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文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学科,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视野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普通高校比较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本科教学评价机制着手,为比较文学的本科教学构建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比较文学观念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可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文学审美水平,形成开放、比较的思维能力,改进现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基亚的《比较文学》和谢弗雷的《当代比较文学方法与视野》为研究文本,从两者的目录编排入手,比较了两本书的构架、层次、对比较文学的不同定义、对总体文学的不同理解、对翻译研究的不同角度,从中追溯比较文学这门年轻而开放的学科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因而阐述了对比较文学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军 《教学随笔》2007,(4):22-23
《新课程(试行版)》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它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它学科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学科具有跨越性、开放性与人文性等三大特征.相应地,成人教育中的比较文学课程对成教生的功效也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帮助他们确立世界文学观,二是开阔他们的视野,三是增强他们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1981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接下来有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并招收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97年,国家教育部在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合并,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名义归为中国语言文学内的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明确规定比较文学为中文系主要课程之一。此后,中国比较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学校增列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全国大部分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比较文学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1997年国家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将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二级学科后,"比较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并被安放在必修课的位置上。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许多学者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发表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这一学科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体系的形成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他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时期,它是直接受浪漫主义理论的影响,在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扩大文学视野、提高文学教学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把“比较文学”在字面的意义上误读为“文学比较” ,这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 ,即使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是一种由来以久的现象。为了准确地定义比较文学 ,我们还可以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四种相关学科概念进行参照从而明确这一点。讨论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四个学科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这对于进一步明确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学科意识和学科界限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欣赏批评能力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功能.若借鉴比较文学的意识和研究成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参照系中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学观念和国际视野,有利于更新传统的封闭的民族文学史观,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中国文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打通中西传统诗学之间的隔阂,建立全球性诗学框架,如何开拓比较文学的深度和广度,是文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饶芃子先生以开放的目光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对比较诗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拓宽了比较文学的学术视野,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中文本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多种明显的不良走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目前所遭遇的困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理论化与空洞化,外国文学教学的线条化与零散化。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成为学科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提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内容互渗式教学改革模式:让外国文学全面渗透比较文学教学,使比较文学的理论建立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冲淡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克服比较文学的空洞化;让比较文学观念深入到外国文学课堂,使外国文学教学打通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乃至不同学科,形成混融一体的知识体系,打破外国文学教学隔绝零散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和亚非两部分)或《世界文学史》与《比较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促进该学科教学的深度改革,郑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教师们希望用笔谈的形式,写出每位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经验,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陆颖 《教育探索》2012,(5):155-159
“以输出为核心”的文学翻译课程模式应用描述翻译研究理论,围绕翻译输出,多板块多语种系统组织教学、调配师资,让学生具备比较文学视野下创造性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波士顿大学的这一课程模式能为我国文学翻译教学改革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6.
每十年一度的美国比较文学协会的最近报告中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的独立性有赖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性与关系”。文章论证指出,这是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的“进一步、退两步”的新说,论文通过对国际学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反思,进一步论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三要素:跨界的文学关系——研究对象,跨界的视野——“知识装备”,与之“适合”的研究方法——可比性学理逻辑假设,这三者共同组成了互存互动的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从而使比较文学成为与众不同的一门文学研究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7.
吴家荣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新编>结束了安徽省高校没有自己编写的比较文学教材的历史,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中一个值得称道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比较文学由于其学术视野开阔,对加速各国文学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不少高校都在中文本科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还设立了比较文学硕士点、博士点,安徽省也不例外.为适应安徽省高校教学需要,<比较文学新编>及时地出版了,它必将起到推动安徽省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作用.作为一本新教材,它有许多特点,本文将试谈其中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宏观比较文学"指的是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是各民族文学特性、各区域文学的形成及其特性、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应以"宏观比较文学"对本科生的"比较文学概论"课程加以改革,将以学科原理及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微观比较文学",置换为以世界文学宏观比较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比较文学",把"微观比较文学"划归为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把"宏观比较文学"确定为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解决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繁琐化、比较文学与西方文论等其他课程的重叠交叉化、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的无层次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分裂化、东方文学缺失造成东西方文学的失衡化等困扰已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世界文学史与比较文学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年来,本学科的教师们潜心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了促进该学科教学的进一步改善,郑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教师希望用笔谈的形式,写出每住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经验,以便于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消除学生孤立地看待各门学科知识的现象,形成完整的世界观;有助于学生探寻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发现新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广阔的认知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使学生学会综合性地解决问题。下面,分享两所学校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