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师:上课之前,有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一下。大家看,有这样一个词——(师板书:亲人)师:读一下。(生读“亲人”)按照工具书里讲,亲人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你血脉相连、相通的人。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生: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我的亲人。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我和他们有血缘关系。师:很好,请坐。还有吗?生:我的外公、外婆也是我的亲人。师:外公、外婆,他们和你的母亲有血缘关系。还有吗?生: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是我的亲人。师:一点也不错!现在我要问你,你了解你的亲人吗?生:我了解我妈妈,她是护士,今年37岁了。师:你…  相似文献   

2.
一、“聊聊天”对话:学读题师:(板书:“聊”)这是什么字?(生读)能组个词吗? 生:聊天。生:闲聊。师:什么旁? 生:耳朵旁。师:聊天的时候,要用耳朵听,在一起说说家常。现在就让我们来聊聊天。平时,你们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 生:爸爸、妈妈会问我学习怎么样,叫我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3.
片断师:在你的记忆中,妈妈有没有生过病?(生纷纷回答,说见过妈妈生病)师:你有没有关心过妈妈的病情?你是怎么问的?让我们来演一演吧。我当病中的妈妈,你放学回家,看到  相似文献   

4.
镜头一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所喜爱的人,有的会说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把我们抚养大;有的会说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文化知识。现在,我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所喜爱的人。生:老师、工人、农民、解放军……师:究竟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当代最可爱的人)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度里,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当你早上背着书包蹦蹦跳跳来上学的时候;当你晚上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  相似文献   

5.
案例:师:下午放学,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家里只有你在写作业。同学们谁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们齐刷刷地举起小手)师:看来同学们都遇到过自己在家的情况。这时,你已经写完了作业。恰巧你的小伙伴邀请你到楼下去玩,你会怎样?生:我会很高兴地跟他去玩儿。生:我也会。师:还有哪位同学会这样?(10余名学生举手,老师点点头。)有不同的做法吗?生:我会说我不去,我在家里看电视。生:我会告诉他,我妈妈不让我下楼乱跑,妈妈找不到会着急。师:都谁会这样做?(30余名学生举手)你们真懂事!生:我会邀请我的小伙伴到楼上来玩。师:你也想着妈妈,又能够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6.
刘玲 《贵州教育》2005,(19):31-32
一、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到商店买过东西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出示商店情境)。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买东西要付钱。生:我看到了售货员找回顾客的钱。……1)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呢?生:买东西。生:游玩的时候。生:报名的时候。2)导入新课。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生:叫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2.小组合作、获取知识1)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轮流认一认,看谁认识的人民币最多。(学生互助认识人民币)生问:(…  相似文献   

7.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全的身体,有一双健康的腿。你能用这双健康的腿做什么呢?生:我能用这双腿走路、跑步、跳绳、旅游……师:上帝把这美好的生命降临在我们身上,但却没有把这美好的生命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板书:史铁生)你熟悉史铁生吗?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古诗词欣赏方法。2.学习运用比较法学习同类诗歌。3.体会两首诗中不同的离别之情。一、课前导入师:我想了解一个情况,同学们的家长有出差经历的请举手。我采访一下你,你的妈妈出差多还是爸爸?生:我们家爸爸出差多。师:他最远出差到了哪里?去了多长时间?生:他最远去了常德,走了半个月。师:我再采访一下你,你的家长最远去了哪里?  相似文献   

9.
师:上课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最近的作业多吗?生:(很整齐的)多!师:有没有觉得作业少的?觉得自己作业少的同学举个手好不好?(没有学生举手)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那么作业多到什么程度?XX,你来说说。生:反正就是不停地做啊做。师:“不停”,呵呵,“不停”这个词比较模糊,我们精确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小朋友们情绪高涨) 师: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 摸摸你的大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大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 (当说到“尾巴”时,小朋友们都笑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 师:你们在笑什么? 生:(只笑却答不出) 师: (不急不忙,微笑着问你找到尾巴了?你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 (小朋友们和听课的300多位老师又笑了)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 师: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1:老鼠有尾巴。…  相似文献   

