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网络游戏媒介本身在丰富的视听盛宴、平等的社会地位、游戏的快乐感觉、对现实的超越性和体验的自由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受众的游戏心理意识;二是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满足了情感交流、释放压力、自我实现和好奇探索等心理需求。因此,应该从立法、游戏本身、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且尤其应该突出网游成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网络游戏媒介本身在丰富的视听盛宴、平等的社会地位、游戏的快乐感觉、对现实的超越性和体验的自由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受众的游戏心理意识;二是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满足了情感交流、释放压力、自我实现和好奇探索等心理需求.因此,应该从立法、游戏本身、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癌,且尤其应该突出网游成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网络游戏成瘾标准及其症状的基础上,对十省市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和大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我国不同学段青少年网络游戏的参与程度、成瘾比例、游戏时间、上网场所及占课余生活比例等多项数据.我国青少年中有79.3%玩过网络游戏,成瘾比例为3.2%.青少年时期的特殊心理、网络游戏本身吸引力,以及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与管理、社会监管等方面都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如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越发地普遍,游戏成瘾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就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父母心理困扰、亲子关系、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子亲合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与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16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心理困扰会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在父母心理困扰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之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果,父母应注重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并在积极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方法,以有效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个亚型,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回顾国内外网络游戏成瘾研究成果,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概念、评估与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进而指出现有实验研究的效度问题与网络成瘾问卷编制中网络成瘾亚型研究的不足,明确了青少年网络游戏结构特征、不同游戏种类影响的比较以及网络游戏成瘾评估方法的科学化与评估指标的多样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作为网络游戏成瘾的最大群体,表现出的网络游戏的非功利性、普遍的认同感,以及带来共通的游戏愉快感等,深刻地诠释了康德审美判断力的四个契机:质、量、关系及方式,为人们从审美角度去分析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根本原因提供了参考.因为游戏感恰恰符合了人的自由审美本性,所以把游戏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本因,是一个最直观的且“回归事物本身”的深度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教育与游戏的结合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软件的日益增多,网络游戏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对锻炼游戏者的反应敏捷性、开发游戏者的智力,对增加游戏者的电脑知识都有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日益增多及不健康游戏的层出不穷,网络游戏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很多调查显示,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上瘾,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还经常有媒体报道青少年因玩网络游戏上瘾而产生心理或生理疾病、走上犯罪道路,甚至导致死亡。可见,现在青少年打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9.
朱莱  王娟 《考试周刊》2007,(23):28-29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遭破解,青少年网游成瘾问题再成焦点。虽然游戏致瘾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深层原因。网络游戏也并非只存在负面的影响,游戏监管技术的改进只能是事后的控制,要真正解决目前的青少年网瘾问题,还应该从游戏的内容设计和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独立学院工科生的特点,就当前独立学院工科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和现状进行探讨,认为独立学院工科生课程连贯性强、对计算机技术相对熟悉、不善人际交往等特点加剧了网络游戏成瘾过程;就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危害进行分析,并就游戏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引导等数个方面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软件的日益增多,网络游戏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对锻炼游戏者的反应敏捷性、开发游戏者的智力,对增加游戏者的电脑知识都有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日益增多及不健康游戏的层出不穷,网络游戏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很多调查显示,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上瘾,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还经常有媒体报道青少年因玩网络游戏上瘾而产生心理或生理疾病、走上犯罪道路,甚至导致死亡.可见,现在青少年打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都有权利和义务,根据各自的职能,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教育青少年,使其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一名15岁英国少年被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确诊患有“游戏障碍”病,这是NHS首次确诊这一疾病。这名住在伦敦的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丧失迈出家门的信心”,已休学一年并住院8个多星期。一今年夏天,中国北京的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再次进入暑假高峰期,近80个游戏成瘾或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此接受心理疏导和治疗,他们中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者采用亲子关系问卷、自尊量表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卷对广东省、海南省、湖北省345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亲子关系与网络游戏成瘾均显著负相关;自尊在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亲子关系既直接抑制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也通过提升青少年自尊来间接减少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此外,父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抑制效应大于母子关系。为此,父亲特别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多花时间与孩子增进了解,改善亲子关系。学校应该协助家庭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自尊需求,组织团体辅导项目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14.
《王者荣耀》是风靡全国的手机游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最近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此款游戏不仅吸引了成年人,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游戏.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而《王者荣耀》的出现更是让问题白热化,本文试从游戏本身和青少年本身的特点着手探析成瘾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网络游戏动机问卷(AIGI)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卷(AIGA)调查了577名初中生。结论:初中生生活事件、网络游戏动机和网络游戏成瘾得分在年级和性别上均有显著差异。初中生生活事件、网络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网络游戏动机在生活事件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为防范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成瘾所引发的个体及社会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开发了网络游戏成瘾的测量工具,并对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及判断标准仍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和神经实质,揭示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丹 《时代教育》2009,(7):158-15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网游成瘾问题成为焦点.文章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为视角,探讨了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本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矫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237名在校中职生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网络游戏成瘾比率高于同龄青少年;男生上网游戏成瘾的比率高于女生;学业成绩差的网络游戏成瘾率高于成绩一般的,而成绩一般的高于成绩优秀的;二年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率高于一年级,一年级高于三年级;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社会支持低于非成瘾者,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解决中职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多管齐下,加以预防,以促进他们的成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呈现低龄化趋势。调查发现三至六年级小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比例很高,占总人数的20.6%;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关系,尤其是家庭矛盾性与家庭亲密度对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该结果说明,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一个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预防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徐宏韬  李亚青 《双语学习》2007,(11M):119-120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遭破解,青少年网游成瘾问题再成焦点。虽然游戏致瘾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深层原因。网络游戏也并非只存在负面的影响,游戏监管技术的改进只能是事后的控制,要真正解决目前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加深对网络游戏的了解和对青少年的引导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