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群建设作为“双高计划”建设核心,是推进高职院校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当前学界对专业群建设评价的研究较为匮乏。CIPP评价模型的全程性、过程性、改良性、灵活性特点适合于专业群建设的系统性、阶段性、优化性、复杂性,因此,基于CIPP模型建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评价既具有理论依据,亦有实践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构建需遵循系统全面原则以及动态调整原则,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个维度建构“基础环境、资源配置、实施过程、绩效成果”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在评估主体及评估结论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划分为办学资格评价、专业质量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三个子系统,分别发挥办学资格准入评价、专业内涵质量建设评价和教育质量保障等作用,以克服现行体系定位、职责、功能划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发展脉络并进行相关主题分析,对当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梳理2005—2019年间所有相关的政策文本,构建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语料库.根据关键节点理论,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发展脉络分为初创探索、继续推进、大力发展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通过Nvivo11软件对语料库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总结出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成果体现在逐步完善高职教育国家标准体系、加强高职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大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深化产教融合与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OBE教育模式和协同自评模式,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三个层次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教学预设目标,其中一级层次包括背景、输入、过程、结果4个指标,二级层次包括学校背景、专业背景、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10个指标,三级层次包括学校声誉等26个指标,为科学评价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高职教育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绩。回顾广西高职教育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广西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经历了几次幅度较大的改革,广西区教育厅在改革中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先后推出配套的政策,指导、促进和保障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下一阶段,建议从加快完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出台高职专业资源管理与资源整合、专业建设引入第三方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专业改革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贯通具有思想更新、职教集团支撑、政策保障的特点。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内涵要素主要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包括思想观念、政策制度、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资源一体化配置等。通过分析影响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的内涵要素,设计了评价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评价方式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自主调控机制,在分析和研究现有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不足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建立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指标集,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构建评价体系的三级分层结构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且进行了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对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4年专业发展状态的测评,证明该系统能科学、稳定、实时地监控专业的发展轨迹,可以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诊断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构科学与合理的评价体系,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可以构建包括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要素在内的全过程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法对评价指标测算权重。研究显示:一级指标中的人才培养成效最为重要,培养过程次之,培养输入最末;二级指标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利益相关方满意度、师资队伍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典型性高校进行实际水平测度被评价高校,经赋值处理后的指标数据结果显示其人才培养质量整体处于较好水平。最后,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建设和产教融合维度指出未来赋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治理要素与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9.
评价的核心是建立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是标准的分解,指标是标准某一方面要求的具体化或行为化的体现;从高职院校专业所承载的职能分析出发,构建了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及实践,分析了专业评价指标的内涵及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福建省建设了一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基于对该项目建设状况的调研,从政策支持、年度立项、资金投入、院校布局、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影响高职专业评价真实性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类型与评价目的错位, 评价指标、程序、方法模糊, 重要评价指标、评价伦理缺失影响着高职教育专业评价的真实性. 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高职专业评价制度、认证性评价,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评价应建立发展性评价、认证性评价与选优性评价, 加强评价制度、程序、方法建设, 突出评价重点, 增加高职专业评价的可操作性, 提高高职教育专业评价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示范性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系统工程。为使专业建设水平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了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参照广东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验收方案,用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素养的现状,把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学生的思想素养、心理素养、专业素养、行为素养、社交素养五个方面,并从政策依据和学理依据出发,提出了评价的指标与观察标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研制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面临班级概念淡化,提倡助工俭学、创业教育,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达的新挑战。面对新挑战,学风建设的评价指标由学习成绩、纪律方面、第二课堂和宿舍文明四个要素组成。其指标体系可以设四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同时,也应结合学风建设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职业道德评价是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模糊综合评价是比较典型的评价方法.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先确定评价指标,具体包括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由教师、企业同事和学生组成评价主体,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计分,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级.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受到广泛重视。高职院校要走出效仿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凸显高职院校的高职性,其核心措施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的成效需要正确的评价来衡量,科学评价的引领是解决专业建设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指挥棒,科学的评价可以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完善起到持续的助推作用。CIPP评价指标体系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环节入手,对每个环节的具体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计,这一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高校专业建设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必须构建一个立体、开放、多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可以从社会满意的外部指标去构建,亦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指标去构建,但是其关键是必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当前构建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应当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入手,着力做好状态数据分析、教学条件标准等六方面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实现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英国的BETC模式,逐级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型课业体系、目标和课程课业评价体系、管理保障体系,可以实现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时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征,科研评价有其特定的目标定位、价值内涵和评价标准,分析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现实困境,存在评价目标不清晰、导向不明确、指标设置不科学等现状。解析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运行机理,包括内涵界定、基本原则、评价要素等,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实施路径,构建以“质量效力”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以“职业教育”为类型特色的评价标准、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内容和以“多元分类”为模式的科研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开放的、全过程的价值衡量系统。根据当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际情况,把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分为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阶段评价、实习实训阶段评价和工作阶段评价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的不同特性,提出构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