以数,1,2,3……10,不多不少,正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做好铺垫,自主发现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生:……师:能从小到大说吗?生:(异口同声)0,1,2,3,4,5……20。师:20里面有几个十?生:20里面有2个十。师:2个十是多少?生:2个十是20。师:非常正确,今天继续学习认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一方面,从学生喜爱的数字娃娃入手,通过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要求学生有序地从0数到20,不仅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激活了原有的认知结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师 :今天 ,老师请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 ,猜猜看 ,他是谁 ?哦 ,原来是小青蛙。(学生拍手欢迎 )1.念儿歌师 :数青蛙的儿歌大家会念吗 ?老师念第一、第二句 ,小朋友接着往下念。要求念得快。[以念儿歌的形式引入新课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念儿歌。 )师 :念儿歌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 :腿有几条 ,数不清。生 :扑通扑通数不清。生 :我不熟练。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比较正确迅速地念儿歌了。2.出示课题 :4的乘法口诀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4的乘法口诀。二、探索、讨论新知(一 )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一、估算,初步感知1000的大小(师出示3瓶豆子,分别装有100粒、500粒、1000粒黄豆)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请你猜一猜:在三个瓶子中,哪一瓶豆子不多不少正好是100粒?(生猜)师:还有不同答案吗?(生继续猜,猜出答案后,师再让学生猜另外两瓶黄豆的数量)师:看来很多同学对数的感觉都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的数。(师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意图:初步感知10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及能力。二、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1.复习旧知识。师:数一数方块计数卡,看看上面有多少个小方块?(生两人一组…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案例] 在○里填上>、<、=. 3/5×1/2○3/5 3/4×3/2○3/4 5/7×1○5/7 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段. 王老师: 先让学生计算,填好>、<、=后,立即进行提问. 师:在○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数怎样? 生:相同. 师:另一个数与1比怎么样? 生:另一个数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有的等于1. 师: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一个数与等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 生: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与等于1的数相乘,积等于这个数.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很快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生:会. 李老师: 先让学生计算填好>、<、=后,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圆圈左右各有一个数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生:喜欢!师:喜欢吃什么呢?生1:我喜欢吃橘子!生2:我喜欢吃香蕉!……师:多吃水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逛一逛水果店。你们愿意吗?生:愿意!【评:从学生熟悉的水果入手谈话引出新课,学生感到很亲切。】二、数水果师:(课件出示水果图)图上有什么水果?生1:最上面的是菠萝。生2:菠萝下面是柠檬、苹果。……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每一种水果,那么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书上的图数一数。学生先利用书上的实物图数每一种水果的个数,然后全班交流。师:任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到…  相似文献   

15.
一、分层质疑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我也喜欢看。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能不能介绍给老师听听呢?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动画片,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画面(伴随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玩钉子板。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玩钉子板。能发现以下问题:1.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2.有几条边?3.这些边长都相等吗?4.有没有相等的边长?分别叫什么?5.长和宽各是什么?6.它的周长是多少?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3~45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师:这些图片中都出现了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二、认识特征1.大胆猜想。师:(出示活动框架)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生2: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拉成平行四边形)现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片断片断(一)教师板书:1~20,20个数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复习1~20的数,找一个你最喜欢的数,说一句话。生1:2由2个1组成。生2:18是由一个10与8个1组成的。生3:13里面有13个1,或13由一个10与3个1组成。生4:10是最小的两位数。生5:9是最大的一位数。生6:20里面有2  相似文献   

18.
题:a 和-a 哪个大?学生(以下简称生)的答案是:a>-a.老师(以下简称师)的批语:解答有误,请订正!生:老师,这怎么会错呢?正数比负数大还会有问题?师:你想,a 能代表什么数呢?生:a 是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师:问题就在这里,任何数难道只限于正数吗?生:哦,我明白了.应该讨论三种情况:如果 a 是正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数学游戏,好不好?生:好!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任意的3个五位数,老师再写上两个五位数后,老师不作计算就能回答出五个五位数的和。(指名学生甲上黑板写三个五位数)学生板书出三个五位数:42870……①60014……②81003……③接着老师板书两个五位数:57129……④39985……⑤师:我已知道了这五个五位数的和是281001。生:老师,准对吗?(持怀疑态度)师:准对!不信,你们一起来计算出它们的和。(全班学生认真细心地计算着)生甲:老师,我算好了。它们的和确实是281001。生乙:是281001。生:老师你怎能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和的呢?师:好!我来揭开这个谜。(老师把自己写的两个五位数分别写在学生写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我们身上也有,来,像老师这样,伸出你的一只手,你能看到数字儿?生:5. 师:还能看到其它的数字吗? 生:4. 师:(指一生)请你数给大家看看,4在哪里?(生数)对呀,在我们手上有4个空,这个空,在数学上也有名字,我们把它叫做"间隔"(师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