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婚姻家庭生活和谐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应该做自觉遵守家庭美德的模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文章就大学生与家庭美德、当前大学生实践家庭美德的状况以及大学生家庭美德养成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成人版人格力量测量量表对我国五个省七所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24项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生六大美德力量发展不平衡:智慧的发展水平最低;人性、正义和卓越三类美德力量的发展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大学生因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文理科、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等的不同,其在六大美德的发展上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由于家庭道德教育的薄弱,特别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道德教育低效,大学生中的不少人对父母缺乏感恩意识。“我爱我家”演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使他们受到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其中家庭美德建设引导机制是指家庭美德组织机构加强对家庭美德建设的领导,依据家庭美德基本要求制定出家庭美德公约,建立一套规范有效操作性强的评比制度。家庭美德建设引导机制是以家庭美德公约机制作为前提,以家庭美德组织机制作为中介,以家庭美德制度机制作为保障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孝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曾经发挥过深远的历史性作用.在高校开展孝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家庭美德观念,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家庭美德教育进社区1营造家庭美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我区妇联印发了14万份《上海市家庭美德十要规范》,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做到家庭美德宣传墙上有文,宣传有声,让家庭美德内容进社区、进楼组、进家庭,做到家喻户晓。社区还利用黑板报、墙报、广播等在居民区...  相似文献   

7.
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儒家孝道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中有着重要价值。传统孝文化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中赡养父母、尊亲敬亲和谏诤更是家庭美德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传统孝文化对推动建立和谐家庭、培养家庭成员博爱思想和合作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存在着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弱化的现象,迫切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优秀传统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聪明睿智,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操,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德等。政府、学校、家庭应共同营造大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环境,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美德的汲取,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养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求丰富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和实现家庭美德建设的美德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增强高职思政课“四德”教育有效性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简称"四德")教育有效性必须立足于调查研究,把握其现状,优化其教育途径和方法,摆正主观与客观、主导与主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促进大学生"四德"修养。  相似文献   

11.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12.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对实现我国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理应将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培养纳入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环境美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美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强化环境美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家庭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一方面受民族整体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化.此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对蒙古族家庭美德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对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背景变量的文化,中介变量的文化和行为变量的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关系,认为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内容无一不是与其自然、社会背景发生联系,无一不受到家庭文化、宗教习俗、价值观等中介变量文化的影响,无一不通过语言、交际、活动等行为文化来得到表达和传承.蒙古族家庭美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影响并孕育了家庭美德,而家庭美德反过来反哺和丰富着民族文化,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我们不但要看到社会的道德风貌给家庭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家庭美德的自身建设。因为家庭中的美德,不但影响着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精神世界,还能有效地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但是,家庭美德建设并不能孤立地进行,家庭美德建设与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重要的互动关系。遗憾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逆反心理严重,部分学者将原因归结为传统家庭美德的缺失,家长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问题,无力承担教育责任。因此,本文从学校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传统家庭美德教育,传承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17.
我们华坪小学是一所极普通的学校,从199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课题研究。以家庭美德建设为方向,对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对家长进行家庭美德建设的指导,逐步构建了华坪小学指导家庭美德建设的新格局。这一格局主要由  相似文献   

18.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义美德是大学生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必要而重要的维度。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赖于大学生公民个体性的获得与丰富、大学生公民社会性的拓展与成熟、大学生对正义美德的道德确认和价值共识、大学生正义美德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风范。”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