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知识网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文峰  杜小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64-67,135
面向信息资源管理和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域,讨论知识网格的有关问题。指出知识网格是网格、语义网和语义网格发展的有机融合和必然趋势;分析知识网格的基本内涵,揭示知识网格内容与功能方面的5个特征;对知识网格研究进行了定位,认为数字型客观知识是知识网格中主体知识,领域本体是知识网格中的知识组织体系,网格是知识网格中领域本体资源的整合器;提出立足整体、抓住核心、面向应用的知识网格研究思路,并给出当前知识网格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集成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档案相关学科数字信息群的知识集成进行研究,档案信息集成发展到档案知识集成,不仅是解决档案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异构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出于档案理论与实践创新和发展的需要;然后将档案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置于信息学科整体的知识集成环境中,对档案信息组织和档案信息检索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总体、功能、数据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档案知识组织需求进行分析,以为知识组织框架的设计建立理论体系,知识集成环境下的档案知识检索,应该以多本体为基础采组织领域知识及语义模型,以本体的概念集对资源进行语义标引,以基于本体的知识语言检索领域知识,以自然语言实现概念查询.该成果能够促进和推动档案领域数字信息资源发展,提高档案学科信息利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ontology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模型,阐述该模型如何通过以本体为基础的概念级支持,将传统门户网站的资源集成、服务集成、个性化服务、统一认证、统一检索等功能扩展到语义层面。同时,对这种新型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白华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127-133
[目的/意义]针对大众分类法和知识组织系统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构建兼有大众分类和概念本体特征的新本体,利用语义关联技术为标签添加语义,以克服传统分类线性结构的缺陷。[方法/过程]建立一个"文学图书本体", 该本体以每对概念与标签之间的资源相似率为标准,采用标签—概念映射和集成技术把标签映射到概念框架中,从而一方面赋予标签以等级关系、同一关系和相关关系等语义,另一方面提高概念本体的标引能力,使每种图书的属性充分得到语义表达和揭示。[结果/结论]试验表明,新本体在容纳性、灵活性和多向语义关联方面的功能,均有显著提高,因而可提高图书资源的知识表示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语义互联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图书馆知识的无限存在和有限表达之间的根本矛盾需要应用多领域本体方法,介绍现阶段应用多本体的解决方案——本体映射技术,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引入知识地图技术,认为应用知识地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领域本体的聚类,形成数字图书馆本体知识地图,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语义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语义互联模型。  相似文献   

6.
知识链管理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温有奎  徐国华 《情报学报》2004,23(4):476-479
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流在管理主体间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 ,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知识链与物料供应链不同 ,它是抽象的、动态的和复杂的 ,在建立知识链时 ,伙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产学研联合是大趋势。知识链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知识链有国家宏观层次和企业微观层次。网格技术将推进知识链管理向仿生制造、仿生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语义网格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只是用户请求的某些概念描述与网格本体的匹配,无法做到真正的本体与本体之间的匹配。在充分研究现有网格本体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构造网格虚本体来形式化描述用户需求,即通过网格领域虚本体的构造为网格本体的匹配做铺垫,同时利用本体分层和图匹配来提高匹配的准确率, 并对其匹配模式和匹配算法都有相应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本体集成领域相关概念和集成工具较多、集成过程不一、集成方法介绍过少等问题,简要辨析本体集成的概念,给出本体集成的基本过程。对比分析国内外流行的本体集成工具,对目前本体集成领域新出现的方法,如形式化概念分析法、范畴论法、RDFS闭包图法等理论基础和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情境感知系统可以在各领域异构资源和环境动态信息的情境本体协同构建中得到有效建立,为用户情境感知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服务。为此,本文根据概念格与情境本体内涵的相似性以及可集成实现的必要性、独特性和可行性开展系统分析,依据概念格可符合生命周期对系统这两类情境资源加以分布集成之功能,提出前者可在其概念格整合中立足于知识创造现实场景的立体化抽象得到领域情境本体建模和统一网络约束表示;后者可在情境感知中间件的人机交互认知识别中,通过领域情境本体的概念格解构及其与环境资源的“六何”感知关联重构,立足于用户应用实际情景的形象化塑造得到5Ws1H项表示的情境感知元本体建模和面向问题解决的实例化创建。