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管理学是介于科学技术学(科学学、技术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科学技术管理学在中国的兴起,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管理"研究。借助于对期刊论文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及对代表性著作基本内容的概括,对科学技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多层面解析,梳理出诸多研究主题线索。科学技术管理学已经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管理》2014,(3):F0002-F0002
刘则渊,男,1940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学理论、科学计量学与科技管理学,发展战略学与技术哲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部省级创新基地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管理的学科属性是科学还是艺术的讨论,一直是管理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管理学以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揭示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完全具备了科学的特征。无论是否认管理科学性的观点还是认为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折衷主义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管理本质上是一门科学,艺术性只是对其科学性的一个补充或提高。  相似文献   

4.
“马太效应”是社会各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科学研究中尤为突出.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检索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大连市管理学研究文献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通过研究产出文献分布的增长规律、研究产出机构和高合作机构的共现网络、研究主题关键词共词网络等知识图谱,揭示了大连市管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马太效应现象.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管理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进行解释,为管理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是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属性,也是新医改推进过程中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价值目标。然而无论是政策制定者、卫生管理者还是理论研究者对公益性内涵这一问题都存在着较大的认知模糊。从不同研究者的认知差异出发,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内涵进行概述与提炼,借鉴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内涵界定进行理论分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内涵寻找多学科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百年管理科学化进程构建了庞大的管理科学体系,管理科学知识不断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学科的科学性.论述了管理与管理学现实属性和最终属性,以及管理学面临的挑战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唯物论看,目前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问题相互对立的两种主要观点都存在不可克服的予盾.与科学学强调科学与技术的差异不同.历史唯物论的经典作家们从它们的共同内核出发,形成自己的一元科学技术观,然而他们又肯定了科学技术具有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重属性,以至于进一步指出科学不仅是观念的财富,而且是实际的财富,因而具有物质属性.这一结论与现代系统观的观察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哲学理解以及判断某种形式的意识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8.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761-1772
 著名科学学家、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1922-1983)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周年了,但他的学术影响持久而广泛。普赖斯以科学计量学的开创性贡献而著称,而其成就却根源于厚实的科学史基础和科学学理论底蕴。从其整个学术生涯和发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科学学主题论文看,普赖斯继承和发展了贝尔纳的科学学理念与范式,深化和拓展了科学学理论与方法,其贡献主要是:阐释了科学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并基于此提出和论述了科学学的外延式多学科定义,科学学作为二阶主题的学科性质,以及由定量分析、理论模式、政策与管理研究三部分所组成的科学学结构;强调科学学的数据基础与定量研究,在科学学的范式下把科学计量学由科学的历史统计转向主流的引文分析,又从科学的网络分析推断科学图谱的革命新阶段,反过来又将定量揭示的科学发展指数规律和分布规律,归为“研究的研究”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加上一国科学产出占世界的份额与其GDP份额成比例的规律,总称为普赖斯三定律,从而丰富了科学学的理论空间;从科学学理论的视角阐明科学政策应当建立在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科学的本质及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关系作为科学政策的基本依据。普赖斯生前不仅依据科学发展的倍增期缩短的趋势,预见到中国科学发展将会更快,而且非常关注中国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的发展,给予热忱帮助,寄予莫大期待。令人欣慰的是,在他辞世后的30年间中国科学迅速崛起,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亦成为世界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的活动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情报科学》2007,25(2):177-182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哲学已经确立自己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并且正在成为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信息作为物质的基本属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知识是对信息的抽象。对知识的管理以对信息的管理为基础,借助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活动为信息哲学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学科群共同的哲学基础,也是信息管理学和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管理学的视角分析电子政务课程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管理理念、政府管理环节、政府管理领域3个方面对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置。  相似文献   

11.
理论构建是企业战略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对于理论构建的方法、意义等相关层面的探讨就显得极为必要。从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和理论构建的方法等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构建现状着眼,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借鉴西方管理学界理论构建框架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战略管理学研究进行理论构建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推进科学学理论研究和科学计量学在中国的发展,本刊与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经过友好协商,从2014年第3期开始,共同推出"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专栏。这个专栏不定期刊出,每次刊载2-3篇文稿。开办这个专栏,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本刊共性基础的科学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科学学理论研究和科学计量学在中国的发展,本刊与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经过友好协商,从2014年第3期开始,共同推出"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专栏。这个专栏不定期刊出,每次刊载两三篇文稿。开办这个专栏,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本刊共性基础的科学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进科学学理论研究和科学计量学在中国的发展,本刊与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经过友好协商,从2014年第3期开始,共同推出"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专栏。这个专栏不定期刊出,每次刊载两三篇文稿。开办这个专栏,基于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对科学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新的思考。提出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形相";在不同视角下,科学学具有不同的学科归属;科学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其特有的研究方法是"多元归一法"。  相似文献   

16.
CSSCI管理学来源期刊引文网络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34种管理学期刊之间的引用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软件Ucinet对CSSCI收录的管理学34种期刊引用网络进行网络密度分析、点度中心性分析、中间中心性分析,绘制期刊引用网络图谱,统计了各期刊高频关键词.经分析发现,科学学类期刊之间的引用关系紧密,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最后,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技术管理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体系,成为管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创建技术管理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技术本身的规范、管理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领域.技术管理学成为联结技术和管理的纽带,将传统管理学科与工程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技术管理学可以解决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不懂管理、管理人员不懂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推进科学学理论研究和科学计量学在中国的发展,本刊与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经过友好协商,从2014年第3期开始,共同推出"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专栏。这个专栏不定期刊出,每次刊载两三篇文稿。开办这个专栏,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本刊共性基础的科学学理论和科学计量学及其最新的知识图谱、知识可视化方法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本刊作者和读者了解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前沿、发展趋势展示一个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正>从本期开始,我刊将不定期开设"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专栏。专栏由本刊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经过友好协商、共同联合创办。开设本专栏,旨在将本刊倡导的科学及其管理主题奠立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主题形式检索,对50年来,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来看,1959-2008年间,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呈递增趋势,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从学科与期刊分布来看,国际技术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与经济学方面,并且已由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而转向管理学视角的研究;机构与国家或地区分布显示,北美洲与欧洲的若干国家与大学,是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强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