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的障碍,指出要加快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注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规模,顺利实现中国的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已逐渐由高速增长期逐渐进入潜在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经济、政策、技术以及国际市场4个方面对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环境进行分析,针对转型与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相关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去产能背景下,资源枯竭型矿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矿区可持续发展、循坏经济、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对于产业转型重构的思路与路径研究还不够系统与深入。以晋城市王台铺矿区为例,构建了其产业转型RMIF分析框架和PEST-SWOT模型,把握其产业重构思路与产业定位。在该思路下提出“多产业集聚发展+价值链高端发展+产城融合持续发展”的老矿区转型升级与产业重构路径,探索矿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对矿区转型与重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决策选择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三江县主要的油料经济树种,油茶产业也是三江县最具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推动三江县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总结了近几年来该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可耗竭性资源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呈现周期性发展。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转型模式和选择的路径有所不同,对产业创新的要求和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在对资源产业发展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对不同产业转型战略下采取的产业创新模式进行了差异化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综合条件先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创新,选择发展接替主导产业,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形势下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涛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496-499,504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承载着国家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重任,一体化发展使珠三角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产业集群。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将成为新区域增长极的重要产地,珠三角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文章采用数据对比分析方法,对新经济形势下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诉求,以期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型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真实的经济发展场景中考察比较五个经济特区的增长与结构演变差异,从单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产业转型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减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不同地区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在长期的演化方向大体一致,但演化路径却存在极大差异,可持续增长要求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转型根植于经济增长系统,两者互为因果而动态累积,可持续增长要求总量与结构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8.
众创空间集群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亮  吴笙 《科研管理》2017,38(8):19-26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需要通过创新驱动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创业长廊"这一众创空间集聚区开展探索式理论建构分析,对众创空间服务区域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的"路径选择"、"机理链条"及"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众创空间扶植创业活动只是整个机理链的起点,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下,创新网络与创业资源、科技产业的互动机制能够给区域经济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并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进而引发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公司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国家重要的竞争载体,网络市场规模大、创新环境友好的国家将占据竞争优势,制造业向有利于资本、人才和技术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集聚,投资加速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的地区流动,数字产业和网络发达的国家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我国应积极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规模优势、低成本优势、产业配套优势面临大幅削弱的风险和挑战,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补齐基础技术短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和灵活就业,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模式。通过对新产业替代模式等三种转型模式及其各自适用性的分析,对我国的资源性城市转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管理咨询企业转型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明亮 《科学学研究》2002,20(6):635-639
向以IT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管理咨询企业的转型是传统管理咨询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管理软件咨询市场潜力巨大 ,可以作为转型的切入口。通过向管理软件咨询业务拓展实现转型的三种可能模式是 :以独立第三方身份致力于帮助企业选择最合适管理软件的“独立咨询”模式 ;以合作伙伴身份专注于提供某一品牌管理软件咨询的“合作咨询”模式 ;以管理软件开发商和咨询服务提供商双重身份并举的“双管齐下”模式。三种模式有不同的风险 ,适用于不同的咨询企业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型管理的研究及在中国的战略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建  程源  徐河军 《科研管理》2004,25(1):49-54
对非渐进创新的管理可以概括为技术转型管理。技术转型管理是一种新型战略创新管理。本文对国外技术转型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涵盖了当今国外对技术转型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进展。论文指出了管理技术转型的挑战和中国开展技术转型管理理论研究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然后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探讨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的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陕西省重污染企业技术变迁模式及其与转型升级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陕西省重污染企业的五种技术变迁式转型升级模式:生产流程重组、废弃物治理流程升级、产品升级、管理升级、销售模式升级;并进一步对构建的转型升级模式的运作机理进行具体阐述,利用SEM模型对各模式的转型升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模式对企业转型都具有正向影响,且生产流程重组和管理升级影响效果比较明显;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的信息化成为陕西省重污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人地关系视角下农村居民点转型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冉  曲衍波  姜怀龙 《资源科学》2020,42(4):672-684
土地利用转型(LUT)对调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冲突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过程与农村人口迁移与流动密切关联,系统认识农村人地关系转型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可以为农村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人地关系变化的视角刻画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理论过程,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PCRA)为表征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最小线性二乘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通过山东省1996—2016年的实证分析发现:①PCRA整体转型趋势不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充分和不均衡性,仅在局部地区呈现出倒“U”型演变特征,原因在于被动性的农村居民点规模缩减滞后于主动性的农村人口流动。②PCRA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整体趋向高值簇或低值簇集聚,以青岛和济南为核心的两大经济区附近呈冷点先收缩后扩张之势,而广阔的一般地区呈热点先扩张后收缩之势。③农村居民点转型受地形、经济、城镇化和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不同时段的主导因素作用力和不同区域的因素作用敏感性均有所差异,且作用过程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④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转型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管理部门应因地施策促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并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进程,助推农村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超声速边界层工程转捩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流动从层流过渡到湍流的转捩区域,传统的湍流模式由于没有考虑到脉动的间歇性,因此不能很好给出转捩区域流动的发展过程。考虑湍流脉动的间歇性,引入间歇因子,根据Hassan构造湍流转捩模式的思想来建立基于SST湍流模式的湍流工程转捩模式。应用该工程转捩模式,数值模拟了轴对称高超音速尖锥绕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良好,表明作者发展的工程转捩模式可以成功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工程转捩问题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丁振民  姚顺波 《资源科学》2019,41(6):1070-1081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利用1990—2015年4期的遥感数据,探讨在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城镇扩张双重背景下陕西省耕地转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陕西省耕地主要向经济刺激下的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修复政策驱动下的生态用地转化。城镇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其边际效应是林草覆盖率的函数;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草覆盖率的增加可弥补城镇扩张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当林草覆盖率达到83.7%时,城镇扩张不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此时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临界水平。2017年陕西省林草覆盖率为68.83%,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条件下,今后仍需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以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并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睿  王越  孙武军 《软科学》2012,26(8):68-7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完善的区域金融扶持体系的支持,就此问题首先建立起金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框架,利用建立的理论框架以及金融支持模式与机制,提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集约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如何通过破解土地、劳动力、资金与技术难题来探究耕地集约利用转型是土地资源科学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这对于促进耕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转型发展和质量兴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和综合归纳法,基于耕地利用系统理论,从要素替代视角分析耕地集约利用转型内涵,进而剖析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动力机制、演化阶段与特征,并提出转型优化调控途径。结果发现:①耕地利用系统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参与者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上通过投入适量的劳动生产要素而获得农产品及社会经济效益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由耕地利用系统要素和结构优化调整转变而引发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对研究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本质具有借鉴意义。②耕地集约利用转型是指耕地利用系统的要素和结构随着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后呈现出的趋势性转折。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演化过程是:劳动集约型阶段—资金集约型阶段—技术集约型阶段,具有一定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③耕地集约利用转型动力机制包括:耕地、劳动力、农业物资、技术等耕地利用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价值和价格非同步演变机制与各要素相互替代和重组机制,以及产权赋能与合理收益分配制度的联合反馈机制。因此,本文认为,助推耕地集约利用转型可以通过促进耕地增值、调整耕地利用主体、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等途径进行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型与高端战略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未来发达国家产业转型趋势的分析,全面研究产业高端战略要素构成、运作模式、流程与策略,重点分析跨国公司的高端战略及其运作路径,并得出高端战略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