以火灾应急领域情境本体向实施火灾救援的情境感知元本体进化为例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知系统能够在这种情境本体协同构建方法中得到有效建立,为用户情境感知决策提供准确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网格的概念、特点和体系结构,分析了网格技术在军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并提出基于网格技术的军校数字图书馆三种主要信息服务模式:集成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和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索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GLAM)中多源异构文化记忆资源跨领域跨机构的知识融通解决方法和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在“元数据应用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应用纲要”的概念,以上海图书馆手稿档案元数据应用纲要扩展为本体应用纲要为例,阐述了本体应用纲要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以历史人文“数据基础设施”进一步构建了一体化本体及其知识融通模型,并验证基于本体应用纲要在一体化本体框架下的扩展以实现跨领域知识融通的方法。[结论/发现]元数据应用纲要为文化记忆资源的知识融通提供了结构化数据储备,本体应用纲要兼顾了特定资源类型的个性化需求,一体化本体的知识融通模型则用于保证知识建模的统一性和知识表示的一致性。[创新/价值]基于多种本体应用纲要的一体化本体设计方法和关联数据与知识图谱技术结合后,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组织方法,为跨机构跨领域的知识融通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叙词表、元数据与本体之间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本体与叙词表之间的关系,并就二者转化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接着,深入研究了本体与元数据的互补关系,并以实例来说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本体、叙词表与元数据各方优势的知识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3.
Ontology 和 FCA在知识建模中的融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Ontology与FCA在知识建模中的融合问题,对比Ontology和FCA之间的异同,从哲学视角、代数结构视角、知识处理与知识管理视角分析Ontology和FCA融合的条件,剖析二者在知识建模过程中的融合机理,最终得出Ontology和FCA在知识建模过程中融合的8个具体方向,为Ontology和FCA在知识建模领域中的融合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分析利用本体来构建学科知识组织体系的研究现状,探讨利用本体构建学科知识组织体系的一般流程,以情报检索学科领域的知识为背景,构建情报检索学科知识组织体系,利用Protégé工具对知识本体进行编辑,利用Ontoviz工具实现知识本体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描述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数字图书馆网格中的服务特征进行分类,基于这些特征分类进行多属性的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描述,就数字图书馆网格中服务的语义描述层次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语义描述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汉语框架网络本体(CFN)在词汇覆盖面及语义分析和推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充分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将其与另外两大知识库WordNet和VerbNet的集成,以增强汉语框架网络本体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达到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汉语框架网络本体知识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体分子是在本体的基础之上,结合描述逻辑、图论等相关理论,用于解决动态知识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理论.本文提出将本体分子应用于数字图书馆领域,建立一个以本体、本体分子为核心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四层模型.本文进而深入地探讨了其中动态知识组织层的实现机制.然后,本文在分析本体分子库结构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本体分子建库工具的特点与功能.该建库工具能够较好地解决核子、离子和本体分子等知识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知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将模块化本体引入到知识组织中,提出一个开放的知识组织方法,并分析开放知识组织结构、基本原则、本体模块间语义关系及知识组织算法等。该方法能够将知识分割,将其分配给独立的知识用户,使知识用户能够参与知识的共同构建、维护,从而实现知识的开放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组织的复杂性,提高知识组织的质量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佩云  孙亚民  吴江 《情报学报》2006,25(5):553-55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框架。在该框架中,知识检索主要由语义检索和基于规则的推理检索两部分组成。通过对检索方法的研究分析和算法实现,开发了一个基于本体的文档知识管理系统,并由实例对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性能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检索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重用和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本体作为知识工程领域的一种新方法被引入到汉英机器翻译的研究中,用来协助机器翻译中对自然语言语义的理解和计算;指出本体为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词汇提供中性化、形式化的表达,其概念语义网络为自然语言的歧义消除提供世界知识、语义空间,本体工具本身所具有的推理功能也使机器翻译的语义处理更为便捷,本体已逐渐成为语义处理的新的理论基础及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