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评价习惯于诸如“优”、“良”、“及格”、“不及格”之类的老面孔,学生司空见惯,无动于衷,评价缺乏激励的光彩和助推的动力。如何在语文作业批改、评价中体现人文性、激励性,体现新课程评价的要求?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对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总之,是“新课程”改变了我的作业设计的“老面孔”。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惟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3.
蒋宛萍  赵瑛群 《上海教育》2015,(Z1):144-145
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理应和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作业理应更具有综合性。作业研究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路径和手段,也是“减负·增效·提质”综合性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与增效提质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体现“面向全体”和“差异发展”的原则,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  相似文献   

4.
总听说一线的语文老师在抱怨,作业少做学生又不会,多做吧,学生又完成不了,搞得老师焦头烂额。我以为小学语文的作业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构学生的精神。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到语文作业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一、作业设计要有人文性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池丽娜 《新疆教育》2012,(15):103-10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小学语文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告诉我们,语文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接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教师应重视语文的情感熏陶,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针对学生作业做出延时的激励性评价和给予友善的批评,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到极富人文情调的关怀,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让教师全面地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教学,因人施“评”,真正让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一、“延时”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作业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作业是落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媒介。对作业布置要做到公平性、趣味性、人文性、创新性、自主性融于一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一、作业设计的人文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掌握语文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同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作业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通过作业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语文作业充满快乐,作者认为应具备四性:“包装”新颖性,设计开放性,过程自主性,评价人文性。欢迎老师们把体现这“四性”的好的作业设计提供给我们。  相似文献   

10.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古今阅读理论的研究也有力地佐证了《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作业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通过作业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语文课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现状,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施“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单元作业应以单元人文主题为依托,遵循“聚焦单元,整体推进”的思路,结合人文主题进行设计。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以“中华文化大观园”为情境,融“识字能力”与“情感培养”为一体,注重作业活动的情境性、整合性、层次性、趣味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教学目标既在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即通常所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人文性”的张扬,更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征。那么,语文课应怎样张扬人文性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最高明和最睿智的作业它就不仅仅是作业,它可能就是导火索或者是继电器,它会将学科的知识点燃,将学生的智慧点燃。也就是说:语文作业能够凸显语文学科特有的教育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内课外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与育人联系起来的,语文作业是语文学科教育性的增强剂。从作业前的准备,到作业后的反思,整个语文作业过程无不显现沟通的效应。对其实施有效开发,意义重大又深远。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积极倡导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这些崭新的概念,使我对语文作业的认识有了新的定位,在设计作业时开始关注其人文内涵,开阔语文作业设计思路。两年多来,在设计作业时,我主要从自主、实践和趣味性几方面做了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莫云 《教师》2012,(15)
一、大学语文不能忽视工具性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就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各类高等院校开设情况来看,教师大多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弱化了工具性的训练。大学语文课时较少,和专业课没有什么联系,学生也没有什么压力,大多数教师把大学语文课变成纯文学欣赏课。因为大学语文课要求比较“软性”,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固然没有体现出来,人文性特点在短短的30-40课时之后也缺乏有说服力的效果,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中国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快速成长的契机,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出自由奔放的成长环境,也引领我们提升了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对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打开了作业设计的思路……总之,是新课程改变了我的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时我注重了“五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生成了语文课程及其教学的新理念:①语文是“交际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语文的本性所在。②语文属于“人类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20.
1.人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提法,符合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3.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4.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引进“对话”这一理论,就是要让学生从目前课堂上“被训听”、“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5.自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