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命题设a1>a2>…>am>0,0<b1≤b2≤…≤bm,则 (n∈N)引理1设a1≥a2≥…≥am>0,0<b1≤b2≤…≤bm,则(a1+a2+…+am)n,(n∈N)m(a1b1+ a2b2+…+ambm)引理 2设 a1, a2,…, am> 0,则an1+an2+…anm≥m1-n(a1+a2+…+am)n,(n∈N)引理1、2都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略下面给出命题的证明.证明因为a1≥a2≥…≥am>0,0<b1≤b2≤…≤bm,所以然 (n∈N)因此下面举例说明该命题在证明不等式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概念理解不透彻造成的解题错误。 例 1 把 1+cosa+isina(  a 2)化成复数的三角形式。 误解分析:解题中没有注意到, 在复数的三角形式中,模r≥0。 正确解:.故 1+cosa+isina的三角形式为:对初等函数的定义域考虑不周造成的解题错误。例 2 已知 2lg(x-2y)=1gx+lgy,求 x:y。误解:由已知可得 lg(x-2y)2=lgxy,即(x-zy)2=xy,解之得 =1或 =4。误解分析:据已知条件得x--2y>0,x>0,y>0。正确解:由已知得 =1或 。由于 X-Zy…  相似文献   

3.
数形结合化难为易卢朴勤(甘肃省甘谷一中741200)今年高考第24题: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方程f(x)-x=0的两根x1、x2满足0<x1<x2<1a.(Ⅰ)当x∈(0,x1)时,证明x<f(x)<x1;(Ⅱ)设函数f(x...  相似文献   

4.
转化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比如数形转化、特殊与一般转化、等与不等转化等,其内容丰富多彩,应用灵活,现举例说明。 一、转化已知 例1设实数s,t满足19s2+99s+1=0和 t2+99t+19= 0,并且st≠1,求的值。 分析:将已知方程 t2+99t+19= 0变形为 19+ 99+ 1=0后,易知s,是方程19x2+99x+1=0的两个根。所以,从而可得 二、转化未知 例2已知a+b=4,ab=2,求a3+b3的值。 分析:将未知式a3+b3变形成用a+b, …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对于任意的aR+,有 a+≥ 2,(1) 其中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 而(1)可变为 即一个正数与1的差不小于1与它的倒数的差. 应用(2)可以证明许多不等式,现举例说明. 例 1(第 20届 IMO试题)已知a1,a2,…,an 为两两不同的正整数,求证:对于任何正整数n,下列不等式成立 证a1,a2…,an为两两不同的正整数,则有 又 例 2(1979年全国竞赛题)设 0<α、β<, 例3(《数学通报》问题第845题)已知x1,x2,… ,x。E正”,且x;十x。+··,+x。一1(。>2).…  相似文献   

6.
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虽然都是解题的依据,但利用定义解题却容易被忽视,实际上某些问题用定义求解比其他方法更简洁。例1已知求k的值。解法一:题设两式相减得由题意知解法二:认真观察题设两式,易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a+b=1,与a-b=2联立,即可求得k。比较上述两种解法、解法一属常规解法,学生容易想到,但运算繁杂。而解法二显得思路清晰、运算简便,它的依据是方程的解的定义。例2方程的两根和为,两根平方和为,两根立方和为。求证:证法一:设、是方程的两个根则证法二:设方程ax…  相似文献   

7.
高中《代数》中几个求证题的归纳推广临洮中学谢立亚高中课本《代数》下册中有如下求证题:1.已知a,b∈R+,并且a≠b,求证a5+b5>a3b2+a2b3;(第7页例2)2.已知a,b∈R+,并且a≠b,求证a4+b4>a3b+ab3;(第7页练习题3...  相似文献   

8.
课本上一道习题的一般形式金昌市一中张斌贝高中《代数》(必修)下册习题十五第19题(2)是:已知:a,b,c∈R+,求证:(a+b+c+)(a2+b2+c2)≥9abc。此题启发我们思考下列命题。命题1.若a,b,c,d∈R+,则(a+b+c+d)(a...  相似文献   

9.
题目 已知复数z1,z2满足|z1|=|z2|=1,z1+z2=-15+75i.试求z1·z2的值.粗看此题只不过是一道常见的复数计算题,但经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一道相当典型的综合复习题,可用复数的不同知识点进行求解.通过一题多解,有机地把复数知识网络串联,达到解决一道题,复习一系列知识点的目的.通过习题的推广,还可揭示此类问题的实质,同时又能达到以题攻题之效果.1 习题的复习功能解法1 设z1=a+bi,由z1+z2=-15+75i,可得z2=-15-a+75-bi.由已知可得a2+b2=1,…  相似文献   

