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SCI热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及其科研评价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I热造成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流向国外高影响因子的科技期刊 ,使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学术质量有下滑趋势。SCI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有其局限性 ,有必要建立更科学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方式 ,从而减少学术腐败 ,净化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2.
客观评价SCI全面应用SC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出现的SCI现象入手,讨论了SCI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不足之处,引导人们客观公正地评价SCI。随后,从理论和实用的角度提出全面应用SCI,并提出了使用SCI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SCI的引文统计指标及其与研究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引证类型和检索系统统计源期刊组成分析SCI的引文统计数据及相关指标与期刊和论文学术水平间的不对应关系,并从引文统计时段、论文类型和期刊大小等方面探讨影响因子本身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的被引情况指出SCI中引文数据的统计错误。认为在我国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期刊评价中,一定要具体分析SCI的统计数据,适度、合理地使用引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SCI的再认识--SCI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SCI在收录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影响因子的局限性、语言偏见、马太效应、商业色彩等 ,以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以便全面评价我国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5.
科研成果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内涵入手,对国外两大文献计量工具SCI和Scopus进行了比较,并以两个科研评价的实例,探讨了通过文献计量进行科研评价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SCI”全面评价科研成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重点阐述了一味强调SCI论文,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科研人员的晋级和学术论文的评审,以及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引文计量在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应用辨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引文计量在我国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在引文计量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过分强调SCI在成果评价中的作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运用SCI有效评价科研成果的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指出将SCI作为科研成果评价工具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运用比例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合理编制检索式,保证数据准确性;在短时间内确定被引频次区域节点的阈值并完成统计;为避免学科差异,需要分学科领域进行评价工作;以大样本量抽样统计保障评价结论准确度;明确评价的引导作用不会导致SCI论文的快速增加,防止SCI的适用范围扩大化、评价结果简单化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SCI(E)的选刊原则与投稿指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CI(E)已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为帮助科技人员提高论被SCI(E)的收录率,在详细介绍SCI的选刊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论撰写和投递的基本格式和步骤,并就向SCI(E)刊源投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SCI(E)已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为帮助科技人员提高论文被SCI(E)收录率,本文详细介绍了SCI的选刊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科技论文撰写和投递的基本格式和步骤,最后对向SCI(E)刊源投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SCI进行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的新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SCI是一个国际化的引文索引系统,收录的期刊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发文质量较高。目前国外利用SCI对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的最新方法是建立在h指数和g指数的考核基础上。虽然二者在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中都有很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论文质量指数(Paper Quality Index)的引入可以解决不同学科之间比较和时效性方面的问题。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应将h指数、g指数和论文质量指数结合使用,将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SCI的体系及其逻辑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SCI) 的科学组成体系。提供了SCI 原始的引文功能说明。分析了引文思想如何在SCI 中的体现; 分析了SCI 的引文思想在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中的体现方法; 分析了索引间的逻辑体系和逻辑关系。同时指出了SCI 在印刷版基础上发展的光盘版、网络版在实际使用中的相关操作, 及文章在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 充分利用SCI 了解和掌握全球科技动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教育部、科技部2020年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意见推广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目的、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规范使用SCI论文评价的适用范围与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规范使用SCI存在少部分SCI期刊质量不高、SCI论文只适用于微观评价、代表作“代表性”不够、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难以兼顾、评价管理有待改进等等问题。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以高水平SCI期刊作为评价依据;强化黑名单制度;宏观评价要发挥SCI论文的主导作用;鼓励采用一些文献计量指标进行评价;微观评价建议兼顾代表作与SCI论文数量;一般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应该有所要求。最后指出,SCI论文的规范应用需要深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解决SCI论文的评价问题需要循序渐进;要重视SCI论文的科研符号功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引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一书的译后记,回顾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和使用《科学引索引》,以及自主开发中引索引的过程,分析了前几年《科学引索引》在科研绩效评价中被炒得“过热”的种种表现。引用了加菲尔德在其30年前撰写的该书中的有关论述。阐明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SCI和使用SCI。  相似文献   

15.
国外科学数据影响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旨在分析国外科学数据影响力的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国外相关重要机构研究及项目成果调研为主,以Web of Sciences、Google Scholar数据库文献调研为辅,采用文献追溯方法,试图对国外科学数据影响力研究状况进行调研、梳理与总结。[结果/结论] 目前,科学数据影响力研究已经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科学数据影响力的内涵、类型、关系、相关主体、评价方法五类,但其整体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数据影响力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培养数据引用意识与文化、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特征指标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加菲尔德博士1982年、2002年和2009年三次中国之行。加菲尔德博士的中国之行推动了SCI在中国的发展,使SCI由一个检索工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科研评价的标准甚至是惟一标准。SCI给中国科学界带来强烈的震动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发展及科研评价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当前海量二次文献中机构名称多样性现状及由此产生的问题,介绍了机构多层级词表编制方法,以及机构多层级词表在文献计量评价与机构科研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应用效果可以看出:机构多层级词表的应用,解决了海量数据中机构名称归一化问题,从而提高了文献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保证了文献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多层级词表的应用,可以解决一个机构对其多层级下属机构的科研绩效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慧芳  仲维科 《情报学报》2005,24(5):616-625
长期以来,SCI收录引用被用做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作为权威数据库提供的检索、分析功能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SCI数据库,并且以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为例说明SCI对于科研的指导意义。利用SCI提供的Analyze Results对SCI收录的705篇膜生物反应器论文进行了统汁分析,描绘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概貌。分析内容包括:列出了TOP2O的作者、机构和期刊,并分析了论文的年分布、学科分布、文献类型,重点分析了学科分布分析功能对科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