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关系学习为中介变量,企业开放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组织忘记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320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开放度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企业开放度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关系学习为中介变量,企业开放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组织忘记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320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开放度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企业开放度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对作为其创新能力支撑体系的高新区创新系统却缺乏深入的解析。依据生态学思想搭建出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性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集群"黑箱"来探悉其创新能力与演化的内在机理,阐释相互之间及与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集群创新种群生态投入与创新产出有很强的正向关系,创新环境对创新投入有很强的正向作用。根据此研究结果,高新区可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内在投入因子、环境因子来差异化建设创新型高新区,对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型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广州开发区个性化医疗与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实证,构建社会网络关系特征、组织学习、创新绩效间的模型。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关系特征对组织学习和创新绩效都有着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社会网络关系特征影响创新绩效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适应性学习能明显地促进创造性学习;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协同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等有利于组织学习的活动,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此,提出相关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史普润  李昆  贾军 《科研管理》2019,40(12):21-30
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沿,它的创新效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高新区可以借助平台理论来指导自身中介作用的发挥。本文构建了高新区创新平台运作模式的理论模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的思想验证了高新区创新平台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新区平台化创新的演化过程包含了域内和域间两个层次;平台效应是导致经典BCC模型效率估计偏差的环境因素之一;创新平台效应存在于高新区的域内和域间;2013年高新区创新平台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议政府扩大宣传、提升园区规模,吸纳更多创新主体;建立良好的创新平台互动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度;支持创新平台领域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深刻认识平台在促进创新效率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新区平台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氛围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软环境”,对双元组织学习以及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创新氛围、双元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双元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组织学习在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影响创新绩效,但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双元组织学习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同时对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重视创新氛围和双元组织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丰富的关于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的文献中,往往忽视了组织遗忘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学习能力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文献探讨构建概念模型,运用珠三角地区219家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存在,组织学习能力在二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结果为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组织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主动组织遗忘,包括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对组织学习能力起着直接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组织学习,主动组织遗忘能间接提高组织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链式集群企业多维网络关系通过二元式组织学习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对福建省三个链式产业集群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链式集群网络关系广度、关系强度及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影响:组织学习在企业网络关系和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不同作用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链式集群网络背景下企业应重视多维网络关系的建立和调整,加强及平衡二元式组织学习,并适时通过网络关系和组织学习的双向动态调整,提高其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27家企业的数据开展分析,结果显示,组织结构柔性、创新战略作为前因变量影响吸收能力,根据"组织结构—战略"匹配理论,两者的交互作用也能促进吸收能力形成;同时,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吸收能力在前因变量和创新绩效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了企业"战略—结构—能力"与绩效的关系:企业需要以创新战略为导向,构建柔性化、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并有效开展内外部知识获取评估、应用吸收和商业化,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如何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企业网络成员的互惠程度对其管理创新的影响,同时分析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网络成员集聚程度、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的控制作用,并基于458份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网络互惠程度、学习能力和企业管理创新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表明:学习能力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网络互惠程度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并在低集聚企业网络中起到更强的中介作用;同时,网络互惠程度、学习能力和企业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受制于企业规模大小和研发投入高低的影响。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产业集群和网络理论中关于外部组织是否及如何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省级政府主导规划、以中心城市为聚集点、毗邻城市群为协作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地市级政府自愿合作治理创新和政府间协调机制调整的典型范例。但是,这种以利益共享为出发点、以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的分区规划也存在加剧省域内分异的可能。基于以上假设,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的国家级经济区———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产出理论和HP滤波、离散虚拟模型,讨论了2000-2010年间经济开发区和非经济开发区分异演变趋势。实证分析表明,省域内经济开发区和非经济开发区分异程度较重,经济增长分异程度大于社会与民生发展分异程度。政府主导的分区战略规划,是导致区域发展分异的重要冲击源。其政策性启示是,省际竞合执政理念下的经济区与非经济区之间的统筹均衡规划应是地区科学发展的应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3-2008年的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马太效应及其空间方向,并对应地规划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近6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趋势上存在马太效应,并表现在南方-北方和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两个方向上,沿海-内陆方向上未显现;但就平均极化水平而言,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方向跃沿海-内陆方向跃南方-北方方向。最后根据实证结果,选定北京、长春、上海、西安、武汉、广州或深圳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参考对象,形成了近十字型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产业开发区集聚效应与区域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竞争优势 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贸易能够开展的原因在于贸易各方在成本上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取得受制于外生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而新贸易理论学者认为,在市场与分工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内生的绝对优势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在竞争中,自然禀赋以及先天技术条件所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地位正不断地受到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在竞争中产生的竞争优势的冲击而不断下降,竞争的结果不是取决于资源的丰裕与稀缺,而是取决于使用资源的效率,即生产率的高低.学术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深入到了公司内部,而且也注意到公司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产业组织形式的作用,区域因素重新受到重视.这里的区域因素,并非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自然禀赋因素,而是区域内由于竞争、合作、创新、集聚、干中学等动态因素导致的优越于其他区域的内生因素.产业集聚现象,引起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国际贸易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兴趣,由此形成了对产业集聚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23个与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指标,构建了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度4个方面,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江苏省18个典型城市开发区调查数据为例,对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4个层次: ①超集约,即土地供求紧张,分值大于0.3; ②集约,土地供求平衡,分值在0~0.3之间;③基本集约,土地供求在一定时期内平衡,分值在-0.3~0之间;④欠集约,土地有所闲置,土地产出率较低,分值小于-0.3。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区域差异:苏南地区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而苏中地区高于苏北地区。据此,提出提高土地集约水 平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耦合机理的角度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机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开发区产业耦合机制建立与强化的过程,指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风险因素并对开发区产业演进的路径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16.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界定高新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关系,阐述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特征,从高新区、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这三个层面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指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Electronic commerce offers immense opportunities to the producers of pornographic products and services. Although this sector generates significant revenues, it is almost invisible in academic literature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where it is both little discussed and undertheorized. We suggest that a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framework may help explain current moves by stakeholders in the industry to achieve legitimacy, and that this approach may assist future analyses of commercial dynamics in the online pornography sector.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科技园区技术预见的程序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世界技术预见发展简况进行了回顾,提出我国高科技园区技术预见的具体实施程序,并对实施技术预见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瓶颈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高新区在管理体制设置、综合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创业孵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制约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Davies KG 《Endeavour》2003,27(3):131-133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uccessful art helps to solve our emotional problems. Can it therefore help with our current crisi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science and society? Art and science are activities that have seemingly different cultures; scientists are seen as objective and rational, artists as subjective and intuitive. Each inhabit cultures that are seen to be mutually exclusive, but this has not always been the case. For exampl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ople were schooled across both art and science and there was no clear dividing line. Where did the split occur, and is their interaction important in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