10.
文[1]给出了下一结论 引理 设ai>0,pi>0,i=1,2,…,n,a∈R, 杭州大学数学系所编《中学数学习题》上有这样两题: 第二届“友谊杯”数学邀请赛有这样一道试题; (3)设 a、b、c∈R+,求证: 即若 a、b、c∈RA+,且 a+b+c=1,则 对此我们容易产生联想,本文将对此作出下面的系列推广。 命题1 若a、b、c∈R+,且a+b+c=1,则 证明(1)当n=0,1时.由上述不等式知本命题真。 (2)当n≥2时,由柯西不等式知:(Ⅰ)若n=2,则 本命题为真。 (Ⅱ)若n>3,由前面引理知…  相似文献   

11.
第七届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试卷中有一道题是:已知a、b、c、d、e是满足a+b+c+d+e=8,a2+b2+c2+d2+e2=16的实数,试求e的最大值.本文通过对题中的字母及系数进行推广,得到一个一般性的命题.定理设xi∈R,λi∈R+(i=1,2,...  相似文献   

12.
函数题常见错误辨析陕西镇安县白塔中学陈维德题目1已知,求分析:上述解法先求f[f(x)],实质上已经造成了一个新的对应,即x对应于9x-8,再求其逆,这就不再是f-1,而是新对应的逆对应.正确的解答则应先求f-1,再把变量换成题目2设f(x)=ax2...  相似文献   

13.
〔题〕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bn;(2)设数列{an}的通项是an=loga(1+1bn),(其中a>0,且a≠1),记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试比较Sn与13log...  相似文献   

14.
对于某些分式求值的题目,若能根据其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运算,常可使运算简便.举例如下:一、整体代入法例1已知a+b+c=3,ab+be+ca=2,求  的值.解原式=例2若      则  (1994年天津市中考试题)解 设    则a=2k,b=3k,c=4k.于是三、裂项相消法即把代数式的各项拆成符号相反的两项,利用正、负项相消消去一部分项,使剩下的项便于计算求值.例3 若 则解由已知条件可得a-1=0且ab-2=0,于是a=1,b=2.原式=四、因式分解法例4已知(1990年四川省…  相似文献   

15.
陈济涛 《中学教研》2002,(8):F003-F004
人教社高中数学第一册(上)第142页上有这么一道题:有两个等差数列{an},{bn},a1+a2…+an/b1+b2+…bn=7n+2/n+3,求a5/b5,能求一般式子an/bn的值吗?  相似文献   

16.
题目:已知实数a、b满足a2+ab+b2=1,求a2-ab+b2的取值范围.(1998年湖北黄冈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令k=a2-ab+b2,由于a2+ab+b2=1,当ab=0(a、b不能同时为零)时,不妨设a=0,则b2=1,易得k=1.当ab≠0时,不失一般性,不妨设|a|≤|b|.作等腰△ABC,使底边AB=2|a|,高CD=|b|.设AC=BC=c,△ABC的面积为S,∠ACB=α,则0°<α2≤45°,0°<α≤90°,0<sinα≤1,|ab|=S=12·c2sinα.(1)若ab…  相似文献   

17.
高中《代数》(必修)下册16页第11题和12题:求证:a+b22≤a2+b22.(1)已知a,b∈R+,且a≠b,求证:2aba+b<ab.(2)若(2)式允许a=b,那么两式均为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两题的证明虽然简单,但却有着重要的潜在功能.我...  相似文献   

18.
例说不等式恒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等式历来是高考和竞赛命题的热点,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是一类常见的题型,近年来在各地的高考及模拟试题中更是屡见不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这类问题有以下几种常用解法,现举例说明.1 变量分离法若不等式通过变量分离可化为a<f(x)(或a>f(x))恒成立的形式,此时可利用以下定理求参数范围.定理 Ⅰ a>f(x)恒成立a>f(x)max;Ⅱ a<f(x)恒成立a<f(x)min.例1 已知a∈(0,1),函数f(x)=lg(a-kax)在[1,+∞)上有意义,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 …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定条件下,求某一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中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种综合题,也是近几年会考、高考中的热门和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五种常用解法,供参考。一、利用曲线交点坐标就是以两条或两条以上曲线的交点坐标为突破口,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求出某种变量的取值范围。例1已知方程lg(x-1)+lg(3-x)=lg(a-x)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由对数的概念和方程的定义,可知  x-1>0 3-x>0 (x-1)(3-x)=a-x即 1<x<3 -x2+5x-3=a上式可转化为当1<x<3…  相似文献   

20.
1995数学趣题二则西和县一中李双信1·设,求下列和式的值:解:∵对任意λ∈R,有2.已知x、y∈R,M=max{|x-2y|,|1995+x|,|3990-2y|},求M的最小值。解:因为M是|x-2y|、|1995+x|、|3990-2y|中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