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洁 《教育学报》2004,(4):28-31
新课程下 ,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过程性评价 ,而且要建立一种过程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 ,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 ,促使教师逐渐成熟 ,从而实现教师的人身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雁飞 《青年教师》2005,(12):17-18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理念中提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谓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分析、综合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推动教师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教师要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冼纳学生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激励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动态坐标系中逐渐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12月27日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在当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并采用多种活动途径,倡导学生积极体验和参与,拓展学用渠道。在教学评价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评价使学生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育评价,构建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实施过程的变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过程评价体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达到使学生学了、想了、练了、会了、乐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且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以人为本,文化管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中的教学评价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中的评价体系。要从学习过程的评价、作业练习的评价和阶段性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构建。学习过程的评价应体现评价的主体性、多元性、民主性、导向性、发展性和激励性;作业练习的评价应体现评价的及时性、协商性、层次性、真诚性和趣味性;阶段性考核评价坚持分散评价与集中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四结合”。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为此,它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而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发挥新课程评价多种功能的教学实践平台,而且是建立三个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雅莉 《湖北教育》2005,(10):16-17
评价改革是推进新课程的重要一环,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确,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与体验.从激励的角度出发,促使学生形成自信心与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发展。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对于提高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特长,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要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陈娜丽 《文教资料》2010,(22):166-167
音乐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方法与手段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素养导向单元学习评价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议题,它对促进学校质量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变革、科学判断学生素养发展水平、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师和学生评价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它体现了整体性与系统性、情境性与真实性、过程性与发展性、表现性与高阶性的特征。教师需要在“知行合一”的行动中逐步实现“六个学会”,从而提高单元学习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价值目标,推动教师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教师要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生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激励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动态坐标系中逐渐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长期主宰着学生和教师的命运。为了追求一个好分数,使得师生深陷题海,往往造成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书袋子”,甚至是“书呆子”。要改变这种存在着极大弊病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应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下面是对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操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课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评价应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教育过程的评价。教师教育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要对教师、专业、课程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不同的新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能完全否定或回避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两种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陈小美 《考试周刊》2012,(94):171-173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仍沿用原有的德育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一学期,一张纸,一支笔”原则就可以评定学生半年来的思想道德品质.这种期末定优劣的体制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身优良品质的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自身修养的自我意识,同时班主任和同学同伴也没有相互激励、随时发现随时改正的有意注意,导致期末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流于形同虚设的尴尬境地。要改变这种终结性德育评价体系的尴尬处境.作者认为可以将过程发展性评价体系与终结性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争取认可”的成就感.在“肯定认可”的情况下,有意识、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发展.从而促使冲职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通过《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以下简称《走进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及如何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