11.
师: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已经了解了课文中事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他们都有保护弱小者的精神而深深地感动。那么,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你愿意成为谁?生1:我想成为爸爸,因为他是最强大的,他可以保护所有比自己弱小的事物。师:(点头赞许)你很有爱心,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强者。生2:妈妈能保护萨沙,萨沙能保护蔷薇花。尽管他们的力量没有爸爸强大,但他们却和爸爸一样善良,所以我想成为妈妈或萨沙。师:说得真不错。我们都应成为善良的人,在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自觉地去帮助别人。(原以为学生的答案会到此为止,因为原先设定的“让…  相似文献   

12.
曾云 《江西教育》2012,(12):40-41
<正>【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13.
一、回顾成长历程,激发感恩之情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孩子快乐成长的录像)看了录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受到小时候生活的幸福。生2:我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师:爸爸妈妈给了你哪些关爱呢?生1:妈妈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生2:我生病了,妈妈陪了我一晚上。生3:爸爸带我去爬山,给我讲数学题。─  相似文献   

14.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给我吃药。生:妈妈晚上给我盖被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想怎样学这首诗歌?生:我想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生:我想多读几遍。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来学习。生:我想把诗中写的事演出来。生:我也想仿写一首诗,写出妈妈对我的爱。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新颖,就按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自由组合自学)师: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喜欢它?生:我最喜欢第三小节…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播放录音)“同学们好,我叫小芳。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晨,喊我起床的是妈妈,给我买早点、冲牛奶的也是妈妈。送我上学的是爸爸,辅导我、督促我做作业的也是爸爸。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师:同学们,我们将小芳同学最后说的那句话齐读两遍好吗?(教师出示复习导入)例:下面题中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6×18+6×7○6×(18+7)2.20×15+20×9○20×(15+9)师:同学们可以先计算“○”左右两边算式,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生: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师:联系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  相似文献   

16.
正一、品味细节,让爱更浓师:静心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或字词中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请圈画批注。(生自读后交流)生:我从"妈妈生病住院,还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的话"中看出,她还惦记着爸爸,从妈妈的话语和语态中体会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师:你很会读书,从妈妈的话和语态这两个细节中体会到了妈妈的爱。生:我从"爸爸没吃饺子,也没心思听我精心编制的  相似文献   

17.
曾云 《江西教育》2012,(35):40-41
【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18.
笑笑糖     
有休息天“妈妈,妈妈,再给我生一个小妹妹陪我玩吧!”“别闹了,妈妈忙着呢,没有时间。”女儿不高兴地嘟着嘴说“你不是有休息天吗?”应该安慰儿子“:爸爸,当别人心里难受时,就应该安慰他,对吗?”爸爸“:那当然。”儿子:“爸爸,这次考试,我有两门功课不及格,我现在心里真是难受极了。”爸爸“:你……”还有小鸟在飞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不耐烦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  相似文献   

19.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老师走到前排的一位学生面前。)师:你叫什么名字?你能告诉我们,你妈妈姓什么吗?生:我叫何帆怡,我妈妈姓樊。师:何帆怡的妈妈姓樊,我们就叫她樊阿姨,好吗?(板书:樊阿姨何帆怡)师:那么,樊阿姨和何帆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师: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樊阿姨就一定是何帆怡的妈妈。妈妈和女儿是一种相互依存着的关系。(板书:相互依存)师:(指板书)这是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故弄玄虚,先声夺人师:今天上什么课?生:作文课。师:饼干课。生:啊?!师:(手举饼干)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饼干。前一天夜晚,我把它塞进行李箱,准备带它来这里,它可高兴了。夜里,在梦中我听到了饼干先生对我说:"听说你要给XX的小朋友上课,请你帮我做件事,好吗?"我很好奇,就问:"做什么事?"它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