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弃档”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2005年4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记载: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2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千份档案已经10来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有人事档案的40%。这种现象在单位一样存在。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遗弃自己的档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弃档”透视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和人事部门了解一个人的真实载体,是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把自己的个人档案随意遗弃,在若干年前简直不可思议。但近年来,社会上“人档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认为人事档案可有可无。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成为“弃档”、“死档”。那么,什么是造成“弃档”族日益壮大的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是根本因素我国现行人事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弃档”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2005年4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记载: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两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000份档案已经10来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存人事档案的40%,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遗弃自己的档案呢?一“、弃挡”现象产生的原因1…  相似文献   

4.
谈人才“弃档”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 《海南档案》2005,(1):28-29
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人事档案的“弃档”、“死档”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十分头疼的问题。据报道,某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其管理的4000多份人事档案进行了排查,“死档”竞达1000余份,即有1/4的挂档人员弃档而走,不知所踪;在一些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大中城市,“死档”比例大都有1/4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瑛 《兰台世界》2005,(4):10-11
“弃档”、“重新建档”这两个现象,是近两年在我国人才频繁流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对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冲击的现象。那么,它是否成为推动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促进人才交流,保证人才不流失、不浪费的一种动力呢?专业人士对此看法不一,但绝大多数持否定态度。因为它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人才交流过程中的畅通,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出现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而笔者认为,不能单纯地论断孰是谁非,这种现象的出现,势必也有它生存的土壤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从“弃档”现象看,“人档分离”是成为“弃档”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就是说,流动人员的工作单位与人事档案往往不在同一地区,从整体上看,社会档案意识不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事档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被遗弃。许多大学生离校后,档案遗留在学校被转递到本人的户籍所在地无人认领成为死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遗弃的档案高达6000-7000份,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在广大的弃档人员中,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放弃人事档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何造成弃档,不用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一是档案内容无作用了,二是用人机制存在问题。一、大学生“弃档”原因分析1.人事档案曾经的功能在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体制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王维利 《天津档案》2006,(12):25-25
早在三年前人事部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就有60多万“弃档族”。弃档人员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在非公有制单位打工的跳槽人员以及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生。三年已经过去了,情况如何.最近据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统计.弃档人数不仅没有减少,  相似文献   

8.
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芳 《兰台世界》2006,(15):54-55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现象日益加剧,流动人员的数量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问题亦愈来愈突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认为是员工身份证明、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人事档案,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今却被冷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形成“弃档”“、死档”。有的是辞职或自动离职或是出国未归形成的“死档”,有的是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弃档”“,弃档”已不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而已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及人事改革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全…  相似文献   

9.
“弃档”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  相似文献   

10.
析“弃档”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作为记录个人一生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在流动人员最为集中的人才交流中心,“遗弃档案”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人弃档不顾,其中,还有一些成了无人认领的“死档”。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擅自“弃档”“、造档”等不正常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应看到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另一方面,更多地是对人事档案工作的思考。分析产生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以期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人才时代的要求。一、不正常的现象“1.弃档”现象严重。据《北京晨报》报道,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目前代管人事档案5万份,30%的代管档案被主人“遗弃”,最长的已有近10年无人理睬。在哈尔滨市人才交流中心,仅今年就已有2000多份被哈籍大学毕业生“遗弃”在全国各…  相似文献   

12.
"弃档"现象: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亟待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将我国带入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这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弃档族”的出现,便是转型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围绕着这一现象,最近在一些媒体出现了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出路”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人事档案可否退隐”的看法;另一种看法认为“弃档”正威胁着社会的诚信和个人的职业道德,让人事档案退隐无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笔者就此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弃档”现象的主要特征八十年代中期,为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方便人才流动,国内陆续建立…  相似文献   

13.
孟英 《兰台世界》2006,(12):15-16
近几年来,随着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有悖规定的现象却大量存在。1.擅自“弃档”。所谓“弃档”是指抛弃了自己的档案,对档案的下落和管理不闻不问。“弃档族”主要由以下人群组成:一是部分跳槽人员,他们与原单位有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又不履行违约责任“弃档”而去;二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而放弃了档案;三是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由于在国外停留多年,无暇顾及档案;四是办理了移民手续的人员,档案对他们来说已经没用处。“弃档”现象虽然出现时间较短,但有愈演愈烈之势,2.擅自“扣档”。随着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4.
郑美虹 《兰台世界》2004,(11):21-22
“人事档案”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在计划经济时期被视为人的“生命线”,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人员流动日趋频繁,随着频繁的人才流动,随之产生了擅自“弃档”、“扣档”、“建档”、“造档”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事档案可否“隐退”、能否“克隆”等思考。人事档案究竟是一张有价值的名片,还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笔者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由“弃档”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琳 《贵州档案》2003,(6):26-27
近年来,大中专生毕业后自谋职业成了普遍趋势。一些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留在了学校或人才交流中心,甚至一些自谋出路找到了工作的毕业生也置档案于不顾。来自贵州省各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资料表明:截至2003年9月,全省有几万“弃档族”,“弃档”已成为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指出,无人问津的被遗弃档案的出现,促使人们对原有  相似文献   

16.
人事档案是我国档案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员的持续增加,“弃档”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地解决“弃档”问题成为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平台,选取2002年~2011年十年间发表于10种档案学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十年间我国“弃档”研究的整体态势.  相似文献   

17.
论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日益加剧,流动人员的数量与日俱增,由此也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以及出现的“弃档”、“死档”与“重建档案”现象,并就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弃档”现象看档案管理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玲 《档案与建设》2003,(12):13-15
据媒体报道,根据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以及四川、贵州等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弃档”已成为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流动的井喷式增长,人事档案变成弃档继而变成死档,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人事档案制度的内在缺陷。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数据是,一方面,在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代管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才流动的增强,大学生自谋职业成为一种时尚。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弃档”一族对人事档案的“漠视”,对现行档案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一在“弃档”一族中,“弃档”者多为大学生、出国者、个体创业者和外企员工。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成了束缚自己的工具,为了“自由”之身,不惜把自己身份的标志、记录自己成长之路的档案随意丢弃。人档分离确实使人才更容易成为一种全社会共享的资源,使人才更好地自由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档案可以随意丢弃。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