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廉明 《中华武术》2024,(2):50-52
在800米跑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800米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了研究,从高三组和高水平组执行不同的训练计划证明,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水平都是影响800米跑成绩的主要因素,800米跑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以提高800米跑的次数为主的力量耐力影响最大。但实践证明,最大力量对提高100米跑成绩影响较大,100米跑水平的提高对800米跑的耐力影响也很大,所以在安排800米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时,应该每周安排两次力量训练课,一次以提高最大力量为主,一次以力量耐力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中小学是培养强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训练基地,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实现和保持竞技体育强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从事中小学体育工作多年,通过平时的业余训练,发现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对短跑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协调放松能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基本训练方法1.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30~50米,中速跑动,中匀速跑,动作协调放松,脚前掌着地,跑时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2.协调放松大步长跑动作协调放松,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跑时上下肢摆动幅度大,重心高。随  相似文献   

3.
世界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选手全程和分段成绩进行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男子400米跑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认为,运动员绝对速度能力、保持高速跑的能力以及匀速跑的节奏,是训练工作中应抓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我发现80%以上同学在800米测试中,无论成绩优劣,跑的节奏均是典型的“先快后慢”。 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训练中只重视了800米跑的训练方法,而忽视了跑的节奏安排与训练,导致了运动员对800米跑的节奏控制不好,在测试中盲目加速,造成体力、速度储备分配不均而影响了成绩。 我针对800米跑对运动者在心理、生理、体力分配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在训练和比赛中尝试着采用了一套节奏安排方法,改进了运动员在测试中盲目加速的缺点,对提高成绩,很有实有价值。 具体做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管场上情况如…  相似文献   

5.
王皓 《中华武术》2022,(1):18-20
<正>中学生课余训练是中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课余训练的内容广泛多样,其中中长跑是相对枯燥、无趣、学生容易排斥的项目。尤其是800米跑,中学生更是谈之色变。近年来,学生体测越来越被重视,800米跑又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提高成绩就成了各位基层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要想提高成绩,就要有针对性地提高800米跑所需要的各项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800米跑是体育高考必测的身体素质项目之一,它既需要速度又需要耐力,只有当两者都达到比较完美的状态时才能跑出较好的成绩。但事实是,很多学生害怕跑800米,一听到800米跑心里就发怵。对此,笔者在此将结合自己的训练经验,谈谈800米跑的训练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中跑项目是高考体育生身体素质测试(800米跑)和部分考生选择专项测试(1 500米跑)的主要项目,如何有效地提高考生中跑训练的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师和考生探讨的问题。体育考生的中跑训练不同于专业运动员的中跑训练,既要关注速度、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的训练,又要突出中跑成绩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高考时的训练和近几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考生中跑训练的方法。中跑项目是既有耐力又有一定速度的大强度竞赛项目。对于考生而言应该从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和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入手,按照考生训练的周期,选择适合高中生承受能力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800米跑作为体育高考项目,让许多教练员和考生感到不适。即训练多了影响其他项目的发展,训练少了又怕影响体育考试总分。其实,800米项目的训练属于无氧耐力训练,在训练中要多变换训练方法。这样,考生在训练时就会感到兴奋而不知疲倦,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一、一般耐力的训练一般耐力是中长跑运动员取得成绩的基础,发展一般耐力是为了让运动员承受更高的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9.
林伟 《中华武术》2020,(5):46-47
800米跑是体育特长生高考必考项目之一。在高考体育特长生进入冬训黄金期后,对800米跑的训练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如何在冬训这段重要却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800米跑的后程冲刺能力,又是冬训期间高考体育特长生重点训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荣 《体育师友》2005,(6):18-19
拖物跑是短跑运动员突破速度障碍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短跑成绩的有效方法,尤其对高三体育考生来说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化训练手段。日本短跑名将伊东浩司他百米跑成绩在十三届亚运会上跑进了10秒大关,并夺得了100米、200米、4×400米三项冠军,成为当时的亚洲飞毛腿,抗阻力练习———拖物跑就是他短跑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拖物跑就是让运动员拖着一定重量的物体进行跑的练习,较常见的有拖汽车轮胎跑、拖杠铃片跑等方法,其目的是增加运动员跑动中的阻力,激发更多肌群参与工作,从而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这种练习其优点是能够保持短跑运动…  相似文献   

11.
400米是短距离跑,由供能特点所决定了在短跑项目上是最难跑的一个项目。他的难度不仅在于要求运动员要具备高水平的速度,速度耐力能力,还需要运动员掌握较为合理的跑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比赛中要取得好的成绩能正常发挥训练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合理的400米跑的节奏。  相似文献   

12.
牛超 《体育师友》2008,(1):40-40
800米项目被很多高三体育专业考生看作是最艰难的一项。平时的训练中有的教练常采用600米、800米或1000米等较长距离的跑来发展学生的专项耐力。长时间采用这些较长距离的跑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我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以400米作为800米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的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的经验与同行分享,望探讨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一、800m跑的技术特征 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不同距离的跑对步幅步频的要求不相同,对800米运动员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技术动作是第二位。但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技术就显得重要了,要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就必须使运动员掌握一套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4.
800米跑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耐力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极限强度下,以较高的速度、较少的时间通过全程,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大的项目。《青年运动员800米2+1组合训练探讨》从训练出发,运用训练新理念的观点,结合当今田径运动发展的新特点对当今800米跑的项目特征和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对提高800米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800米跑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耐力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极限强度下,以较高的速度、较少的时间通过全程,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大的项目。《青年运动员800米2+1组合训练探讨》从训练出发,运用训练新理念的观点,结合当今田径运动发展的新特点对当今800米跑的项目特征和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对提高800米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钟文琴 《精武》2013,(17):42-43
100m跑是综合体现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也是运动员们综合水平和能力速度发挥的集中体现。高水平的速度是由运动员自身的耐力水平所决定的。耐力速度是保持高速跑和提高加速跑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初中体育100m训练要以"速度"为训练核心,以"速度耐力"为训练的基础,把"速度"训练和"速度耐力"放同等对待,改正传统的只重视"速度",忽略训练"速度耐力"的体育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省体育院校、师范类体育系的高考体育考试内容是100米跑、8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四个素质项目的测试,有时个别项目有所变动,但是,作为主项的800米跑是必测项目。对一些考生来说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而800米跑对改善人体的代谢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800米跑的能力为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近几年的体育高考生训练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提高800米跑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400米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项目,是田径比赛中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较大的项目。运动员要想在此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还要有教练员科学合理地专项训练。本文从400米的运动特点、供能特点以及体育高考400米专项训练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提高高中体育生400米跑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积极训练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技能体育特长生的考试项目有100米、800米、立定跳远、铅球、专项,项目设置按照高考四大项分别进行。平常训练采用隔天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投掷,跳跃,跑交叉训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中跑训练与长跑训练混为一谈,把它们统称为中长跑训练,而在实际训练中二者的区别是很大的。一般来讲现代中长跑是指800米至马拉松之间的范围,从运动项目的供能形式和对运动员的各项运动素质要求来分,800米和1500米应属于中跑的范畴;5000米(包括女子3000米)和10000米应属于长跑范畴;而马拉松属于超长距离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