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跨国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方式,是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和地方集团壁垒的有效手段,是突破资源束和谋求成本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和吸收世界高新技术的快捷通道,为突破市场进入壁垒,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应注重采取如下策略:1.通过收购与兼并实现有效占领市场,2.组建国际战略联盟加强市场渗透能力,3.经营活动一体化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文化》2006,(8):36-37
一头名叫“布鲁诺”的意大利棕熊从家乡出发,想出门见见世面顺便讨个“老婆”。大概是出于对“洋媳妇”的向往,它这一走就出了国,一下逛了3个国家,一路上偷鸡摸狗的事干了不少,惹火了当地居民不说,还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4.
5.
主要是通过对国企改革运用跨国并购的讨论能使国企更好的利用跨国并购加速国企改组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并购概念入手,运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通过阐述国企改革运用跨国并购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对国企产生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7.
8.
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各国企业的青睐,可谓是风起云涌。然而,大规模并购中却不乏失败之例。文化差异是造成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分析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知识跨国转移是跨国创业企业获得战略性知识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知识的跨国有效转移却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提供一个关于影响跨国知识转移效能的元分析框架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选择在华进行跨国创业的16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来自组织层面的有关因素(比如知识战略与组织间信任)是影响跨国知识转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并从管理实践角度为跨国知识转移企业和有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顿红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95-96
论述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障碍,提出了实现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虽然我国企业还不是当代跨国并购的主导力量,但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指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应以自身实力为基础,量力而行,逐步推进,要走出一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跨国并购之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公司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活动日益频繁,我国企业也纷纷通过并购国外企业,谋求对外发展,开辟国外市场。本文分析了跨国并购活动各环节中所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为我国企业实施全球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自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当今世界企业呈现出不可遏止的国际化趋势,跨国经营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经营形式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笔者认为,正处于起飞、发展阶段的中国外向型经济,如何顺应当今企业国际化趋势,以大力发展中国式跨国经营为主要手段,积极跻身国际市场,快步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是当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依据,指出其实现跨国经营的关键要素,即解决技术,资金,人才的国际化,并对高新技术企业跨国经营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大势。分析了由于各国税制差异及税法漏洞所形成的筹划空间、可能面临的外在和内在风险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国际税收筹划的三个主要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周楠  杨竹 《科研管理》2023,(2):81-88
本研究探索东道国和母国在不同维度的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并购企业的跨国并购经验作为调节变量,通过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以2014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发生的所有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正式制度距离由于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距离由于能带来知识异质性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跨国并购经验能削弱正式制度距离对创新绩效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雷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X):240-240,235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近出现的跨国犯罪类型,其所具有的专业性、隐蔽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跨国犯罪的角度采重新审视网络犯罪,不仅可以跳出以往过于纠缠网络犯罪的概念、分类等传统理论研究的框架,进一步拓宽网络犯罪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犯罪跨国化的趋势对当今各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并反思在防范网络犯罪的对策方面各国国内立法以及国际条约的利弊得失,也为我国司法部门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参考。 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笔者对当今国际网络犯罪的思考,从中对网络犯罪的现状进行了重新梳理,也介绍了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在反网络犯罪方面的立法及实践;分析并总结了制约反网络犯罪实践的若干问题,并对现有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评析;提出建立一体化的国际反网络犯罪框架的设想,呼吁应从国际合作和国内努力内外两方面对此框架进行完善,同时分析评论了中国国内立法从中所应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施多元化战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跨国经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