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2.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很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应”。反过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爱戴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表现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情感因素,运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手段助力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气氛,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学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所必须的。对教育工作和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情感生活的重要方面。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生的关系问题,并就这一问题作过许多的精辟的表述,如:“师徒如父子”、“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等等。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必然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而这又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上。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是师生情感双方交流的过程。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感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对学生起着激励作用。学生一旦对教师感到亲切,就能解除许多顾虑,从而敢于交流思想,敢于质疑问题,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使师生达成心灵的默契。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关爱感受越深,对教师就越信任,对教师的教导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课堂上出现师…  相似文献   

6.
健康的学习情感对学生的认识活动将产生增效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起健康情绪的共鸣.学生对老师尊敬、热爱的情感,也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要着力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7.
第一,教态和蔼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就是教师的情商表现,它直接影响学生的情商。亲切和蔼的教态能唤起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才没有心理障碍,学生心境愉快平和,教与学的成功率才会提高,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态和蔼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出师生平等,也能反映出教师自身人格的高尚。教师和蔼反映出教师热爱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蔼的教态其实质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外在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教学严谨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芸 《甘肃教育》2004,(9):35-35
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尊重、信任和期望会使学生切实地感到自己的存在,从而产生情感交流的需要,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效。因此,平时上课时教师要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言行给学生以鼓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  相似文献   

9.
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感情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前苏联教育家乌辛斯基说:“教态对儿童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教师的教态好,能引起学生愉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使学生产生敬意与模仿的心理反应。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感情互相沟通交流和信息互相传递的过程。教师的感情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信任和爱护上。古今中外的一些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生之间的情谊。如孔子对他的弟子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学生们排忧释疑,从而也引起他的弟子对他的无限敬仰和热爱,学他的学说也乐…  相似文献   

10.
杨志洁 《现代语文》2009,(6):133-133
对于中学生来说,能表达他们最鲜活、最富个性激情的年轻生命的“语言”便是写作了,因此,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适应生命冲动的需要,自由地抒写自己的生活,倾诉生命情感,表达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真话、抒真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又便于让教师掌握情况并及时加以疏导,通过批语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赢得学生的真心与信任,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逐步形成高尚的健康的情感,使其热爱生命、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若能重视并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尊重、热爱和关怀学生,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从而使学生从记忆仓库中涌出许多表象,激发出多种联想,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把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统一起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它易于师生情感交流,易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易于引起师生共鸣。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一、教师在课堂上情感要投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语言、表情身体都要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为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一个音乐教师在范唱歌曲时,缺乏歌唱的情真意切,那…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情感则是合作的心理基础。教学过程缺少了情感,如同植物生长过程缺少了阳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注意对师生情感的培养和运用,既体现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也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技巧。一、情感的效应———学生爱学你的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一般会爱学他所教的课程。这种“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广泛存在。我校教学考评委员会曾在部分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内容是让学生写出“你所喜欢的老师”、“所喜欢的课程”。尽管调…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热爱学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热爱学生,对学生有真挚的感情,学生才能产生对教师的尊重。体育课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一般说,学生都具有“向师性”,愿意接近教师,期望得到老师的爱。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向导。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情感的认同程度,即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讨厌这个老师,就会产生厌教心态,就难以学好这…  相似文献   

16.
浅析新课标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关心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而且要善于运用微笑。因为教师的微笑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和信任,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较兴奋的状态,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能够无拘无束地学习,大胆地思考。  相似文献   

17.
张圣君 《文教资料》2010,(30):64-65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而且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感交流活动,营造一种情感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真心相待、真诚沟通。从而促进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本文从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完善自我,以形象魅力吸引学生;教之以情,激起共鸣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一、注重情感教学 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耍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几何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关心和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唤起学生心理的共鸣,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当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不能以情感代替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培养师生积极情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后天形成对客观事物变动的表里好恶反应。好感将推进主体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和表现;恶感将会阻止主体行为的产生,并使其行为向着反方向发展,这种不可估量的情感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即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师生情感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情感一方面诱导、感染着学生,另一方面更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愉悦的功能以及心理催化作用,师爱就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